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1. 原始凭证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后,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更正、补充。
对 错
A
[解析] 原始凭证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后,应区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对审核合格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并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2.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可以由记账人员在记账工作完成后独立进行,不用再设置专人负责。
对 错
B
[解析]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在登记账簿之前必须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凭证只有在经审核无误后,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记账凭证的审核应由会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
3. 设置和登记账簿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紧密相关,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 错
B
[解析]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序时、分类、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簿籍是账簿的外表形式,而账户记录则是账簿的内容。设置与登记账簿同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工作紧密相关,是会计核算的又一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4. 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对 错
A
[解析] 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前者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后者是指由本单位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会计凭证。
5.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收付业务,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收款凭证,将现金存入银行时填制付款凭证。
对 错
B
[解析]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即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为了避免重复记账,按规定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6. 原始凭证对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具有证明效力。
对 错
A
[解析] 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7. 为了及时编制年度会计报表,企业可以在每年12月20日提前结账,从而达到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对 错
B
[解析] 为了总结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营成果,提供编制会计报表所需的数据资料,企业、单位必须在会计期末进行结账。如果不进行结账,就无法编制会计报表。但不得为赶编会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得先编会计报表后结账。
8. 企业的各种明细分类账都是根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登记的。
对 错
A
[解析]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开设账页,用来分类、连续地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以提供有关详细核算资料的账簿。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各单位业务量的大小和管理需要,依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或定期汇总登记。
9.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对 错
A
[解析]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检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制度等的规定以及企业经营目标、计划和预算等的要求,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并可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揭露和防止违法乱纪行为,保证经济活动健康运行。
10. 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改。
对 错
B
[解析] 如果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不得任意涂改、刮擦和挖补,而应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如果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改。
11. 收料单属于累计原始凭证。
对 错
B
[解析] 一次性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员一次性填制的,一般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如商业发票、收料单、领料单和借款单等。
12. 对于事先印有编号的原始凭证,在发生跳号或写错作废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销毁。
对 错
B
[解析] 各种原始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考。对于事先印有编号的原始凭证,应按编号的次序使用,在发生跳号或写错作废时,一律不得销毁,而应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留存。
13. “收料单”是由仓库保管人员在外购材料物资验收入库时填制的原始凭证,一般一式三联。
对 错
A
[解析] “收料单”属于一次性原始凭证,它是由仓库保管人员在外购材料物资验收入库时填制的原始凭证,一般一式三联,一联由验收人员留底,一联交仓库保管人员据以登记材料物资明细账,一联连同发货票送交财会部门办理结算。
14. 通用记账凭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比较复杂、业务量较多的企业或单位。
对 错
B
[解析] 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其中,通用记账凭证是指适用于所有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即各类经济业务共同使用的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这种记账凭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业务量也较少的企业或单位。
15. 根据凭证连续编号的填制要求,某月第十笔转账业务需要填制3张记账凭证,则三张凭证的编号依次为转字第10.1,转字第10.2,转字第10.3。
对 错
B
[解析] 若一项经济业务需要填制若干张记账凭证,这项业务所编制的记账凭证只占用一个号码,则各张记账凭证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凭证应按月编号,第十笔序号为10,则三张凭证的编号为:转字第

、转字第

、转字第

。
16. 所有的记账凭证均应附有原始凭证。
对 错
B
[解析] 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17. 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误,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对 错
A
[解析] 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
18. 收、付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在收、付款后在上面加盖“收讫”、“付讫”戳记。
对 错
A
[解析] 记账凭证的填制应当签章手续齐全。在填制记账凭证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办理签章手续,不得任意简化,收、付款凭证还要由出纳人员在收、付款后在上面加盖“收讫”、“付讫”戳记,以防止差错。
19. 出纳人员可直接依据有关收、付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
对 错
B
[解析] 为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出纳人员不能直接依据有关收、付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而必须根据经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
20. 会计凭证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对 错
B
[解析] 账簿是联结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中间环节,账簿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21. 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是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是记账凭证。
对 错
A
[解析] 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原始凭证式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会计凭证。
22. 备查账簿属于正式账簿,需要根据会计凭证来登记。
对 错
B
[解析] 从严格意义上讲,备查账簿不是正式账簿,一般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来登记,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其他账簿之间不一定存在严密的联系,它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述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备查考。
23. 活页账簿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
对 错
B
[解析] 活页账簿又称活页账,是指在启用前没有编定页码,而是将零散的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放在账夹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随时增减账页的账簿。它一般适用于明细账。
24.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收付业务,只能根据这两种日记账的付出或贷方金额过记。
对 错
A
[解析]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收付业务,只能根据这两种日记账的付出或贷方金额过记,不能根据收入或借方金额过记,以免总账登记重复。
25.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适用于需要同时进行金额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对 错
B
[解析]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与三栏式总分类账簿的格式基本相同,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例如,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总账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就可采用三栏式明细账进行。
26.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不可以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也不准重新抄写进行更正。
对 错
A
[解析]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27. 补充登记法中所填制的记账凭证摘要栏应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
对 错
B
[解析] 补充登记法的具体内容是: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或黑字)填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补记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以补充少记的金额,并据以登记相关账簿。
28. 对账工作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对 错
B
[解析]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完整和真实可靠,企业单位必须定期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各单位的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