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 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
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 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
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3. 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原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适用于所有正常商品和大部分低档商品;对于一些特殊的低档物品(如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4.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 demand curve)
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平均收入水平、市场规模(人口数量)、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个人和社会的偏好,还有其他特殊因素等。
5. 供给表或供给曲线(SS)(supply schedule or curve,SS)
供给表或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6. 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 supply curve)
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生产者提供商品的动力是对利润的追逐,而并非是兴趣、爱好等其他原因。因此,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技术水平、投入品价格、相关商品价格、政府政策,以及其他特殊因素等。
7.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均衡价格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或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唯一能持久的价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有价格波动的倾向。任何背离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
均衡数量是指市场均衡点处的商品数量。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被称为该商品市场的均衡点,均衡点上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这一数量值即为均衡数量。
8.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shifts in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供给曲线的移动是指由于每一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的增减而导致的供给曲线发生向右或向左的位置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是商品供给发生变动的几何表示。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由于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数量的增减而导致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或向左的位置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反映整体需求状态的变化,也是需求变动的几何表示。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9.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all other things held constant)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只考虑一种变量与决定这种变量的某种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假定其他影响该变量的因素保持不变。在本章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与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规律都是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下成立的,即在假定其他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或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0. 通过价格进行分配(rationing by prices)
“通过价格进行分配”也称为价格分配,是市场机制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的稀缺资源进行分配的方式。市场机制中的价格具有调节市场供求达到均衡,从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进行配置的功能,也就是说,价格变化对资源配置具有导向作用。
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合理配置资源。所谓合理配置资源,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既没有被闲置,也没有被浪费,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偏离均衡点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消失。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经济资源会配置到效益好的部门或环节,从而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11. 仔细定义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表述需求向下倾斜规律。用两个你自己经历的事例说明需求向下倾斜规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需求表或一条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可选价格上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象表示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对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的描述。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例如一些学生喜欢读小说,现在由于政府加大了打击盗版的力度,小说出版物的价格因而突然上涨,许多学生的需求量随之下降。再比如,有人喜欢吃葡萄,但是由于该地区冬季的葡萄价格远远高于夏季,因此这些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葡萄的购买。
12. 定义供给表或供给曲线。说明供给的增加意味着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把它与需求增加所意昧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移动做一下比较。
一种商品的供给表或供给曲线体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每单位可选价格上的商品供给数量。也就是说,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形表示即为供给曲线。
供给的增加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增加。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因此,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供给更多数量的商品,所以,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与供给的增加类似,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需求更多数量的商品。此时,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增加的非价格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右上方移动,表示整体需求状态的提升。
13. 什么因素可能增加汉堡包的需求?什么因素可能增加其供给?廉价的冷冻比萨饼对于汉堡包的市场均衡会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在麦当劳工作的青少年的工资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替代品(如其他糕点、曲奇、烧饼等)的价格上涨、互补品(如果酱、牛奶等)价格下降、收入增加、消费者更为喜欢汉堡包的口感等因素都会增加对汉堡包的需求。劳动成本的缩减、租金的下降、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等因素都会增加汉堡包的供给。廉价的冷冻比萨饼的出现可能会减少对汉堡包的需求,因为冷冻比萨饼是汉堡包的替代品。汉堡包的价格与数量将会因为需求的减少而下降,从而对在麦当劳工作的青少年的工资产生向下的压力(工资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不能立即下调)。
14. 阐明竞争市场的价格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上稳定下来的理由。如果市场初始价格过高或过低,那么请分别描述由此发生的情况。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的点上,该点即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买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竞争市场上价格在均衡点上稳定下来的原因在于:任何背离均衡点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通过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在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因此,均衡点处价格不具有波动的倾向。
如果市场初始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在这一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就会大于需求数量,从而会由于产品过剩而产生存货,此时,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说明下列表述错误的理由:15. 巴西的咖啡作物欠收会降低咖啡的价格。
