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儿科执业医师分类模拟4
单项选择题
1. 男孩,2岁,发热,咳嗽4天,咳喘加重1天。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血白细胞10×10
9
/L,中性0.65,淋巴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毛细支气管炎
D.上呼吸道感染
E.支气管哮喘
A
B
C
D
E
B
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热、咳嗽伴喘息,说明可能为呼吸道的炎症;查体肺部有散在中小水泡音,说明病变累及到肺组织,而不止局限在上呼吸道,故可能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选B。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
A.颅内出血
B.颅内感染
C.核黄疸
D.败血症
E.支气管肺炎
A
B
C
D
E
C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是病理性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持续增高均可导致核黄疸,故该题选C。
3. 观察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73~96小时
B.48~72小时
C.24~47小时
D.12~23小时
E.1~11小时
A
B
C
D
E
B
选B。小儿结核菌素试验为在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注入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生物,使之形成直径为6~10mm的皮丘,48~72小时后观测反应结果,故选B。
4. 婴儿少尿的标准是每日尿量少于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A
B
C
D
E
D
婴儿每日尿量少于200ml时,即为少尿,故选D。
5. 男,3天,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18小时发现皮肤黄染,吃奶好。体检:反应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子血型“B”,母血型“O”,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
B.败血症
C.新生儿ABO溶血病
D.新生儿Rh溶血病
E.胆道闭锁
A
B
C
D
E
C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儿出现黄疸,肝大,子血型“B”,母血型“O”,推测可能是新生儿ABO溶血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者B型,故选C。
6. 女,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近2日来哭声低弱,不吃奶,黄疸加深。体检:体温不升,面色发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221gmol/L(13mg/dl),直接胆红素17μmol/L(1mg/dl),子血型“O”,母血型“A”。引起黄疽的原因是
A.母乳性黄疽
B.新生儿肝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ABO溶血病
E.新生儿Rh溶血病
A
B
C
D
E
C
该患儿体检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可能为产后细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哭声低弱,不吃奶,体温不升,出现黄疸,考虑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其中新生儿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该患儿不符;也非新生儿Rh溶血病;母乳性黄疽婴儿一般状态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与该患儿不符;新生儿肝炎常在出生后1~3周或者更晚出现黄疸,可有厌食、呕吐、肝轻中度增大等表现,也不符合,故选C。
7.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族溶血性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A
B
C
D
E
D
约30%化脓性脑膜炎病儿发生硬膜下积液,1岁以内患儿即及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较多见,故选D。
8. 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先心病应是
A.原发性房间隔缺损
B.继发性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室间隔缺损
E.法洛四联症
A
B
C
D
E
C
选C。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X线有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等表现,故选C。
9. 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碘缺乏
B.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C.甲状腺合成过程中酶的缺乏
D.促甲状腺激素缺乏
E.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
A
B
C
D
E
B
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是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余各选项甲状腺合成过程中酶缺乏是造成该病第二位常见原因;碘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和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也为该病的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
10.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
A.面颊部
B.胸部
C.腹部
D.臀部
E.四肢
A
B
C
D
E
A
选A。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面颊为最后累及者,故本题选A。
11. 5岁男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原发性肺结核
E.川畸病
A
B
C
D
E
D
选D。根据临床表现考虑该小儿可能为原发性肺结核。低热为该病的中毒症状,同时该病出现干咳较为常见,部分高度过敏状态小儿可出现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故此判断,该小儿可能患原发性肺结核,选D。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地塞米松
C.苯巴比妥钠
D.苯妥英钠
E.呋塞米
A
B
C
D
E
C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苯巴比妥钠,故选C。
1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的特点是
A.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降低
B.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清钙降低,血清磷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D.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碱性磷酸酶降低
E.血清钙正常,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A
B
C
D
E
B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特点为血清钙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故选B。
14.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形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
D.X连锁隐性遗传
E.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A
