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答要求1. “给定资料5”中,对于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一事,当地政府部门给出三点理由,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当地政府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法让民众信服。
老潘免费放电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基层民众有文化需求,而老潘免费给村民放电影则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这是在做好事,值得鼓励;另一方面,老潘私自放电影确实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难以监管,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涉黄涉暴的安全隐患。当地政府只看到后者,不顾民意,因而遭到质疑。
在此情况下,当地政府应努力平衡管理规定与民意,积极与老潘沟通,为其讲解知识产权法与涉黄涉暴等安全隐患,令其了解问题关键,同时主动为其解决手续办理、培训等问题。
[解析]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谈淡对某地政府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并给出三点理由的看法,属于评论型分析题。要求中提到“观点正确”,为此需要保证观点的正确性。另外,要精简作答,保证篇幅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通读“给定资料5”可知,第一段介绍的是J市城管过年期间上街撕春联,虽然自认为在尊重传统节日的同时,维护了城市环境,但却遭到民间舆论的抵制、批评、质疑甚至咒骂,本段虽然不涉及要点,但可以为评论某地政府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并给出三点理由提供参考。
第二、三段介绍的是老潘免费给村民放电影,一放就是十年,并带来一定社会影响,可见,他的行为是深得民心的,而当地政府将其叫停,无疑是有违民意的。因此,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是因为老潘损害了正规放映队的利益,所以被叫停。
第四段介绍的是当地政府回应民众质疑给出的三点理由,这三点理由虽然都符合政策法规,但却没有顾及民意,也没有跟老潘积极沟通解决。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应该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管理与民意的平衡。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从“破题表态—具体分析—总结陈述”三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2. 假如你是一名农村文化工作者,请针对“给定资料3”中农村基层文化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的精准服务,提出对策和建议。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提升基层文化精准服务,须结合村镇基层和边远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一是丰富文化形式,扶持发展农村基层文艺队伍,带动农民探索多样的文艺形式;二是提升文化质量,基层文化部门要积极对农民实际需求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引进优秀出版物和影片等;三是实现精准配送,在城乡接合部等文化需求较迫切的社区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四是增加资金投入,政府资金向基层文化倾斜,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有效融入;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农村文化工作者,壮大边远地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保障基层文化服务高效开展。
[解析]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的精准服务,提出对策和建议。其中,作答应针对“给定资料3”中农村基层文化存在的问题。作答要求中提到“条理清楚”,为此作答时应注意作答结构。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3”一共四个自然段,其中前三个段落介绍的是F省“老杨剧团”及L县发展农村文化的情况,未涉及具体问题。
第四段介绍了K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汤处长对于基层文化的看法。“在他看来,农村大多数地区……广场舞居多”,反映出农村文化形式单一的问题,由此可推出对策:丰富文化形式。由“不少都是当地出版企业的库存书”“多是上不了院线播映的影片”,可知下乡文化质量不高,由此可推出对策:提升文化质量。由“‘配送错位’也是农村基层文化中一个潜在的问题”“一些农民工大量聚集的社区、城乡接合部的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成为‘真空地带’”可推出措施:实现精准配送。接下来由汤处长的补充说明可知,“缺人缺钱仍是部分边远地区文化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尽管硬件配备齐全,但由于人手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基层文化服务无法高效开展”,由以上信息可得到两个问题:一是资金缺乏;二是人手不足。针对问题可推出两方面措施:一是增加资金投入;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要点进行合并、加工,按照“总—分”结构组织答案,注意控制作答字数。
3. “给定资料”呈现了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一些新现象,请对此进行归纳概括。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250字。
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新现象有:
一是农村盘活旧建筑,兴建文化礼堂,为乡村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农家书屋与电商优势互补,农村书屋带动电商销售,电商反哺书屋建设。三是阅读空间兴起,民间基层文化阵地多方联合,共同构建公共阅读空间。四是群众自办文化热情高涨,自办文化社团,传承特色文化。五是“网红”群体活跃,依托互联网,传递价值观、生活态度,影响受众。六是参与途径创新。群众可通过手机APP掌握文化活动信息,预约活动。七是草根阶层的文化人才积极参加公共文化活动,展现文化追求。
[解析]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现象。题干未给出明确的作答范围,为此考生首先需要通读给定资料确定作答范围。通读材料后,我们可以将作答范围框定在给定资料2、3、4和6。题目要求答案“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即考生的答案必须要点全面且与资料紧密相关,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即作答时应注意一定的逻辑结构,分条作答。同时,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250字。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2第一段讲述了农村文化礼堂对农村的积极影响,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新现象之一:盘活祠堂、庙宇等旧建筑,兴建农村文化礼堂,为乡村文化的栖息与传承提供物质保障。
