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本题意在考察监理工程师对软件工程监理各阶段的熟悉和掌握,涉及到的主要标准有: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及GBT 19668.5-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5部分软件工程监理规范。
【问题1】 对规模等级大和安全性关键等级高的软件必须进行外部评审。外部评审由业主单位主持,承建单位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和一定数量(占评审委员会总人数的50%以上)的软件专家组成员组成,人数七人以上(单数),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评审委员会与软件专家组共同进行评审。评审分专家组审查和评委会评审两步完成。软件专家组进行审查,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问题2】 瀑布模型规定了各项软件工程活动,包括:制定开发计划,进行需求分析和说明,软件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运行维护,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如图所示。
软件生存周期的瀑布模型 然而软件开发的实践表明,上述各项活动之间并非完全是自上而下,呈线性图式。实际情况是,每项开发活动均处于一个质量环(输入—处理—输出—评审)中。只有当其工作得到确认,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否则返工,在图中由向上的箭头表示。
瀑布模型的开发策略是要求软件开发组织在进行软件开发时,要严格划分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根据工程化的有关规定,在“软件开发计划”及“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中反映每个阶段的活动。对每阶段的工作要进行认真的评审。只有在某个阶段的目标确实达到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