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4. 某企业工业取水量为10000m
3/a,生产原料中带入水量为1000m
3/a,污水回用量为1000m
3/a,排水量为2500m
3/a,漏水量为100m
3/a,则该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______。
- A.8.0%
- B.9.1%
- C.10.0%
- D.28.6%
A B C D
B
[解析] 该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00%=9.1%。
30. 某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L,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
0处的声级为L
A(r
0),采用近似点声源衰减公式L
A(r)=L
A(r
0)-20lg(r/r
0),预测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噪声级L
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r
0>L,r>L B.r<

,r
0<

C.

<r<L D.r
0<L,r>L
A B C D
A
[解析] 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L,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0处的声级为LA(r0),预测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噪声级LA(r),若采用近似点声源衰减公式LA(r)=LA(r0)-20lg(r/r0),则需满足的条件是:r0>L,r>L。
31. 某测点一小时内测得的声级及持续时间见下表,该测点的小时等效声级为______。
A声级dB(A) | 持续时间(min) |
83 | 10 |
80 | 10 |
77 | 10 |
74 | 10 |
71 | 20 |
- A.86dB(A)
- B.83dB(A)
- C.78dB(A)
- D.75dB(A)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连续A声级贡献值的公式L
Aeqg10lg

,式中:T为预测计算的总时间,t
i为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L
Aeqg=10lg[(10×10
0.1×83+10×10
0.1×80+10×10
0.1×77+10×10
0.1×74+20×10
0.1×71)÷60]≈78[dB(A)]。
33. 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0,则实测溶解氧浓度为______。
- A.6mg/L
- B.7mg/L
- C.8mg/L
- D.11mg/L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公式

(式中:DO为溶解氧;S
DO,j为DO的标准指数;DO
f为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
j为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mg/L;DO
s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分别将数据代入,则

,解得DO
j=11(mg/L)。
38. 顺直均匀对称河道,采用忽略对岸反射作用的岸边排放预测模式C(X,q
c)=

,预测持久性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增量。已知河道流量为20m
3/s,M
c=0.025m
5/s
2,在X=1000m处,河道中心浓度是排放侧岸浓度的______。
- A.1.73%
- B.36.8%
- C.50.0%
- D.63.2%
A B C D
B
[解析] 式中q
c为距一岸x处时的累积流量,因此

。(注:河流中心的累积流量应为河道流量的一半。)
47. 某项目评价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布设3个草地样方,物种S
1、S
2、S
3的株数见下表,则该评价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______。
编号 | S1 | S2 | S3 |
物种株数(株) | 24 | 12 | 4 |
A B C D
C
[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即

(Pi),式中:H为样品的信息含量(彼得/个体)=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为种数;P
i为样品中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如样品总个体数为N,第i种个体数为n,则P
i=n
i/N。将题中所给数据代入,H=-[(24÷40)×ln(24÷40)+(12÷40)×ln(12÷40)+(4÷40)×ln(4÷40)]≈1。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30. 某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计算该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时,需要的参数有______。
- A.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 B.声源在房间内的位置
- C.房间常数
- D.房间的体积
A B C D
AC
[解析] 根据某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计算公式L
1=L
w1+10lg

,式中:L
W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功率级;r
1为某个室内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Q为指向性因数;L
1为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R为房间常数。
36. 某河流断面DO和pH的标准指数均大于1,可能存在的状态有______。
- A.现状DO浓度低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 B.现状DO浓度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 C.现状存在碱污染
- D.现状存在酸污染
A B C D
ACD
[解析] 根据水质因子标准指数计算公式S
DO,j=10-

,式中:S
DO,j,为DO的标准指数;DO
j为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DO
s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当

时,解得DO
j<DO
s。根据水质因子pH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当pH
j≤7.0,S
pH,j=

;当pH
j>7.0时,S
pH,j=

。该式中,S
pH,j为pH值的标准指数;pH
j为pH值得实测统计代表值;pH
sd为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
su为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当

时,解得pH
j<pH
sd,则存在酸污染;当

时,解得pH
j>pH
su,则存在碱污染。
37. 某河段控制断面上游拟新增两个稳定排放源W
1、W
2。规划允许两个新增源在该断面COD浓度增量限值为0.5mg/L。若设计水文条件下,W
1、W
2在该断面的单位负荷响应系数分别为α
1=0.02和α
2=

,则下列W
1、W
2的COD分配方案中,可行的有______。
- A.方案1 W1:12.5kg/d,W2:25.0kg/d
- B.方案2 W1:20.0kg/d,W2:10.0kg/d
- C.方案3 W1:25.0kg/d,W2:1.0kg/d
- D.方案4 W1:4.0kg/d,W2:40.0kg/d
A B C D
ABD
[解析] 根据题意计算得:方案1,W1的COD浓度增量为0.02×12.5=0.25(mg/L),W2的COD浓度增量为0.01×25.0=0.25(mg/L),总增量为0.5mg/L,符合题意;方案2,W1的COD浓度增量为0.02×20.0O=0.4(mg/L),W2的COD浓度增量为0.01×10.0=0.1(mg/L),总增量为0.5mg/L,符合题意;方案3,W1的COD浓度增量为0.02×25.0=0.5(mg/L),W2的COD浓度增量为0.01×1.0=0.01(mg/L),总增量为0.51mg/L,不符合题意;方案4,W1的COD浓度增量为0.02×4.0=0.08(mg/L),W2的COD浓度增量为0.01×40.0=0.4(mg/L),总增量为0.48mg/L,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