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安徽省法院、检察院人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类模拟题2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 蚂蚁,一种令人生厌的“小生命”,如今以它为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却______地闯进了市民的保健领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堂而皇之
B.一呜惊人
C.神气十足
D.名正言顺
A
B
C
D
A
[解析]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神气十足”指洋洋得意的;“名正言顺”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就理由充足,有依据由“却”可知,前后句存在转折关系,选项中能与“令人生厌”构成反义对应关系的只有“堂而皇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面对今天“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______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______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随便
B.纷至沓来 轻率
C.异军突起 单纯
D.与日俱增 积极
A
B
C
D
B
[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由“理智的”对应“情绪化的”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稳健的”相对应,C、D两项与此不符,排除再看第一空,“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在这里修饰“异文化”显然不恰当,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3. 人类珍贵的文化传统,绵延久远,力道强劲,就像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生命。它以很长的周期、有时甚至长过某代人一生的频度在______着。它不会______,即使有时候看不到了,也还在地底下扎着根、生长着,伺机而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起伏 湮灭
B.生长 消失
C.跳动 灭绝
D.发展 消逝
A
B
C
D
A
[解析] 第一空,由“力道强劲”、“永恒的生命”、“周期”可知,句中将文化传统形容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由此排除D项的“发展”对应“频度”,选“起伏”或“跳动”比较恰当,排除B第二空,“灭绝”指彻底消灭,一般形容物种,用来形容“文化传统”不当,排除C故本题答案选A。
4.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一条条宽阔的共建道路串起城镇乡村,一座座合资工厂着创业者的美好愿景,一张张改造电网为远山的人们带来无限光明。务实合作为中吉关系扬起风帆,______双方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促使
B.勾勒 带动
C.呈现 引导
D.书写 推进
A
B
C
D
B
[解析] 先看第一空,“呈现”与“愿景”搭配不当,排除C;第二空,“风帆”本身有引导作用,与“促使”、“推进”相比,此处填“带动”更恰当故本题答案选B。
5. 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______,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说到底不过是唯美主义______的志向。自古以来,艺术就与政治、经济、信仰等种种意识形态因素甚至流行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B.孤芳自赏 一厢情愿
C.顾影自怜 孜孜以求
D.自命清高 遥不可及
A
B
C
D
B
[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艺术就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知,“为艺术而艺术”是不可能的,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密不可分“虚无缥缈”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与句意相反,排除A“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含褒义,与此处含贬义的语境不符,排除C第一空,“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自命清高”自以为强大,看不起别人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对应,“孤芳自赏”更恰当故本题选B。
6. 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思想文化新领域,到底是挺身入局还是______?是与时俱进还是______?夏衍、田汉等先行者的艰辛与辉煌,已经写在了历史深处,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正面临着网络时代的挑战和考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而却步 作茧自缚
B.裹足不前 墨守成规
C.一成不变 畏缩不前
D.萎靡不振 故步自封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句意,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挺身入局”构成反义对应关系,排除C、D同理,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与时俱进”构成反义对应关系,选“墨守成规”更为合适故本题答案选B。
7.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国际采购模式的转变以及运营成本______,诸多以规模取胜的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放慢自己的______,进行一场瘦身运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况愈下 速率
