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判断题 1.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所以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 错
B
[解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基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故本题判断错误。
2. 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NI总是小于GNP。
对 错
A
[解析]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称N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外国单位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NI总是小于GNP。故本题判断正确。
3.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
对 错
B
[解析]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故本题判断错误。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对 错
A
[解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故本题判断正确。
5.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
对 错
B
[解析]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故本题判断错误。
6. 实事求是最充分最深刻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本质的特征。
对 错
A
[解析] 实事求是最充分最深刻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最本质的特征。第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前提。第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第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归宿。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分析我国的历史和现状,解决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故本题判断正确。
7.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 错
B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本题判断错误。
8.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看不见的手”。
对 错
B
[解析]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要发挥“一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即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学上,“看不见的手”最初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故本题判断错误。
9. 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对 错
B
[解析] 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五大报告对国有经济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主导”有两个层次内容:第一层,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层,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故本题判断错误。
11. 反倾销问题已成为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对 错
B
[解析] 中美贸易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贸易逆差问题,并不是反倾销问题,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接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是贸易逆差问题。故本题判断错误。
12. 法的执行,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对 错
B
[解析] 此题考查法的执行的定义。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法的执行主体应该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13.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对 错
A
[解析]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故本题判断正确。
14.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制裁的行政行为。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裁决是指依法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故本题判断错误。
16.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先于民事权利能力。
对 错
B
[解析]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故本题判断错误。
17.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单独从事任何民事活动。
对 错
B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功: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故本题判断错误。
18.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对 错
A
[解析]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故本题判断正确。
19. 决定、决议、公告、通告的成文日期可用题注标识。
对 错
B
[解析] 公文的成文日期,一般位于发文机关署名下方,决议、决定、规定、意见、公告、通告等正文之前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可以加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故本题判断错误。
20. 就国家来说,从职能和作用上看,“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检察之外的国家一类职能的总称,其核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对 错
B
[解析] 在行政活动中,也包含着一部分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活动。故本题判断错误。
五、论述题 1.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认识。
(1)作为一个执政党,作风建设、反腐建设都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度,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紧紧抓住自身建设不放,赢得百姓认可与赞誉。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发展了,却放松了对干部的管理与监督,致使作风建设、反腐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从领导干部作风抓起,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群众也是满意的。 (3)作为一个执政党,要想赢得民心,必须适应发展,加强党的建设,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才能惊醒干部,走出执政周期律。首先要自上而下,领导率先垂范;其次要从人治走向法治,依法行政;再次要教育干部“循律”,而不是突出个人能力;最后要将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而不能将法律关进权力的笼子。
六、公文改错题 1. 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市工业局文件 ××字(2012)11号
签发人:张平
××市工业局关于印发“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我局同意××市财政局《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提出的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参照执行。
附件:××市财政局文件
2012.10.16
主题词:印发、规定、通知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1)发文字号不规范,应为“××字〔2002〕11号”; (2)下行文不应标注签发人,应删除; (3)标题不规范,应将“印发”改为“转发”,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缺主送机关,应写明收文单位名称; (5)转发同级机关公文,不应用批示语气,如“我局同意”、“所提意见切实可行”等; (6)《规定》属规范性公文,应认真执行而不应写“参照”执行; (7)附件说明不规范,应具体写明附件的标题; (8)成文日期不规范,应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即2012年10月16日;应注明发文机关署名并加盖印章; (9)主题词应删除,2012年7月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取消“主题词”这一要素: (10)转发公文不应再向其他机关抄送,应取消抄送机关。
七、申论写作题 1. 2015年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作出批示,要求加大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抓好贯彻落实,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源头防范、全程监管、社会共治,依法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阅读给定资料,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例文] 打好“舌尖”安全保卫战让民众吃得放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数年前,三聚氰胺、苏丹红将食品安全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今,“僵尸肉”来袭,再次引爆舆论。如果说,满足饮食之需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那么吃得放心、安心则是今天民众的心声。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危害广泛,我们应打好“舌尖”安全保卫战,让民众吃得放心。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并非偶然。从法律来看,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不够完善,一些规定稍显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过轻,助长了企业违法生产的气焰。从政府监管来看,食品安全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权责有交叉,协作无配合;同时,乡镇一线监管队伍更是面临人力不足、技能缺乏的尴尬,导致严格执法成为泡影。从安全意识来看,部分民众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存在贪图便宜的麻痹心理,为问题食品提供了市场。
食品不安全,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更是对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阻碍。多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受害儿童高达数万人,虽然违法企业的负责人锒铛入狱,但受害者的痛苦却只能自身默默承受。同时,此一事件引发了媒体网络广泛关注,国产奶粉的声誉由此一落千丈。时至今日,人们购买奶粉不是通过海外代购,就是远赴香港“扫货”,国产奶粉问津者寥寥无几。国产奶粉一蹶不振的教训是对食品行业的警示、提醒:重视蝇头小利忽视食品安全的做法,只会丧失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企业长远发展无从谈起。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重视,以最大限度真正保证群众身体健康,呵护企业持续发展。
保障食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衣食足,知荣辱。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食品生产能力不足,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数不胜数。而今,我国食品生产技术不断提升,食品供求问题早巳解决。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看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只有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切实承担监管职责,才能赢得民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建成目标。
2015年4月24日,我国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该法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新版《食品安全法》中,不仅更新、细化了诸多规定,而且加大了处罚力度。相信随着新法的生效,我国政府一定能打好“舌尖”安全保卫战,让食品更加安全,让民众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