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简答题1. 根据利尿药的效应力大小,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每类的作用部位及机制。
分类代表药作用机制
高效(强效):呋喃苯胺酸,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髓质部CL-、Na+重吸收
中效:氢氯噻嗪,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Cl-、Na+重吸收
低效(弱效):螺内酯,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Na+-K+交换
2. 为什么影响髓袢升支粗段的利尿药作用最强?而影响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的利尿药作用不强?
利尿药的作用强度大小决定于其抑制肾脏不同部位Na+重吸收程度的高低
(1)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层部对肾小球滤过的Na+重吸收比例占20%~25%,髓袢升支皮质部占10%,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比例仅为2%~5%。
(2)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Na+重吸收后,破坏了。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而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重吸收后,则产生弱的利尿作用。
3. 简述速尿用于急性肺水肿的药理学基础。
速尿用于急性肺水肿的药理学基础是:
(1)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左心后负荷。
(2)通过强大的利尿作用,降低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使回心血管减少左心室充盈压降低(前负荷减轻)。
4. 呋喃苯胺酸和氢氯噻嗪引起低血钾的机理是什么?
速尿及氢氯噻嗪引起低血钾的原因是:
(1)在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重吸收,导致远曲小管、集合管K+-Na+交换增加。
(2)大量Na+水丢失而继发醛固酮分泌增加,使K+-Na+交换进一步增加。
5. 试述保钾利尿药在消除水肿治疗中的地位。
因有排钠留钾作用,主要与失钾利尿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种重度水肿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水肿(如肝硬化、顽固性心性或肾性水肿),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加疗效,防止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