巴西的咖啡作物欠收会减少咖啡的供给,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咖啡的价格上升。也就是说,咖啡的需求曲线不变,但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结果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16. “保护”美国纺织品供应厂商免于中国纺织品的竞争会降低美国市场上的纺织品的价格。
“保护”美国纺织品制造商会导致美国市场上纺织品供给的减少,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提高纺织品的价格。
17. 大学学费的迅速上升会降低对大学教育的需求。
由于人们存在“高学历,高收入”的普遍预期,因此大学学费的迅速上升,尽管会使接受教育的成本增加,但是相对于接受教育的丰厚的预期收益而言,这不会造成想要上大学的学生数量减少,不会降低人们对大学教育的需求。
18. 通过加强禁止贩运可卡因而展开的反毒品斗争,会降低国内生产的大麻的价格。
某种程度上大麻是可卡因的一种替代品,可卡因的供给由于反毒品斗争而减少,从而可卡因的价格上涨,这将造成对大麻的需求的增加,因此会导致国内大麻价格的上升。
供给与需求的四条规律如下,填空,并用供给和需求图论证每一条规律。19. 需求的增加通常会提高价格和需求量。
如图(a)所示。需求的增加反映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将造成均衡点沿供给曲线由A点移动到B点。在B点处,价格和需求量都有所提高。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
20. 需求的下降通常会______价格和______需求量。
需求的下降通常会降低价格和降低需求量。参见图(a),需求下降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点沿供给曲线由A点移动到C点。在C点处,价格和需求量都有所下降。
21. 供给的增加通常会降低价格和提高需求量。
如图(b)所示。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此时均衡点沿需求曲线由E点移动到F点。在F点处,价格下降而需求量增加。
22. 供给的减少通常会______价格和______需求量。
供给的减少通常会提高价格和减少需求量。参见图(b),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点沿需求曲线由E点移动到G点。在G点处,价格上升而需求量下降。
在下列各题中,阐明需求量的变化是由于需求的变动还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并绘图说明你的答案。23. 减少军事开支的结果是军用靴的价格下降。
减少军事开支后,是由于军用靴需求的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造成军用靴价格下降的。因此,军用靴需求量的下降是由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如图(a)所示。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
24. 在教皇允许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可以吃肉之后,鱼的价格下降。
由于肉是鱼的替代品,对肉的需求上升会导致对鱼的需求下降,则鱼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鱼的价格下降。因此,鱼的需求量的下降是由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如图(a)。
25. 汽油税的增加降低了汽油消费。
由于汽油税增加,汽油生产者的成本增加,导致汽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提高,从而降低了汽油消费。因此,汽油需求量的降低是由价格的上升引起的,如图(b)。
26. 14世纪黑死病袭击欧洲后,工资上升。
黑死病袭击欧洲之后,劳动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造成了工资上涨,从而降低了对劳动的需求量。因此,劳动需求量的降低是由价格的上升引起的,如图(b)。
27. 根据下表数据,绘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并确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比萨饼的供给和需求 |
价格 (美元/个) | 需求的数量 (每学期的比萨) | 供给的数量 (每学期的比萨) |
10 | 0 | 40 |
8 | 10 | 30 |
6 | 20 | 20 |
4 | 30 | 10 |
2 | 40 | 0 |
0 | 125 | 0 |
如果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比萨饼的需求增至3倍,则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比萨饼的初始定价是每个4美元,则又将发生什么?
根据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图形可知,均衡价格为6美元,均衡数量为20份,如图所示。如果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比萨饼的需求增至3倍,则需求曲线D就会向右移动到曲线横截距为475、纵截距为30时为止。此时,均衡价格将会增加到8美元每个,均衡数量将会增加到30个。如果比萨饼的初始定价为每个4美元,就会存在为数20的比萨饼短缺,此时消费者将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他们需要的比萨饼,生产者也会由于存在利润空间而增加生产,从而最终导致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6美元一个,产量增加到20个。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28.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P=30-2Q,供给函数是P=10+2Q。求均衡时的价格、交易量、需求价格弹性、消费者剩余。
市场均衡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代入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可得:30-2Q=10+2Q,求解得到均衡交易量和价格分别为:Q=5;P=20。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可得,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Ed=1/2×20/5=2。需求曲线与价格轴交点为(0,30),消费者剩余为:CS=1/2×5×(30-20)=25。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29. 产品X变得更为流行;
决定需求的因素有消费者偏好。如果消费者喜欢该物品,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该物品的购买。即当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偏好程度减弱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因此产品X变得更为流行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30. 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
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与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当替代品Y价格上升,产品X商品的价格不变时,消费者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
31. 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对于正常品而言,当居民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对于劣等品而言,当居民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32.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一般受五个因素影响:
(1)时间。人们对价格变化调整的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
(2)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微小上涨,消费者往往舍弃这种商品而去购买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任何东西都有替代品,但有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有更多的已知替代品。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替代品越少,需求弹性越小。
(3)商品的重要性。一种商品如果是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还得照样买,其需求就缺乏弹性,而一些非必需的高档品,如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只有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以后才买得起。
(4)消费预算。在实际中体现在人们的生活预算中,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越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低。需求就越缺乏弹性。如果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较大,消费者就会变得更细心,精挑细选,他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需求就更有弹性。
(5)商品的用途。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数量减少;随着价格的降低,会增加其购买量。
33.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1%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比率大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超市里的各种饮料、方便面等都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各种饮料、方便面降价打折销量就会大增。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增加。很多农产品就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如“谷贱伤农”。
某消费者的收入为I,只消费X和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为Px,Py,效用函数为:U(X,Y)=XaYb,a+b=1。34. 求商品X,Y的需求函数。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MU
x/MU
y=P
x/P
y MU
x=aX
a-1Y
b 
代入收入函数:XP
x+XP
y=I
解得需求函数为

