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在对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______和______。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1~2年级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______检字法和______检字法查字典”。
3. 教材要有______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______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4. 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______、主要优缺点以及______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______过程。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______。
三、案例分析题1. [案例]《石榴》课堂教学片断
(文本: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花?
生:我看到了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师: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呢?
(生读书)
师:(随生回答,点击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对,老师读了这些文字后,画了一幅画,也想表现出石榴花的多,请同学们评一评,好不好啊?
生:好。
师:(点击课件,画中石榴枝头的石榴花稀稀拉拉的)
生:画得不好,因为花不多。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不服气。
生:因为书上是这样写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我是从“密、挂满”几个词知道了花很多。
师: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把画改一改。(点击课件,花多了几朵,但仍不很多)同学们,行不行?
生:不行。
师:(点击课件,花已经不少了)现在可以了吗?
(生意见不一)
师:小朋友们都很有主见,认为行的小朋友有什么理由?
生:我认为行了,因为花已经很多了。
师:说得好像有道理。(对着说不行的小朋友)这位小朋友真勇敢,敢和大家唱反调,大声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不行,因为花还没有挂满,枝条还有空隙。
师:你真会思考,看得也很仔细,看来还得改。(点击课件,整个画面除隐约可见的枝条外,全是花朵)好了吗?
生:好了。
师:(点击回到文字)能不能把花的多读出来?
(生读)
师:花不够多,就像老师开始的画一样。
(生再读)
师:好像多了,能再多些吗?
(生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通过你们的读,我仿佛看到了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价分析。
在阅读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在引进资料性课程资源。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一类资料性课程资源引进过多、过滥的现象,使得阅读课堂成了“音乐播放厅”“图片展览室”“影视俱乐部”等。这则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并以文本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评议课件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到位,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学生的评议中,将石榴花的“多”逐步展示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多”,更为学生后来读好这句话提供了极好的铺垫。
四、教学技能题1. 请给古诗《枫桥夜泊》设计教学导入语,并说明设计意图。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导入语]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张继乘船路过苏州寒山寺畔,天色已晚,便系舟江畔,在张继的笔下,那晚的月色又留下怎样的故事,那晚的景色又勾起诗人多少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继,走进他笔下的《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有利于课堂主体的顺利切入。
一、基础知识题古诗词默写。6. 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 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0. 儿童散文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
四、综合运用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鲁滨孙)尽量自勉自慰。我把当前的祸与福一一加以对比,以使自己知足。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客观地罗列出来: 坏处 | 好处 |
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无希望。 | 仅我独生,船上同伴全都葬身海底。 |
仅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既然上帝用其神力救 我一命,也一定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
与世隔绝,犹如是一个隐士,一个流 放者。 | 小岛虽然荒凉,但我还有粮食,不至于饿死。 我没有衣服穿。地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上。 |
无法抵抗人类或野兽的袭击。 | 在所流落的荒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些猛 兽。如果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
无人可交谈,也没人能解救我。 | 但上帝魔术般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可以从船上取 下许多有用的物品,终身受用不尽。 |
1. 鲁滨孙当初流落荒岛时,“孤苦伶仃”“与世隔绝”“无人交谈”,而“星期五”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境况。请简述“星期五”被解救的情节。
[示例]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后的一天早晨,鲁滨孙看见一伙野人要吃两个俘虏,他带着枪和刀冲上前去,解救下其中的一个,并为他取名为“星期五”。
2. 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①乐观精神。②善于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③善于思考总结。④即便在最不幸的处境中,也可以从中找到希望。
3. 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的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是的,我平凡,但你无须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______;______。
[示例]是的,我平凡,但你无须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便我聆听什么,要听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话,而是林涛的喧响海洋的呼喊
是的,我平凡,但你无须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便我向往什么,也永远不会是你空中的楼阁,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五、作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分两种,一种是有用的书,跟钱、权与名利有关,读它可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一种是无用的书,不教授技能,或对升学、应聘与挣钱没有直接帮助,但可养心。读什么书,这是个人趣味的问题。
(《百家讲坛》易中天语)
罗素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那些看似无用的书,里面有思想,有哲学与乐趣。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