B.步步高升 速度
C.节节攀升 步伐
D.与日俱增 步调
A
B
C
D
C
[解析] 先看第一空,南“诸多以规模取胜的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放慢”可知,“运营成本”必定是上升,而非下降,排除与此意相反的“每况愈下”,即A项“步步高升”指职位不断上升不合句意,排除B“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增长得很快多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此处形容的是“运营成本”,故其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D故第一空填“节节攀升”恰当,且“步伐”填入第二空亦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8. 毫无疑问,真正的批评家应该拥有的是______的内心和不带任何偏见的眼睛。除了来自自身灵魂深处和纯粹学术性的______之外,不该成为任何权势或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施惠者的吹鼓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纯净 判断
B.平静 结论
C.强大 分析
D.成熟 观察
A
B
C
D
A
[解析] 本题从第一空入手,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不带任何偏见”、“纯粹”的意思相近“平静”和“强大”明显不合句意,排除B、C再看第二空,“判断”在这里是分析裁定的意思,“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根据文意和“批评家”本身的特点,“判断”更符合句意,当选故本题答案为A。
9. ______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年代,进入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于贫穷的______更加强烈,物质占有的欲望更加迫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矫枉过正 恐慌
B.过犹不及 嫌弃
C.大破大立 排斥
D.见利忘义 漠视
A
B
C
D
A
[解析] 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的年代,进入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后,人们对物质占有的欲望更加迫切,最后形成的心态正是“矫枉过正”,即在矫正贫困的同时陷入了对物质的过分追求,选A。
10. 做产品的初心,一定可以归结到便利二字,因为一切新技术、能促使消费者大规模换代的新产品,大多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______的、不够便利的问题而生。因此,真正能做到了“简便”的产品,往往是______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存在 出类拔萃
B.琐碎 独一无二
C.产生 匠心独运
D.繁琐 非同凡响
A
B
C
D
D
[解析] 先看第一空由顿号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不够便利”意思相近,排除A、C再看第二空,此处是说,如果有产品真正做到了“简便”,那这个产品一定是出色的,但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故排除B因此本题选D。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1. 小红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纯果汁,一口气喝了五分之一后又放回了冰箱。第二天妈妈拿出来喝了剩下的五分之一,觉得太浓,于是就加水兑满,摇匀之后打算明天再喝。第三天小红拿出同一瓶果汁,一口气喝得只剩一半。她担心妈妈说她喝得太多,于是就加了些水把果汁兑满,这时果汁的浓度是多少?
A.30%
B.32%
C.36%
D.40%
A
B
C
D
B
[解析] 第一天小红喝了果汁的
=20%,第二天妈妈喝了果汁的(1-20%)×
=16%,第三天小红喝了果汁的(1-20%-16%)×
=32%,这时果汁的浓度是1-20%-16%-32%=32%,应选择B。
2. 如图,学校操场的400米跑道中套着300米小跑道,大跑道与小跑道有200米路程相重。甲以每秒6米的速度沿大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乙以每秒4米的速度沿小跑道顺时针方向跑,两人同时从两跑道的交点A处出发,当他们第二次在跑道上相遇时,甲共跑了多少米?
A.480
B.540
C.660
D.720
A
B
C
D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只可能在AB右侧的半跑道上相遇易知小跑道上A曰左侧的路程为100米,右侧的路程为200米,大跑道上AB的左、右两侧的路程均是200米当甲第一次到达B点时,乙还没有到达B点,所以第一次相遇一定在B点右侧某处而当乙跑完一圈到达A点需要300÷4=75秒,甲跑了6×75=450米,在A点左边50米处所以当甲再次到达B处时,乙还未到B处,那么甲必定能在曰点右边某处与乙第二次相遇从乙再次到达,4处开始计算,还需(400-50)÷(6+4)=35秒,甲、乙第二次相遇,此时甲共跑了75+35=110秒,从开始到甲、乙第二次相遇甲共跑了6×110=660米,应选择C。
3. 10个非零不同自然数的和是1001,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的最大值是多少?
A.3
B.7
C.11
D.13
A
B
C
D
D
[解析] 设最大公约数为x,则10个非零不同自然数的和至少为x+2x+……+1Ox=55x,即55x≤1001=7×11×13,则x最大可以取13,应选择D。
4. 某五金商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零件进行销售。若每个甲种零件的进价比每个乙种零件的进价少2元,则用80元购进甲种零件的数量与用100元购进乙种零件的数量相同。某次购进甲种零件的数量比乙种零件的3倍还少5个,两种零件的总数量不超过95个。每个甲种零件的销售价格定为12元,每个乙种零件的销售价格为15元,则将本次购进的甲、乙两种零件全部售出后,销售总利润最高达到多少元?
