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对 错
B
[解析]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
2. 调查对象在报送统计资料期限届满后,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仍未上报,应认定其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对 错
B
[解析] 调查对象在报送统计资料期限届满后,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仍未上报,应认定其构成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3. 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主体是指制作虚假统计资料的主体,并不包括要求他人制作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的主体。
对 错
B
[解析] 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制作虚假统计资料的主体。要求他人制作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的,也可以构成本项违法行为。
5. 调查对象在报送统计资料的上报期限届满后,主动上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不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对 错
B
[解析] 迟报统计资料存在两类情况:一是上报期限届满后,调查对象主动上报统计资料;二是上报期限届满后,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调查对象在催报期限内上报统计资料。
7. 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他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对 错
B
[解析] 《统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中,对国家统计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他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在该派出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申请行政复议。”
9. 统计监督检查机关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行政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直接给予行政处分。
对 错
A
[解析]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监督检查机关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处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时,认为对本机关以外的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该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0. 如果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活动有督查职责,当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严重的统计违法行为时,由于有关负责人工作上的疏失没有发现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则不构成违法行为。
对 错
B
[解析] 修订后《统计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施了统计行政问责制,强化了领导人员在统计上的法律义务。本题中构成了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统计违法行为。
11. 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机关人员,不适用于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对 错
B
[解析] 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公务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13. 在统计执法实践中,通报并不是统计法规定的一种统计法律形式。
对 错
B
[解析] 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行政处分两种形式。另外,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也属于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通报、批评教育一般也可列入行政法律责任的范畴。
14. 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对 错
B
[解析] 《统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
某乡人民政府统计站统计员私自改动20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14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14年全乡的年报,经乡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及加盖乡政府公章后上报到县统计局,被核查发现,涉嫌统计违法。县统计局对此种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13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14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56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8.65亿元和4.3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