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三、判断说明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是产业发展。
错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是产业协调。
(2)只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能保持较强的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即各产业之间能协调发展,该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2. 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必须灵活运用价格杠杆和信贷杠杆。
错
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
不同经济杠杆的运用,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比如价格杠杆和信贷杠杆均不能调节由非经营性原因而引起的企业之间的级差收益(如由于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所致);又如税收杠杆所涉及的纳税人、税种、税目、税率等不宜经常变动,税收杠杆的灵活性就显得相对差一些。因此,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弊端及其转变的目标。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弊端主要有:
(1)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造就真正的市场主体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事务,许多本来应该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也通过设立政府机构管理,把过多的社会经济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问题,必须加快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是: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经济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
(2)调整政府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加强和优化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贵权限,明确划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经济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2. 论述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财政政策的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运行过程的一种方式。
(2)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
(3)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4)无论是财政收入手段还是财政支出手段,都是通过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实现预定的目的。
(5)财政政策是以一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的。
财政政策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
(2)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规模。
(3)是政府间接干预经济的一种经济手段。
(4)稳定性和变动性相统一。
(5)目标、手段和效果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