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林地的调查(或调查上游区域林地分布及生态公益林划分情况,特别是可能受本工程征占或淹没的林地类型及面积,是否涉及保护种,并调查说明林地结构及其生物量情况)。
(2)对农田的调查(或调查上游耕地分布及基本农田情况,特别是受本工程征占或淹没的230hm2耕地类型)。
(3)对野生动物的调查(或调查林地是否涉及土著等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情况)。
(4)对生态问题的调查(或调查上游区域现状生态问题及其类型、分布、成因及发生特点等情况,如水土流失)。
(5)对村落的调查[或调查上游自然村落的分布及数量(村落数、户数及人数),特别是需要移民的1870人的分布及生产与生活情况、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等],并调查安置区自然地形地貌等环境及其水土流失现状(本条可以不答,但答上也不属于原则性错误)。
[解析] 在2013年版及2014年版中,曾给出以下答案:(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2)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要求等;(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及种群动态、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迁徙活动规律等生理、生态特性;(5)调查陆生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6)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现在看来,感觉与题干扣得不紧密,答得太广泛,不够具体。
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础。一般从事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均能解答该问题,但往往回答不完整。陆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不外乎植物、动物及其生境调查,在具体工作中从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4个层次入手,同时考虑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因素。在复习这样的题时,同时可以联想一下对于下游地区的生态应调查哪些内容?工程建设对上游和下游生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