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1.
稳与进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中国正在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发展既要“稳”,稳才能有基础;又要“进”,进才能有发展。国家如此,企业、个人通常也是如此。“稳”与“进”是什么关系,又能否兼顾呢?
[范文] 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稳中求进”,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不急不躁、冷静理智,不停不顿、步步为营;默默积攒优势,牢牢掌握主动,稳稳赢得成功。稳中求进,行稳才能致远。
“稳”是“进”的基础。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也有矛盾和风险,“稳”是保障“进”的前提,也是保障前期发展成果的应有之策。有了“稳”做根基,才能徐图前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础的“稳”都没有,那么“进”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进”是“稳”的保障。当然,以稳为先并不是唯稳为重。很多国家发展的前车之鉴证明,恰是因为一味求稳,错过了经济调整和转型的时机,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企业的经验也说明,一味固守原有成功或经验,反而会使得企业缺乏进取和创新,从而落后于趋势和产业的发展。这就像骑自行车,一定速度的进,恰是保证始终的稳。没有进,单纯的稳也持久不了。
“稳”与“进”有着内在联系。“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一味求稳未必得之,进攻有时就是有效防守。“进”也不是万马奔腾不测深浅,盲目进击有时不进反退。正如“夜半临深”,稳是必要前提:稳则定,改革发展有序推进;稳则实,脚不踏空、事不失手;稳则固,支点坚实、发力集中;稳则妥,审时度势、进退得当。进是应有状态:进必迎前,不能见着矛盾绕开;进必争先,抓住机遇绝不放过;进必向上,没有最好追求更好;进必担当,不惧风险又容错纠错。总之,稳得有道理,进得有章法。
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小米靠手机起家,手机业务达到领先后,又逐渐开拓IT周边业务,乃至品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序的多元布局,既未丢失原有的优势,又步步为营,使得小米不仅是一个手机品牌,而是成为一个个性和品质的代名词。可见,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稳中求进,方能良性发展。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通晓“稳”与“进”的关系,在“稳中求进”中谋求长远发展。
[解析]
事实论据 诺基亚的困境
诺基亚曾是手机领域的霸主,长期占据手机霸主地位。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诺基亚销量很快下降,市值大幅缩水。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诺基亚未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未能及时做出改变,具体表现为未能跟随潮流开发翻盖手机;忽略极富创新的iPhone的威胁;在Android系统上市后依然采用老态的塞班系统等。相比之下,三星、HTC、摩托罗拉等手机及时选择Android平台,并做出技术调整,不至于在手机更新如此快的浪潮中被淹没。诺基亚在经营中过度坚持了“稳”,却没能及时寻求技术上的“进”,因此淡出人们的视野。可见,一味求稳,也不足取。
围棋棋手李昌镐的稳中求进
李昌镐,韩国围棋职业棋手,九段,曾创造多项围棋历史记录,开创了“李昌镐时代”。妙手是围棋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极致的智慧。韩国棋手李昌镐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走出妙手,这成为一个谜。一次,记者问他这个问题,他说:“我从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不求快,只求稳。”李昌镐这种稳中求胜的方法让他在围棋方面成为业界翘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李昌镐时代”。李昌镐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稳健,在求稳中等待时机抓住别人的失误,一举取胜,稳中求进。
乐视的衰败(反例)
乐视曾经是创业板市值最高的企业,贾跃亭一直醉心于打造乐视生态圈,但随着乐视摊子越铺越大,资金链危机全面爆发,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了“讨债”队伍中,时间不过一年。乐视由盛转衰,细细反思,是乐视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忽视了平稳的重要性,而希望一朝得天下。从视频到电视,再到手机、汽车,乐视过快的发展步伐,最终因行走不稳而摔了大跟头。
2.