A.371
B.388
C.405
D.422
A
B
C
D
C
[解析] 由题意可得,80元可以购进甲种零件(100-80)÷2=10个,则每个甲种零件的进价为80÷10=8元,每个乙种零件的进价为100÷10=10元设乙种零件购进x个,则甲种零件购进(3x-5)个,且(3x-5)+x≤95,解得,x≤25;销售总利润为(3x-5)×(12-8)+x(15-10)=17x-20,当x取得最大值25时,销售总利润最高达17×25-20=405元,应选择C。
5. 将426个乒乓球装在三种盒子里。大盒每盒装25个,中盒每盒装20个,小盒每盒装16个。现共装了24盒,求用了多少个大盒?
A.1
B.2
C.3
D.4
A
B
C
D
B
[解析] 设用了大盒x个、中盒y个,则小盒(24-x-y)个,由题意可得,25x+20y+16×(24-x-y)=426,化简得到,9x+4y=42,由于4y和42都是偶数,则9x也是偶数,x是偶数得出x=2时,y=6;其余情况均不成立,选B。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
B
C
D
D
[解析] 题干给出的都是含有曲线的开放图形,只有D项符合。
2.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
B
C
D
B
[解析] 第一组图形的第一、三个图相似度较大,考虑是经过翻转得到的,第二个图形是水平对称图形,所以第三个图是有第一个图沿水平轴翻转得到的;第二组图形第二个图是竖直对称图形,第一个图形沿竖直轴翻转得到B项。
3.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
B
C
D
C
[解析] 第一组图形中三角依次增大、圆圈大小不变、方块依次减小;第二组图形中圆圈大小不变、三角形依次增大、菱形依次减小。
二、定义判断
1. 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其犯罪结果侵害两个或两个以上权益,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择一重罪处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想象竞合的是:
A.甲用枪支射击的方法故意杀人,子弹击中被害人后又射进某博物馆,损毁了国家级文物
B.乙为了做家具营利而盗窃铁路上的枕木,而又足以造成运行中的列车发生颠覆
C.某邪教组织通过制作、传播邪教宣传品,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侮辱、诽谤他人,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D.丙在盗窃得逞后,为破坏现场,对丁家放火,同时烧毁了丁的邻居数家人的房屋
A
B
C
D
D
[解析] 想象竞合的定义要点是:①实施一个犯罪行为;②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A、B、C三项都是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而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符合定义D项盗窃和放火是两个犯罪行为,不符合①故答案选D。
2. 强制医疗,是指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通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治愈疾病、防止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利益,具有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强制医疗的是:
A.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过程中,对非典患者实施强制的隔离治疗
B.徐某好打抱不平,为邻居(残疾人)宅基地纠纷状告乡政府并“越级上访”,结果被关精神病院6年半
C.王某因吸毒产生幻听、精神障碍持刀挟持店老板,有关部门对其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D.冯某在精神病发病期间采用暴力方式对林某及其家属进行人身威胁,于是被送到医院
A
B
C
D
B
[解析] 强制医疗的定义要点是:①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②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A、C、D三项都符合定义B项徐某并非是精神病,并没有危害公共健康,故不符合①②故答案选B。
3. 社会感知计算是指通过人类生活空间日益部署的大规模、多种类传感设备,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分析挖掘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辅助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感知计算的是:
A.某婚恋网站利用手机定位功能提供本地化约会服务
B.某地气象台利用手机短信向市民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C.某厂商借助计算机分析产品销售情况了解顾客偏好
D.市民可以用发短信的方式向当地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A
B
C
D
A
[解析] B项未涉及社会感知计算定义中的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和互动这些要点;C项客体是产品销售情况而定义中客体是人群,故不符;D项与定义中达到的效果与辅助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不符故答案选A。