35. X的自身价格和Y商品价格的弹性。
根据X的需求函数可以求得:

X对Y商品价格的交叉弹性为:

36. 商品X是奢侈品吗?请用相关弹性表达式证明。
奢侈品是指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
可以求出E
X,

该商品为中性商品。
37. 我国每年的猪肉价格都按照“上涨—下降—上涨”这种规律来波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并怎么规避?
假定一个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P(Q)=a-Q Q<a
0 Q≥a
其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品需求量。厂商成本函数为C(q)=cq,其中C为生产成本,q为产量,c为常数,且o<c<a。38. 考虑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需求量;
完全竞争市场时,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均衡价格满足Pc=MC。易知Pc=c,故a-Q=c,求得均衡产量为Qc=a-c。
39. 考虑完全垄断市场,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计算市场的需求价格和需求量;
完全垄断市场时,厂商是价格制定者,生产决策满足MR=MC。当a>Q时,MR=a-2Q,则c=a-2Q,求得均衡产量为

,均衡价格为

。
40. 考虑双寡头垄断市场,存在厂商1和厂商2,两个厂商通过选择产量进行古诺竞争,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需求量。
双寡头垄断市场,厂商1和厂商2进行古诺竞争,则它们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令

,得到他们的反应函数,并联立求解,得到均衡产量为: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消费者和供给者对商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请回41. 假定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都有充分的了解,试作图说明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当信息充分时,显然有高质量商品的生产成本高,但需求大,低质量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但需求小,供求状态为图所示。其中,D
H,S
H分别为高质量商品的需求与供给;D
L,S
L分别为低质量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时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分别为

42.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试作图分析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当信息不充分时,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的需求一样,因为消费者无法区分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但由于卖方心里清楚,故两种质量的商品的供给曲线与前述相同。如图所示。显然,与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有充分了解的情况相比,市场均衡时,低质量商品的价格上升

,数量增加

,而高质量商品的价格下降

,数量减少

。市场上低质量商品的供给反而超过了高质量商品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