危与机·风险与收益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替代人类。技术变革会夺取一些人低端繁琐的工作岗位,最终也会创造更高端、更人性化的工作机会。例如,铁路的出现抢去了很多挑夫的工作,但也增加了千百万的铁路工人。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变革,人工智能也将会促进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人则不以为然。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生物学家发现雌孔雀往往选择尾巴大而艳丽的雄孔雀作为配偶,因为雄孔雀的尾巴越艳丽表明它越有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孔雀尾巴越艳丽越容易被天敌发现和猎获,生存反而受到威胁。
[范文] 正确对待危与机
世间万物,常能相互转化,危与机便是如此。雌孔雀选择尾大而艳丽者作为配偶,危机重重,但同时也蕴含着后代健康与活力的机遇。生命里往往无法避免危与机的两难。我们要正确认识危与机,更要学会从危中看到机、得到机。
在危与机的面前,要能够认识到危与机同时存在。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即是危,而福,则为机。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有得虎子的机,便不得不承担入虎穴的危。危与机经常同时存在。如果只看到危,而看不到机,那么就可能错失良机。
在危与机面前,要学会从危中看到机。正如雌孔雀的选择,危险固然存在,但机遇同时也蕴含其中。我们不能见到危险便踌躇不前,更多是要从危险中看到机遇。著名艺术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因偶然断臂的危,而收获了成为永恒经典的机。《不列颠百科全书》因盗版的危而得以在世界广泛传播、风靡全球,进而获得成为世界级经典大百科的机。所以说,表面可能全是危险,但其中可能蕴含着机会。真正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智者,正是能够全面地看到危与机,从而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危与机面前,我们更要有转危为机的意识。米兰·昆德拉曾说过:“人生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危与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数。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祸得福者,往往经历了这个过程。正如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但是他学会苦中作乐,自得其乐,不仅发明了东坡肉,创作了千古名篇,还带领杭州居民修建西湖大堤,造福百姓。同样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落入监狱饱受折磨,但他主动控制情绪,修炼自己,成为优秀的国家领导人。可见,遇到危并不要怕,而要发挥主动性,转危为机。
危机并存,危机亦相互转化,我们唯有正确地认识与应对,才能理性权衡,转危为机,开启机遇无限的未来。
[解析]
事实论据 人工智能的危与机
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将很大程度影响该问题是危还是机。关于现行最热门行业之一的人工智能,霍金给出这样的评价:“它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在围棋比赛中,人屡屡挫败体现出了人工智能令人惊惧的冷静,甚至“不择手段”;而同时,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将为人类生活带来难以预见的便利,这让人们不得不承认其价值。最好与最坏的评价同时赋予同一个事物,其关键无疑在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使用方式不同。
共享单车的机遇与风险
随着共享单车行业合并、优化、洗牌加剧,中小玩家纷纷倒台,行业局势不容乐观。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行业经历了迅猛的爆发期,这股热潮带动了上游供应商的集体疯狂。然而“捧得越高,摔得越狠”,2017年末,全国十余个城市宣布停止共享单车新车投放,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4月之后,除了摩拜、ofo,就再没有共享单车企业获得过新的资本融资。共享单车看似机遇巨大,但其背后蕴含的风险也不小。追赶风口着实不易,即便赶上这个机遇的浪潮,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没有深耕后的硬实力做后盾,也是徒然打鸡血的做派。假若只是白忙活一场倒实属庆幸;假若是砸锅卖铁,倾其所有下赌注,恐怕这诱人的机遇将化身成无法承受的风险。
麦当劳化危机为转机
微博的出现使得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向历史前台,成为众多时间的见证者。2012年3·15晚会在北京举行,麦当劳被曝将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再利用,甚至更改时间。央视曝光后不到2小时,麦当劳中国公司就通过新浪微博的官方微博做出了当晚被曝光品牌中的第一个回应,表示会坚决严肃处理问题。麦当劳的官博抢占了“最快回应”这一关键姿态,这给麦当劳这次的危机处理带来了最大面积的效应,它把握了与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直接沟通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平台,充分表达自我立场,赢得了众多好评,成功将危机化为了转机。
海底捞积极面对危机
2017年,北京海底捞两家店曝光的食品卫生事件引发全国关注。网友热议和点赞的焦点放在了海底捞官方声明的这段话上:“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你们只需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该类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这段话被网友概括为“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海底捞面对危机,没有推卸责任,主动承认、应对,并做出改变。海底捞的态度为所有企业做出了表率,也将危机变为了转机,不但化解了风险,还获得了意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