B
C
D
E
B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所致,因患儿尿液中排除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选B。
15.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宜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呋肟
C.丁胺卡那霉素
D.红霉素
E.链霉素
A
B
C
D
E
D
肺炎支原体肺炎为肺炎支原体所致,大环内酯类药物为该病首选药,故选D。
16. 36周产女婴,出生后反应好,体检其指甲外观特点是
A.指甲硬
B.反甲
C.甲面多白纹
D.指甲未达指尖
E.指甲超过指尖
A
B
C
D
E
D
36周产女婴为早产儿,其指甲特点为未达指尖,故选D。
17. 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A.5mm
B.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10~15mm,一周后留有色素
D.15~20mm
E.20mm
A
B
C
D
E
B
选B。结核菌素试验通过测定局部硬结的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硬结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10~20mm为“++”,20mm以上为“+++”,除硬结外,还可见水疱及局部坏死者为“++++”。5~9mm为阳性反应,故选B。
18. 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
A.全身浮肿
B.大量蛋白尿
C.低白蛋白血症
D.肉眼血尿
E.高胆固醇血症
A
B
C
D
E
D
单纯性肾病具有以下4大特征: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2周,24小时尿蛋白总量0.1g/kg或0.5g/kg;血浆白蛋白30g/L;血胆固醇5.7mmol/L;水肿可轻可重。由此判断,根据题中选项,肉眼血尿不是该病特征,故选D。
19. B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的常用方法是
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B.免疫球蛋白测定
C.血清补体测定
D.抗“O”试验
E.嗜异凝集试验
A
B
C
D
E
B
选B。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是检测B细胞功能最常用的试验,其余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用于T细胞检测,血清补体测定用于补体检测,抗“O”试验和嗜异凝集试验为B细胞检测中的抗体检测,虽然也是B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的方法,但不是常用方法,故B正确。
20. 男孩,5岁。患有结核病,但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
A.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B.抗结核治疗1周
C.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后
D.粟粒型肺结核
E.颈淋巴腺结核
A
B
C
D
E
D
选D。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见于:1.未感染过结核;2.结核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3.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肺结核病患者;急性传染病;体质极度衰弱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等;4.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故选D。
21. 法洛四联症患者青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A.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B.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C.室间隔缺损的部位
D.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E.右心室肥厚的程度
A
B
C
D
E
A
选A。法洛四联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青紫,其程度和出现的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故选A。
22. 男,1岁。高热6天,精神差,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体检:鼻翼扇动,吸气性凹陷,两下肺叩诊稍浊,呼吸音减低,双肺闻及少量中湿啰音。白细胞数9.0×10
9
/L。胸部X线摄片示双肺片状密度较淡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肺炎支原体肺炎
E.肺炎链球菌肺炎
A
B
C
D
E
C
选C。腺病毒肺炎为腺病毒所致。多见于6~24个月小儿,骤起高热,咳嗽剧烈,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紫绀等。发热4~5天肺部开始出现湿啰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X线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根据该患儿临床表现,考虑可能为腺病毒肺炎,故选C。
23. 小儿语言发育三个阶段的顺序
A.发音、理解、表达
B.理解、表达、发音
C.表达、理解、发音
D.听觉、发音、理解
E.模仿、表达、理解
A
B
C
D
E
A
选A。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以表达思维、观念等心理过程,与智能密切相关,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语言的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故选A。
24. 8岁患儿,浮肿、少尿4天,近1天来诉头痛、头昏、呕吐并抽搐1次,查体:体温37.3℃,血压170/120mmHg,血BUN7.8mmol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00个/HP,白细胞30个/HP,该患儿准确的诊断为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
D.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
E.急性肾炎,颅内出血
A
B
C
D
E
D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尿液检查均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根据该患儿表现可能为急性肾炎;在此基础上出现头痛,头昏,呕吐伴抽搐,血压较高,考虑为急性肾炎严重病例高血压脑病,故选D。
25. 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流涕、咳嗽
B.有感冒接触史
C.耳后淋巴结肿大
D.手、足出现红色斑丘疹
E.Koplik斑
A
B
C
D
E
E
麻疹早期可有发热、流涕、咳嗽等卡他症状,可有感冒接触史和Koplik斑,该斑在发疹前的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色小白点,外有红色晕圈,可作为麻疹早期诊断,出疹期手、足出现红色斑丘疹可有淋巴结重大等表现,故选E。
26. 外源性致热原的特点,正确的是
A.分子量较小
B.其致热源性可被蛋白酶类所破坏
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
A
B
C
D
E
D
外源性致热原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故选D。
27. 女孩,11个月,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可见肋膈沟,下肢轻度“O”型腿,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其佝偻病应处于
A.前驱期
B.初期
C.激期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A
B
C
D
E
