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题1. 不同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只存在差异,没有共同点。
错误。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第一,开始时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的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2. 教育调查法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教育调查法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1. 材料:
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
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1)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的形成。案例中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处理过于简单和粗暴,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企图用“堵”的方法来阻止问题的出现。但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以致存在敌意。
(2)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说服、榜样示范、陶冶心灵、表扬奖励与批评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老师的用心,体会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体会全班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