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据媒体报道,虽然国家早已出台《救助管理办法》多年,但是某些救助站却依然存在暴力救助现象,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之所以在《救助管理办法》施行多年,某些救助站依然存在暴力救助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暴力救助与一些地方救助体系欠透明有直接的关系。救助站属于关心弱势群体的政府单位,毋庸讳言,救助机构是处于行政主导体制内的,也正因如此,公众既难以洞见其管理过程,也很难共同参与到这种慈善事业中来。如此,出现“黑屋里的暴力”并不奇怪。
其次,流浪者的被救助需求与救助站的现有职能错位。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眼中,城市救助站的职责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返乡,暂时解决他们的吃住,更多发挥的是一种“转送”作用,达成的效果也只限于助其回家或找到亲人,换言之,就是“救急不救穷”,这实际上也是目前公认的职能。因此,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并没有必须救助的压力,也并不试图去提供延伸式救助措施。于是,种种只为兑现“转送”功能的异化行为相继出现,流浪乞讨人员难以真正被视为有尊严的公民个体,不被监督的暴力行为也就由此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再次,社会监管不到位。因为被救助者都是深处社会最底层的无家可归者,其中很多还是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人群,他们缺乏话语权,也更习惯于蜷缩在角落里保持沉默。这就需要制度监管和社会监督主动出击,努力营造一个良性救助的温暖社会。
最后,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职业道德丧失也是“暴力救助”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救助站本是一个爱心救助单位,却对流浪人员冷漠处之,甚至暴力相向,这也反映出救助站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没有进行严格把关,他们上岗之后也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最终造成救助站无视流浪人员,不仅没将本职工作履职到位,甚至发生暴力救助行为。
2. 有媒体刊文报道你市存在“恐怖救助”,你作为当地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让你调查此事,你如何展开调查?
最近,由于媒体刊文报道我市存在“恐怖救助”,这为我市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为彻查此种情况,领导让我负责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一是跟报道这个事件的记者取得联系。向他询问具体采访到的“恐怖救助”的详细情况,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受到了什么样的“恐怖”遭遇,是否有一些确凿的证据等。
二是去报道中提到的那家救助站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想要调查信息的不同,需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需查询事发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救助站具体的工作方式以及作为一般救助者可能遇到的实际遭遇,这就需要乔装成救助者混进救助站,通过真实的体验来验证,并与里面的被救助者交谈,想方设法获取事发当时的实际情况。如需调取事发当天全部的实时监控录像,就需要以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身份直接跟救助站的领导交涉此事,以获取录像,保证接下来的核实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三是跟管辖那个片区的派出所进行联系,通过查询值班民警的值勤登记表找到当时接警与出警的民警,并详细询问当时接警和出警的情况,如果可以,可调取当时接警和出警证据。
四是可向当地公安局求助,请他们派技侦科的技术人员来分析鉴定自己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物证和人证,由相关专家确定救助站与遭遇“恐怖救助”者的孰是孰非。
五是将调查结果向领导汇报,听取领导对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指示。如果需要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那么就需要将结果告知救助站和遭遇“恐怖救助”者,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来担责,并将处理结果在媒体上公布,以使公众能够了解真相。
3. 作为调查的负责人,你在民政局的官方微博上及时更新调查动态,却遭到大部分网民的一致声讨、挖苦和谩骂,有网友留言“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面对这种情况,你将怎么办?
我们作为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及时在官微更新调查动态,却遭到大部分网民的声讨、谩骂,是因为此次事件中的救助站及个别政府部门平时的一些行为让老百姓失去了信任,面对这种情况,我要增加事件的透明度,以真实、有力的理据还公众一个真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自会判断孰是孰非。
首先,我要冷静对待网友的挖苦,不对网友个人的留言谩骂予以回应。
其次,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理解大家的情绪,但整件事情的真相如何,请大家冷静对待,保证我们所更新的调查动态信息,一定经过周密的调查,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真相,还受害方一个公道。对于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行为不当的部门和个人,我们会依法予以严惩,绝不包庇纵容。
再次,实时更新调查动态,通过发布救助站的现场录像、监控视频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实录等强有力的真实证据,让民众看清此事的真相,相信民众看到真实的证据后,会有合理的判断。
最后,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对失职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如果是救助站工作存在问题,要及时处理责任人,开展全市范围的大规模整治活动,让民众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行动,重树政府公信力。如果是记者刻意制造混乱,相关部门也会进行惩戒,我们对个人行为不予过多置评,在微博上欢迎民众监督和举报,政府行为也许偶尔会有失当之处,但请大家相信法律和正义是永不磨灭的。
4. 你是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为了让流浪人员也过上一个好年,领导让你组织一次针对救助站内流浪汉的慰问活动,你会如何组织?
此次慰问活动的目的是关怀流浪人员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体的组织工作,我会这样进行:
第一,我会及时联系救助站站长,希望救助站在慰问当天做好相应的接待工作,并且向他了解站内现有流浪人员的数量、年龄、身体素质、籍贯、生活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做好相应的慰问准备工作。
第二,与几名同事组成慰问物品筹备小组,计划好慰问时要送的物品。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和流浪人员的实际情况,为流浪人员准备相应数量的被褥、棉服和节日礼品。为了更好地烘托节日气氛,我们还需筹划排练相关节目。同时,联系好有关媒体,以便慰问当天现场拍摄。
第三,在慰问当天,我们会陪同领导到救助站对现有的流浪人员一一进行慰问,及时送上被褥、棉服和节日糕点、食物、礼品。与他们深入交谈,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比如可以帮助联系就近的养老院,送一些年纪大的流浪者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为生病的流浪者联系医疗救助机构;对于年轻具有劳动力的流浪者,我们会耐心与他们沟通,流浪生活居无定所,并非长久之计,鼓励他们积极打工自力更生或回乡务农侍奉长辈。我们还会表演小品、相声、歌唱等节目,为流浪人员送上新年的祝福,并请事先联系的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民众关注到这一弱势群体。
第四,完成这次慰问活动后,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总结报告,把流浪人员的生活现状、需求、救助情况等统计上报给领导,反思对部分流浪人员救助不到位的情况,争取在以后的救助工作中切实帮助更多无助的民众,让他们或是自力更生,或是接受政府的妥善安置,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