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在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中,触觉训练最为重要。
对 错
A
[解析]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中,触觉训练最为主要,因为蒙台梭利相信幼儿常以触觉替代视觉或听觉。故题干说法正确。
2. 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是项目活动。
对 错
A
[解析] 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面,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的。它是瑞吉欧教育方式的灵魂和核心,是对瑞吉欧学校课程和教学最全面、准确的概括。故题干说法正确。
3. 交往游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以遵守某些共同规则为前提而开展的社会性游戏。
对 错
A
[解析] 交往游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以遵守某些共同规则为前提而开展的社会性游戏。它以参与者之间的行为互动为特点,在使用游戏材料方面采用协商分配或轮换的形式。故题干说法正确。
4. 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表演游戏。
对 错
B
[解析]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属于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指学前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而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它具有创造性和社会性。“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的一种。敞题干说法不正确。
5. 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包含着外部言语的交往性质。
对 错
A
[解析] 根据活动的目的和是否发声,言语可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幼儿前期,儿童没有出现内部言语。4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幼儿时期的内部言语在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出声的自言自语既有外部言语说出声音的特点,又有内部言语对自己说话的特点。故题干说法正确。
7. 婴儿最初的笑也是具有交往性的表情手段。
对 错
B
[解析] 婴儿的笑有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婴儿在出生后两周内,就会在迷迷糊糊的浅睡状态中出现嘴角微微上翘的自发性的笑。这种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与最初的哭一样,是一种本能的情绪活动,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8. 教育法律救济是为弱势群体实施的一种专业性的法律帮助。
对 错
B
[解析] 法律救济与法律援助不同。法律援助实质上是为弱势群体实施的一种专业性法律帮助,使其在法律上享受到的与社会其他阶层一样的待遇,不会因为经济和智力等因素而失去其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而法律救济则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程序裁决社会生活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受到法律上的补救,其保护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括贫弱残者。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9. 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对 错
A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体现在道德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会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生动的榜样,当这种职业精神蔚然成风时,便会演化成一种现实的文化氛围,丰富着人类文化。故题干说法正确。
10. 恐惧是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
对 错
A
[解析] 胎儿在7个月大时就有了心理活动。当出生的时刻来临,这些弱小的生命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他们不得不为此做最艰难的挣扎。尽管他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没有意识,无法表达出生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在他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打下了烙印,这就是婴儿的“出生恐惧”。婴儿对此有所感觉,并通过哭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和恐惧。故题干说法正确。
11. 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行政行为。
对 错
A
[解析] 教育行政复议是指个人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他教育法所规定的合法权益,依法请求做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对该行为进行审查,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受理申请的机关依法定程序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法律制度。从属性上看,教育行政复议属于非诉讼上的一种申诉救济途径,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的行政行为。故题干说法正确。
12. 幼小的儿童也具有内部语言。
对 错
B
[解析] 根据活动的目的和是否发声,言语可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幼儿前期,儿童没有出现内部言语。4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因此,0—3岁的儿童是不具有内部语言的。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13. 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开放日。
对 错
A
[解析] 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定期请家长参观和进行亲子活动,是经常性的活动,是我国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故题干说法正确。
14.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教育类型。
对 错
B
[解析]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以学前班为主要教育类型。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15.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 错
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通过“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成熟”,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16. 一般来说,小班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
对 错
A
[解析] 一般来说,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幼儿的集中注意可延长到10—15分钟。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是3—4岁。故题干说法正确。
17. 儿童最容易辨别的图形是三角形。
对 错
B
[解析]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从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18. 儿童记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展,而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对 错
A
[解析] 儿童记忆内容随年龄而变化。儿童出生2周左右出现运动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12个月左右出现形象记忆,1岁左右出现语词记忆。故题干说法正确。
19. 适应性告知实际上是儿童要促使别人听他讲话并且想方设法影响别人,即在传递思想。
对 错
A
[解析] 当儿童把某些事情告诉他的听众而不是讲给自己听,或者当儿童在对自己讲话的同时也在与别人合作时,或者他与他的听众进行对话时,便产生了适应性告知。适应性告知实际上是儿童要促使别人听他讲话并且想方设法影响别人,即在传递思想。故题干说法正确。
20. 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情绪易变性的表现。
对 错
B
[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往往由于某种外来刺激的出现而非常兴奋,情绪冲动强烈。这就是幼儿的情绪冲动性。幼儿情绪冲动性还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情绪冲动性的表现。故题干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