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政党的功能。
(1)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2)整合和集中阶级意志。(3)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4)培养政治骨干。
2.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系统阐发了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5)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3. 简述民族问题与国家政权问题的联系。
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总问题的核心即国家政权问题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1)从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权问题的依赖性来看,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问题。(2)从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来看,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是直接影响到政权能否稳定的大问题。
4. 简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国家是一种手段,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手段。国家是属于特定阶级的统治手段,而非社会公共的手段。(2)国家只是表面上采取一种公共的形式,以使其获得广泛的正当性和普遍的约束力,但这丝毫不能遮蔽所谓公共形式背后的阶级本质。(3)简单说,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国家本质问题,实质就是要认清国家究竟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在借助国家实现着阶级的统治。
5. 简述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
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层次:(1)一是相互尊重,主张各国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彼此尊重,平等对待;(2)二是公平正义,强调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主张维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3)三是合作共赢,倡导各国要同舟共济,互惠互利。
6. 简述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1)地主占有制: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允许土地买卖。(2)领主占有制:西方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由国王封赐给大封建主,然后不规则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3)国家占有制: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4)自耕农占有制: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即所谓“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土地制度。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途径。
(1)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3)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4)深入开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5)深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2. 论述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我国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2)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多样性统一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4)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维护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