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2分)1. 广州某公司出口一批货物400公吨至美国,对外报价是每公吨4000美元CIFC3%纽约,每公吨货物支付海洋运费320美元,保险费40美元。该货物退税后的实际购货成本为每公吨16000元人民币,国内直接和间接费用加20%。求:该商品出口总成本、外汇净收入、出口换汇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出口总成本=16000×(1+20%)×400=7680000(元人民币)
出口外汇净收入=[4000-(320+40+4000×3%)]×400=1408000(美元)
出口换汇成本=7680000÷1408000=5.45(元人民币/美元)
2. 北京一家企业出口一批商品至英国,对外报价为每套850美元,CFR伦敦,英国客户来电要求改报CIF伦敦,客户要求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为1%,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请计算北京这家企业应该报价为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CIF=CFR+I
I=CIF×110%×1%
CIF=CFR÷(1-110%×1%)=850÷(1-110%×1%)=859.45(美元)
故我国出口公司应该报价为每套859.45美元CIF伦敦。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1. 辽宁一家农产品进出口公司与外商达成一笔交易,出口6000公吨大豆到荷兰,合同约定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荷兰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辽宁出口商交货时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在大连和锦州装船5000公吨和1000公吨大豆于同一航次的同一船上,提单上对此也做了明确的记载,注明了不同的装运地和不同的装船日期。
请问辽宁出口商是否违反了信用证的要求,开证银行能否因此拒绝付款?
本案例中,辽宁的出口企业没有违反信用证的规定,开证行不能因此拒绝付款。分批装运是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次装运。但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同一船只、同一航次中多次装运货物,即使提单表示不同的装船日期及(或)不同的装货港口,也不作分批装运论处。
在本案例中,我国出口企业的做法符合合同规定,不属于分批装运,所以开证行,也不能拒绝议付。
2. 广州一家化工企业G与澳大利亚一家公司M达成一笔交易,出口一批化肥至澳大利亚,合同采用CIF术语成交,G按照合同要求在装运前向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货轮在运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遇到暴风雨,海水进入船舱使部分化肥遭到浸泡,损失达到20000美元,货轮抵达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化肥因运输中受潮而包装破裂,损失达5000美元。
请问这两部分损失各应该由哪方负责?
因水浸泡导致的20000元损失应该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因运输途中受潮包装破裂导致的5000美元损失应该由进口方自己负责。
根据“中国保险条款”(CIC)的规定,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本案例中的20000美元损失属于水渍险的承保责任范围,故应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而运输途中因为受潮导致的5000元损失,属于一般外来风险的承保责任范围,保险公司不予赔偿。而且,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CIF贸易术语条件下,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风险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故5000美元的损失应由澳大利亚的进口方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