4. 海关是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
根据上述定义,海关工作人员在执勤时可以:
A.查验他人行李
B.拍摄他人肖像
C.检查他人身体
D.手口留他人一天
A
B
C
D
A
[解析] 海关的工作对象为商品和物品选项B、C、D均不符合海关的工作对象,只有A项符合,故答案选A。
三、类比推理
1. 骨折:复位
A.残疾:轮椅
B.感染:消毒
C.咳嗽:糖浆
D.烧伤:冷敷
A
B
C
D
D
[解析] 骨折后需要复位;烧伤后需要冷敷两者均不需要使用药物并且有助于康复B项消毒是为了预防感染。
2. 沙漏:电子表
A.蒲扇:空调
B.水墨画:油画
C.八仙桌:课桌
D.麻将:象棋
A
B
C
D
A
[解析] 沙漏和电子表都是计时工具,且前者发明时间为古代,后者为现代;蒲扇和空调都能降温,且前者发明时间为古代,后者为现代。
3. 水泥:房屋
A.布料:衣服
B.沙子:沙漠
C.木材:钢筋
D.打印机:电脑
A
B
C
D
A
[解析] 水泥是建造房屋的原材料,布料是制作衣服的原材料。
四、逻辑判断
1. 我的跑步能力从来都不是很强,但自从用了X牌跑步鞋之后,我的跑步成绩大幅度提高。现在我能跑得更快更远了,而且跑完之后肌肉也不那么酸疼了。《跑步者》杂志也说,X牌跑步鞋是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因此,所有想提高跑步成绩的人都应该买X牌跑步鞋。
从上文中可以引出比“我”所得出的结论更为合理的结论,除了:
A.凡是不买X牌跑步鞋的人就是不想提高跑步成绩的人
B.与“我”相似的跑步者应该购买X牌跑步鞋
C.如果你购买X牌跑步鞋,它就会让你跑得更快更远
D.如果跑步者对目前的跑步鞋不满意,建议他去购买X牌跑步鞋
A
B
C
D
A
[解析] 题干中“我”所得出的结论是“所有想提高跑步成绩的人都应该买X牌跑步鞋”,该结论仅由前面的论据其实是无法推出的A项是该结论的逆否命题,与该结论一致,不可能是更合理的结论;B、C、D三项都可以作为题干论述的结论故答案选A。
2. 科学家:已经证明,采用新耕作方法可以使一些经营管理良好的农场在不明显降低产量、甚至在提高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杀虫剂和抗生素的使用量。
批评家:并非如此。你们选择的农场是使用这些新方法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农场。为什么不提那些尝试了新方法却最终失败了的农场呢?
以下哪项陈述最恰当地评价了批评家的反驳?
A.批评家认为,新耕作方法应该能够普遍推广
B.批评家表明,如果大大增加被研究农场的数量,就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
C.批评家毫无理由地假定,有些农场失败不是因其土壤质量引起的
D.批评家的反驳文不对题,因为科学家旨在表明某种情况可能发生,这与被研究对象是否有代表性无关
A
B
C
D
D
[解析] 科学家的观点是新耕作方法可以使一些经营管理良好的农场实现一些效果,并没有要求所有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即与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有代表性无关,批评家的反驳属于文不对题故答案选D。
3. 刚进入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小肖,得知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小肖想:“我毕业后既不出国,又不从事外贸工作,干嘛毕业前要通过四级考试?”
下列属于小肖想法所包含的前提是:
A.要出国的人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B.在毕业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在毕业后出国或者从事外贸工作
C.只有毕业后出国或者从事外贸工作,才需要在毕业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D.出国或者从事外贸工作,不适合中文系毕业的学生
A
B
C
D
C
[解析] 由题干小肖的话知因为他毕业后既不出国,又不从事外贸工作,所以不需要毕业前通过四级即小肖得出结论的前提是:只有毕业后出国或者从事外贸工作的才需要在毕业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故答案选C。
4. 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A
B
C
D
D
[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A、B、C三项均与题干无关,D项为真则表明小学生依然只是从网上获取信息,而不是发出或传播信息,身份是受众而不是传播者,直接反驳了题干结论故答案选D。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 2006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图形大致估算,只需比较2009年和2010年的同比增长率。2009年同比增长(61.55%-60.27%)÷60.27%=1.28%÷60.27%,2010年同比增长(63.20%-61.55%)÷61.55%=1.65%÷61.55%。1.65大于1.28的1.1倍,而61.55明显不足60.27的1.1倍,所以1.28%÷60.27%<1.65%÷61.55%,故答案选D。
验证A、B项:2007年同比增长(59.84%-59.12%)÷59.12%=1.22%<1.28%÷60.27%,2008年同比增长(60.27%-59.84%)÷59.84%=0.43%÷59.84%<0.86%<1.28%÷60.27%。
2. 2005到2011年,平均每年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约为多少亿人?
