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1. 商品自身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吗?什么因素导致需求的变动?
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指的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因此不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导致需求变动的因素是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2. 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3.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出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六、论述题在居民住宅占去了一个城镇的东部后,有几家厂商定位在西部。每家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并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对社区居民产生不利的影响。1. 为什么存在厂商产生的外部影响?
厂商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污染居民环境,自己却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显然厂商的活动产生了消极的外部影响。
2. 你认为私下讨价还价能够解决这一外部影响问题吗?
私下讨价还价不能解决这一消极外部影响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厂商有几家,居民也有很多,讨价还价的谈判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说,交易成本太高。
3. 社区可能会怎样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
社区可能会根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带来的收益和减少排放有害气体的成本的比较来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并据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4. 经济萧条时,政府应如何使用财政政策使经济走向繁荣?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政府购买、举办公共工程等)和税收。
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政府投资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同样政府支出带动的国民收入增加量越大。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但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根据上述原则,财政政策的运用应该是:在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扩大,消灭失业。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费与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减少间接税也会刺激消费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