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应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分清应由何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 错
B
[解析] 计入产品成本但不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费用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2. 如果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出现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清理”项目中以负数填列。
对 错
B
[解析]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出现贷方余额才以负数填列。
3.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提供有商业折扣的,在确认收入时应将商业折扣的部分扣除。
对 错
A
[解析] 商业折扣不构成最终成交价格的一部分,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应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
4. 企业收到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对 错
B
[解析] 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不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5. 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但是会使企业净资产减少。
对 错
B
[解析]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就是企业的净资产总额,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也不影响净资产的金额。
8.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如果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所注销的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的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盈余公积处理。
对 错
B
[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如果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所注销的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的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股本溢价处理。
9. 某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并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 000元,领用自产库存商品,实际成本1 800元,售价为2 500元,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17%,在不考虑所得税情况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28 325元。
对 错
B
[解析]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 000+3 400+2 000+2 000×17%+1 800+2 500×17%=27 965(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2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借:在建工程 4 565
贷:原材料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
库存商品 1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
借:固定资产 27 965
贷:在建工程 27 965
10. 企业对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对 错
B
[解析] 企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个月开始不计提折旧。
四、计算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1. A上市公司20×8年至20×9年发生与其股票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8年3月5日,经股东大会决议,并报有关部门核准,增发普通股50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生价格4元,股款已全部收到并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2)20×8年5月30日,经股东大会决议,并报有关部门核准,以资本公积3 500万元转增股本。
(3)20×9年6月30日,经股东大会决议,并报有关部门核准,以银行存款回购本公司股票150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3.5元。
(4)20×9年7月20日,经股东大会决议,并报有关部门核准,将回购的本公司股票150万股注销。
要求:逐笔编制A上市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借:银行存款 200 000(50 000×4)
贷:股本 50 000
资本公积 150 000
(2)借:资本公积 3 500
贷:股本 3 500
(3)借:库存股 525
贷:银行存款 525
(4)借:股本 150
资本公积 375
贷:库存股 525
2. 甲工业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6月份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 126 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60 000元。本月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40 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18 000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 80 000度、一般耗用36 000度,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60 000度、一般耗用30 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6 000度。锅炉车间共提供8 000吨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 500吨,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2 000吨、一般耗用1 100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 800吨、一般耗用1 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0吨。另外,该企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使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写出详细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说),并根据其分配结果作出账务处理。
(1)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
分配率=126000÷240 000=0.525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18 000×0.525=9450(元)
锅炉车间:
分配率=60 000÷8 000=7.5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 500×7.5=11 250(元)
对外分配:
供电车间:
费用=126000-9450+1 1250=127 800(元)
劳务量=240 000-18 000=222 000
分配率=127 800÷222 000=0.58
生产成本=(80 000+60 000)×0.58=81 200(元)
制造费用=(36 000+300 00)×0.58=38 280(元)
管理费用=127 800-81 200-38 280=8 320(元)
锅炉车间:
费用=60 000+9450-11 250=58 200(元)
劳务量=8 000-1 500=6 500
分配率=58 200÷6 500=8.95
生产成本=(2 000+1 800)×8.95=34010(元)
制造费用=(1 100+1 000)×8.95=18 795(元)
管理费用=58 200-34 010-18 795=5 395(元)
汇总结果:
生产成本=81 200+34 010=115 210(元)
制造费用=38 280+18 795=57 075(元)
管理费用=8 320+5 395=13 715(元)
合计=115 210+57 075+13 715=186000(元)
(2)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9 4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9 45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1 25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11 250
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1 200
制造费用 38 280
管理费用 8 3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7 8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4 010
制造费用 18 795
管理费用 5 395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8 200
3. 新华公司于20×8年9月5日为某公司研制开发A产品,合同规定的研制开发期为6个月,合同总收入120万元。至20×8年12月31日已发生费用32万元,其中有18万元为开发人员薪酬,其他的均用银行存款支付,预收研制开发款30万元。预计整个研制开发工程完工的总成本为80万元。该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该劳务的完工进度。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1)计算至20×8年底开发工程的完工进度;
(2)编制新华公司预收研制开发款与发生研发成本的会计分录;
(3)计算确认20×8年的劳务收入与成本,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1)完工进度=32÷80×100%=40%
(2)①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30
贷:预收账款 30
②发生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32
贷:银行存款 14
应付职工薪酬 18
(3)①20×8年应该确认的收入为:120×40%-0=48(万元)
借:预收账款 48
贷:主营业务收入 48
②20×8年应该确认的费用为:80×40%-0=32(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
贷:劳务成本 32
4. 甲公司2008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2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 000元。本月发生如下有关业务:
(1)5日,购入A材料7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 04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7日,发出A材料110公斤。
(3)10日,购入A材料9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5日,发出A材料100公斤。
(5)22日,购入A材料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 1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6)26日,发出A材料30公斤。
要求:
(1)假定甲公司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7日、15日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期末结存的实际成本;
