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分析应如何培育新型农民。
(1)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
(3)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4)政府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1)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规律。
(2)明确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3)正确了解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3.
材料: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获得幸福。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或者在平凡的岗位仍然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获得幸福。即要坚持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在奉献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个人自由。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保持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顽强奋斗精神。
⑤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⑥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在实现理想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93年 |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
1997年 |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
2003年 |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
2004年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
2006年 |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 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
2007年 |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
2010年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5. 简述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危及和平、安全和正义;在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威胁或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