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计算题1. 某公司处于股利零增长模型下,其每年支付的每股股利为8元,实际股票价格为65元,必要收益率为10%,股利支付率为100%,通过计算分析该公司股票价格是否被低估。
零增长模型下该股票价格收益比:1/必要收益率=1/10%=10
该股票收益=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8/100%=8克
该股票实际的价格收益比=实际股价/该股票收益=65/8=8.1
因为8.1<10,所以该公司的股票价格被低估。
2. 某投资者欲购买这样一种债券,该债券在7年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500万元,假定市场利率为10%,采用连续复利计算,该债券现在的价格为3000000元,该投资者是否应该购买该债券?
该债券的投资现值=5000000×1/(1+10%)7=2565791元,因为2565791元<3000000元,所以投资者不应购买这种债券。
3. 已知证券组合P是由证券A和B构成,证券A和B的期望收益、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如下:
证券名称 | 期望收益率 | 标准差 | 相关系数 | 投资比重 |
A | 10% | 6% | 0.12 | 0.30 |
B | 5% | 2% | 0.70 |
求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与方差。
组合P的期望收益为:
E(rP)=0.1×0.3+0.05×0.7=6.5%
组合P的方差为:
(0.3)2×(0.06)2+(0.7)2×(0.02)2+2(0.3)×(0.7)×(0.06)×(0.02)×(0.12)=0.00058
六、论述题1. 试分析支撑线和压力线起作用的原因,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简要论述。
(1)支撑线和压力线之所以能起支撑和压力作用,很大程度是由于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两者的相互转化也是如此,这就是支撑线和压力线理论上的依据。(2)一个市场里无外乎三种人:多头、空头和旁观者。旁观者又可分为持仓的和持币的。假设价格在一个区域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上移动。在此区域买入的多头们肯定认为自己对了,并对自己没有多买入些而感到后悔。在该区域卖出的空头们这时也认识到自己弄错了,他们希望价格再跌回他们卖出的区域时,将他们原来卖出的品种补回来。而旁观者中的多头持仓者的心情和多头相似,持币者的心情同空头相似。无论是这四种人中的哪一种,都有买入股票成为多头的愿望。(3) 正是由于这四种人决定要在下一个买入的时机买入,所以才使价格稍一回落就会受到大家的关心,他们会或早或晚地进入市场进行买卖,这就使价格根本还未下降到原来的位置,上述四个新的买进大军自然又会把价格推上去,使该区域成为支撑区。在该支撑区发生的交易越多,就说明很多的投资者在这个支撑区有切身利益,这个支撑区就越重要。(4)如果价格在一个支撑位置获得支撑后,停留了一段时问开始向下移动,而不是像前面假设的那样是向上移动。对于上升,由于每次回落都有更多的买入,因而产生新的支撑;而对于下降,跌破了该支撑区域,情况就截然相反。在该支撑区买入的多头都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没有买入的或卖出的空头都意识到自己对了。买入的多头都有抛出逃离目前市场的想法,而卖空的空头则想进一步抛空,待价格下跌伺机补回。一旦价格有些回升,尚未到达原来的支撑位,就会有一批卖出力量抛压出来,再次将价格压低。这样,原来的支撑线就转化为压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