(2)假定甲公司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当月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1)先进先出法下:
A材料7日发出的实际成本=110×1 000=110 000(元)
A材料15日发出的实际成本=10×1 000+70×1 040+20×990=102 600(元)
期末结存的实际成本=40×990+80×1 100=127 600(元)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
A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
=(120×1 000+70×1 040+90×990+80×1 100)÷(120+70+90+80)
=1 027.5(元/公斤)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20+70+90+80-110-100-30)×1 027.5=123 300(元)
当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120×1 000+70×1 040+90×990+80×1 100)-123 300
=246 600(元)
五、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1. 甲股份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销售价款均不含增值税额。该公司2008年3月份发生了如下业务:
(1)以支付手续费的方式委托天地集团代销商品一批,成本价20 000元,协议售价24 000元,增值税率17%,当月未收到代销清单。
(2)销售给黄河公司一批商品成本价15 000元,售价20 000元,增值税率17%,商品已发出,并收到60%货款,但当日黄河公司提出退货,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3)销售给浩方有限责任公司一批商品成本价10 000元,售价15 000元,增值税率17%,已收到货款,并将提货单交给浩方有限责任公司。
(4)预收天地集团58 000元货款,当月发出商品成本价20 000元,售价25 000元,增值税率17%。
(5)向乙公司转让某软件的使用权,一次性收取使用费60 000元,不提供后续服务,款项已经收回。该软件相应摊销的金额为2 000元。
(6)销售给F公司一批商品成本价30 000元,售价40 000元,增值税率17%,已收到货款,发出商品,但合同约定退货期为45天。
要求:
(1)根据上述业务(1)~(6)判断各项业务是否可以确认收入,并说明理由。
(2)若判断某项业务可以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作出相关账务处理。
(3)计算甲股份公司3月份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1)①业务(1)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因为在支付手续费的委托代销方式下,在受托方售出并交来商品代销清单时,委托方才能确认收入,该业务中当月未收到代销清单,所以不能确认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②业务(2)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因该项业务由于对是否退货有争议,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转移给黄河公司,不能确认销售收入和结转销售成本。
③业务(3)可以确认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因提货销售在收到货款,将提货单交给购买方时确认收入,本项业务符合条件,可以确认销售收入15 000元,销售成本10 000元。
④业务(4)可以确认收入,结转销售成本。预收货款销售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本项业务应按当时发出商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25 000元,销售成本20 000元。
⑤业务(5)可以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一般应一次性确认为收入。
⑥业务(6)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附有退货条件的销售在买方正式接受商品或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本项业务不能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
(2)业务(3)确认销售收入15 000元,销售成本1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17 550
贷:主营业务收 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5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000
贷:库存商品 10 000
业务(4)销售收入25 000元,销售成本2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58 000
贷:预收账款 58 000
借:预收账款 29 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2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000
贷:库存商品 20 000
业务(5)确认收入60 000元,确认成本2 000元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000
贷:累计摊销 2 000
(3)3月份销售收入=15 000+25 000+60 000=100 000(元)
3月份销售成本=10 000+20 000+2 000=32 000(元)
2. 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均按实际成本法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其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8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资料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甲上市公司 20×8年1月1日 金额单位:万元
资 产 | 年初余额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初金额 |
货币资金 | 360 | 短期借款 | 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26 | 应付账款 | 180 |
应收票据 | 108 | 应付票据 | 72 |
应收账款 | 126 | 应付职工薪酬 | 36 |
预付账款 | 1.8 | 应交税费 | 90 |
存货 | 540 | 应付利息 | 73.8 |
固定资产 | 1 800 | 长期借款 | 540 |
在建工程 | 180 | 实收资本 | 1 980 |
无形资产 | 126 | 盈余公积 | 180 |
长期待摊费用 | 18 | 未分配利润 | 54 |
资产总计 | 3 385.8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3 385.8 |
20×8年甲上市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购入材料一批,发票账单已经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经支付。
(2)销售库存商品一批,该批商品售价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实际成本为320万元,商品已发出。该销售业务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款项尚未收到。
(3)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售价150万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6万元,其中成本为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26万元,款项已经收到。
(4)计算并确认短期借款利息15万元。
(5)计算并确认坏账准备4万元。
(6)计提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30万元;摊销管理用无形资产成本18万元。
(7)分配工资费用,其中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8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7万元。
(8)计算并确认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万元(教育费附加略)。
(9)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30万元。
(10)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均为36.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提取盈余公积10.95万元。
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20×8年度上述交易或事项(1)~(10)的会计分录(不需编制各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的有关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填列甲上市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甲上市公司 20×8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万元
资 产 | 年末余额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末金额 |
货币资金 | | 短期借款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 应付账款 | |
应收票据 | | 应付票据 | |
应收账款 | | 应付职工薪酬 | |
预付账款 | | 应交税费 | |
存货 | | 应付利息 | |
固定资产 | | 长期借款 | |
在建工程 | | 实收资本 | |
无形资产 | | 盈余公积 | |
长期待摊费用 | | 未分配利润 | |
资产总计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
(1)①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②借:应收账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
贷:库存商品 320
③借:银行存款 1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公允价值变动 26
投资收益 24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6
贷:投资收益 26
④借:财务费用 15
贷:应付利息 15
⑤借:资产减值损失 4
贷:坏账准备 4
⑥借:管理费用 48
贷:累计折旧 30
累计摊销 18
⑦借:管理费用 18
在建工程 7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
⑧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3
⑨借:应付账款 30
贷:营业外收入 30
⑩借:所得税费用 36.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6.5
借:利润分配 10.95
贷:盈余公积 10.95
(2)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甲上市公司 20×8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万元
资产 |
年末余额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末金额 |
货币资金 |
276=360-234+150 |
短期借款 |
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0=126-126 |
应付账款 |
150=180-30 |
应收票据 |
108 |
应付票据 |
72 |
应收账款 |
707=126+585-4 |
应付职工薪酬 |
61=36+25 |
预付账款 |
1.8 |
应交税费 |
180.5=90-34+85+3+36.5 |
存货 |
420=540+200-320 |
应付利息 |
88.8=73.8+15 |
固定资产 |
1 770=1 800-30 |
长期借款 |
540 |
在建工程 |
187=180+7 |
实收资本 |
1 980 |
无形资产 |
108=126-18 |
盈余公积 |
190.95=180+10.95 |
长期待摊费用 |
18 |
未分配利润 |
152.55=54+98.55 |
资产总计 |
3 595.8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3 5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