A.0.17
B.0.19
C.0.21
D.0.23
A
B
C
D
B
[解析] 2005年到2011年平均每年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约为
≈
亿人。最接近的选项是B。
3. 某职工2008年就医4次,平均每次产生费用2400元,每次均享受与当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相当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则他当年自己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约为多少钱?
A.3406元
B.3814元
C.5193元
D.5785元
A
B
C
D
B
[解析] 由图可知,2008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60.27%,故此职工当年自己实际支付的费用约为2400×(1-60.27%)×4≈2400×40%×4=2400×1.6=3840元。最接近的是B项。
4. 2010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险次数约比2006年:
A.上升了15%
B.上升了35%
C.下降了15%
D.下降了35%
A
B
C
D
B
[解析] 2010年参保人数为22258.13万人,共享受待遇人数为102060.52万人次,平均每人享受102060.52+22258.13≈102+22≈4.6次;2006年参保人数为14742.18万人,共享受待遇人数为50187.79万人次,平均每人享受50187.79÷14742.18≈50÷15≈3.3次。故所求为上升了(4.6-3.3)÷3.3=3X%。故答案选B。
5. 以下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2008年参保人数的同比增量超过其余年份
B.2006到2011年,享受待遇人次数平均每年增加不到一亿
C.2009到2011年,参保人数增长率均低于10%
D.2007到2009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人次逐年增加
A
B
C
D
D
[解析] A项,2008年参保人数的同比增长量为18557.74-16534.4=20XX万人,2010年参保人数的同比增长量为22258.13-20155.31=21XX万人,故2008年增量不是最大的,错误;
B项,2006到2011年,享受待遇人次数平均每年增加为
=1.2亿人,错误;
C项,2010的参保人数增长率为
,错误。
排除A、B、C,可直接选D。
验证D项:2007到2009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人次分别为
、
,正确。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1. 西方法律格言说:“在历史上法律最能使人满意的时期,便是在有许多机会可以使人都有很大前途来圆满实现他的要求的发展时期。”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C.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D.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法律的约束让合法的自由得到好的环境
A
B
C
D
D
[解析] 法律和自由的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标和价值,自由必须受法律的限制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所以选项D说法正确,选项A说法错误实证主义者认为“恶法非法”,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另外,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正义等标准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划定了东海防空识别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国对东海防空识别区享有主权权利
B.防空识别区的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
C.他国飞行器如需通过我国防空识别区,需要向我国提交飞行计划报告
D.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钓鱼岛海域
A
B
C
D
A
[解析]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我国对东海防空识别区不享有主权权利故本题答案选A。
3. 对于我国党的政策及国家法律的关系,甲说:“党的政策对国家法律具有指导作用。”乙说:“国家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丙说:“两者的制定主体、表现形式、调整范围和实施方式不同。”丁说:“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时,应以党的政策为准。”四人中谁的说法是错误的?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C
D
D
[解析] 党的政策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当政策与法律相冲突,以法律为准故本题答案选D。
4.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山海经》
B.《封神榜》
C.《搜神记》
D.《史记》
A
B
C
D
A
[解析]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
5. 下列物理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增大切菜时的压力
B.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C.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D.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
A
B
C
D
A
[解析] 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6. 下列著名战役中,与赵国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垓下之战
D.赤壁之战
A
B
C
D
B
[解析]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一场战役,此战秦国战胜坑杀赵军四十万,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成为战国形势的一个转折点故本题答案选B。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在收拾鱼身时手上涂酒精可防滑
B.刷过牙齿后,牙刷的头朝上放置更科学
C.当炉火烧得旺时,向炉中添加湿煤,火会烧得更旺
D.有些药品用棕色瓶放置是为了防止日光照射
A
B
C
D
A
[解析] 鱼身防滑用的是醋,不是酒精A项表述错误,当选故本题答案选A。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1
2
3
4
5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
2
3
二、定义判断
1
2
3
4
三、类比推理
1
2
3
四、逻辑判断
1
2
3
4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
2
3
4
5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1
2
3
4
5
6
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