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
对 错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管理概念的理解。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人,人既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被管理者。因此,本题的题干是正确的。
2.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高任务高关系”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对 错
B
[解析]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属于权变理论的一种。领导的权变理论认为,没有最有效的领导方式,关键是看L=f(l,f,e)。
3. 计划是控制的依据,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
对 错
A
[解析] 这个题目主要考查计划与控制的关系。本题属识记内容。
6. 自我实现是一种比生理或安全更重要的需要。
对 错
B
[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五种需要是从低到高排列的,某一时期都有主要需要(主导需要、优势需要),不存在重要、不重要之分。
7. 根据公平理论,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
对 错
B
[解析]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比较的参照物有三类:自我、制度、其他人,比较结果有三:一种感到公平,两种感到不公平。本答案是错误的。
9. 领导者的责任不能随着权力的下放而相应的全部转移给下级。
对 错
A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对授权的理解。注意:授权不授责。
10. 有效的管理控制不仅能够保证组织成员的行为在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得以纠正,也能够修正、调整和更改计划。
对 错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计划、控制间的关系。相关内容看“控制”这个章节。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三类基本技能及其含义。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2)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
(3)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注:管理者的技能及其含义、技能与管理者的层次间的关系(还有图示)是第一章的考试内容之一。熟练掌握即可。
2. 目标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目标设定的原则有:可行性原则;挑战性原则;时限性原则;可考核原则。(注:这是当年所给的标准答案。)
注:关于目标这个考点,要注意:目标的SMART特性、目标的性质、目标的作用及要求等。需要强调的是:目标设计的原则也就是目标的性质。全国工商类核心教材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以及本教材采用的是: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调整性、伴随信息反馈性等。
3. 简述决策程序的主要步骤。
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识别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价和选择方案;(5)组织决策实施;(6)检查处理。
注:程序、步骤、流程,这在《管理学》的考试上可视为一个东西。本书为数不多的“程序”是考试的主要关顾对象,要注意归纳、总结。
4. 管理方格理论把领导方式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根据对生产的关心度和对人的关心度,将典型的领导风格分为五种:(1)放任式领导。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2)任务式领导。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任务,而不关心员工。(3)俱乐部式领导。领导者不关心生产任务,而只关心人。(4)中间型领导。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都处于中等水平。(5)团队式领导。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
注:管理方格理论的提出者、两个划分维度、81个方格中五种典型的领导风格等,都是《管理学》考试常常出到的内容,要烂熟于心。
5. 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有:(1)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2)职权等级:组织内的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3)正式的选拔:人员的任用要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进行。(4)职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5)规则和纪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6)组织中的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注:韦伯是“行政组织理论之父”,是三大“现世神明”之一。其社会组织的基础观、行政组织理论的权力观、理论特征是主要考试内容,应识记。
五、论述题(本题共12分。)1. 试述双因素理论的理论要点,并谈谈该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1)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2)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管理政策与制度、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和福利、工作安全等因素。(3)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个人成长与晋升机会等因素。(4)保健因素在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只起消除不满的作用,而起不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而激励因素的满足会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双因素”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的两类因素并能正确识别与挑选激励因素。(2)要抓住激励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注:激励理论是每次考试(不论校考、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专升本、研究生考试)出题的重点照顾对象。激励理论的三大类型、每种理论的要点及其启发都应掌握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