C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3月~2岁小儿,临床表现为5期,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 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是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多汗、枕秃等,此期常无骨骼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激期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方颅、肋骨串珠、肋膈沟,下肢“O”型“X”型腿等,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正常;后遗症期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由此推测该患儿处于佝偻病激期,故选C。
28. 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
A.6个月
B.1岁
C.1.5岁
D.2岁
E.2.5岁
A
B
C
D
E
B
头围是用软尺紧贴头皮沿枕骨结节最高点及眉弓上缘一周的距离,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为33~34cm,1岁时为46cm;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1岁左右胸围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头围与胸围的增长曲线形成交叉。1岁左右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故选B。
29. 猩红热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
A.12小时之内
B.12~48小时
C.60~72小时
D.84~96小时
E.大于96小时
A
B
C
D
E
B
猩红热多在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故选B。
30.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B.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
C.低出生体重儿
D.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
E.12~14岁青春期儿童
A
B
C
D
E
A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多见于2~7岁体格健壮的儿童,故选A。
31. 关于小儿免疫系统,错误的是
A.新生儿时期各种T细胞亚群功能均显不足
B.新生儿B淋巴细胞发育已完善
C.IgG不能通过胎盘
D.脐血IgM水平过高,提示可能有宫内感染
E.小儿血清补体浓度在生后6~12月达成人水平
A
B
C
D
E
C
IgG能够通过胎盘,选项C错误,其余均正确,故选C。
32. 女,1岁。发热伴咳喘3天,口周稍青紫。用鼻前庭导管吸氧,氧流量应为
A.0.5~1L/分
B.1.5~2L/分
C.2.5~3L/分
D.3.5~4L/分
E.4.5~5L/分
A
B
C
D
E
A
氧疗治疗支气管肺炎时一般用鼻前庭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L/min,故选A。
33. 孕40周新生儿,出生时由口鼻排出部分肺内液体,其余经血管及淋巴管吸收的肺液约占
A.1/4
B.1/3
C.1/2
D.2/3
E.3/4
A
B
C
D
E
D
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2/3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故选D。
34. 金葡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首先应考虑
A.高热
B.酸中毒
C.脓气胸
D.炎症加重
E.心力衰竭
A
B
C
D
E
C
金葡菌肺炎并发脓胸、脓气胸时呼吸困难加剧,并有相应体征,该金葡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考虑可能为金葡菌肺炎并发脓气胸,故选C。
35. 小儿腹泻时口服补液盐(ORS液)的电解质渗透压是含钠液的
A.1/4张
B.1/3张
C.2/5张
D.1/2张
E.2/3张
A
B
C
D
E
E
口服补液盐(ORS液)其电解质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故选E。
36. 新生儿败血症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是
A.高热
B.白细胞总数增加
C.血培养阳性
D.皮疹明显
E.有皮肤伤口
A
B
C
D
E
C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婴儿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由此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并需排除引起这种异常病理状态的非感染因素,其中血培养阳性是新生儿败血症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故选C。
37. 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肠链球菌
C.副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乳酸杆菌
A
B
C
D
E
E
选E。母乳中乳糖量多,又以乙型乳糖为主,能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的生长,故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乳酸杆菌,选E。
38. 男,10个月。牛奶喂养,面色苍白2个月,烦躁,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6×10
12
/L,网织红细胞0.01,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初步诊断是: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VitB6缺乏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A
B
C
D
E
E
选E。根据该患儿表现面色苍白,烦躁,肝大,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下降,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可能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因该病血象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该小儿10个月,牛奶喂养,可能是未及时添加辅食导致缺铁,故选E。
3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年长儿可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B.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C.食欲减退,可出现异食癖
D.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
E.年龄愈大,肝脾肿大越明显
A
B
C
D
E
E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年长儿可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肝、脾肿大越明显;非造血系统:可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可出现异食癖;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其他如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感染,由此判断E不正确,故选E。
40. 男,4岁,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胸片示左、右心室扩大。应诊断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A
B
C
D
E
A
室间隔缺损杂音特点为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当出现右向左分流时,心脏杂音较轻而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该病X线可表现为左、右心室扩大,故选A。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