给定资料2第二、三段介绍的是Y省的“农家书屋+电商”,这可以作为第二个新现象,即:农家书屋与电商优势结合,农村书屋帮扶电商群体,电商反哺书屋,实现从文化平台到经济平台、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的转化。
给定资料2第四、五段以N市的“二楼南书房”为例,介绍阅读空间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新现象之三:“二楼南书房”等民间基层文化阵地多方联合,共同构建公共阅读空间。
给定资料3第一、二段由场景描述切入,着力介绍各地群众自办文化剧团的建设情况,我们可将此归纳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新现象之四:群众自办文化热情高涨,建设文化社团,传承本地特色文化。
给定资料4第一、二段着眼于互联网上的文化群体,以“papi酱”为首的网络群体依托互联网传递价值观、生活态度,影响受众。这可以作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第五个新现象。
给定资料4第六段提到“通过这款APP,张女士可以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信息,并通过提前预约,和儿子一起观看免费展览和公益演出,参与社区亲子活动等,十分方便”,由此可以看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有了新途径,并且十分方便,这可以作为第六个新现象。
给定资料6中讲述了老王与白女士两位农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事例,第四段写到“这些草根阶层的文化人才与文化追求正是整个国家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灵魂和支撑”,我们可以由此看到,当前基层群众中的文化人才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活动,展现了他们的文化追求,这可以作为第七个新现象。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上述要点进行整理、加工,按照“总—分”结构进行表述即可。考生要注意凝练语言,作答不要超过限定字数。
4. 请围绕“给定资料7”中的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激发群众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篇幅10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创新文化服务要激发群众热情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绽放的异彩。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良好,人们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升,但精神文化建设稍显迟滞。为补齐短板,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然而,部分地区工作思路老旧,未能激发群众热情,导致文化服务成为政府的“独角戏”。为此,我们应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激发群众热情,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文化服务,要激发群众表达热情。多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不足,文化下乡缺乏独特魅力,农家书屋堆积库存图书,政府耗费资源不少,可群众买账不多。其实,地域不同,年龄各异,各地群众文化需求自然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村落也许渴求现代文化,现代都市却会青睐传统文明,政府不能激发群众表达热情,不能准确了解群众所需,反而“自作主张”,只能造成资源浪费。各地政府应该转变思想,鼓励群众热情表达内心需要,让文化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创新文化服务,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最了解地方需求的是基层群众,最了解地方文化的还是基层群众。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他们不仅有了欣赏文化作品的需求,更有了参与文化创作、表演的需求。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实现薪火相传。季先生收集地方文化遗产,田大爷坚守传承灯戏文化,“老杨剧团”为地方戏剧培养“新血”。这些基层文化人的热情被激起,实现着我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各地政府应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铺就地方文化发展的通衢大道。
创新文化服务,要激发群众评价热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我党获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文化服务既然针对群众,那么不仅要“问需于民”,更要“问效于民”。只有激发群众热情评价,才能真正判断服务工作优劣与否。如今,“问效于民”的创新举措已经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四川每年年底都会开展文化满意调查,湖南政府则以群众评价挂钩文化考核,这一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江苏是我国文化大省,文化服务内容众多,每年投入更是不菲,正应促使群众热情评价,以此提升服务质量。
从政府“包办”,到群众“点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日渐转型,而群众的热情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渐渐激发。相信随着群众热情高涨,社会资源将合理应用,传统文化将薪火相传,文化服务质量将实现飞跃,我国基层文化服务工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解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为一道给出写作主题的自由命题作文。题干为我们明确文章主题——激发群众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而结合给定资料7我们可以顺畅地提出总论点:应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激发群众热情,提升服务质量。
确定文章总论点后,我们可以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从多个角度对总论点进行论证。
首先给定资料中讲到,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政府要深入了解群众需要,我们可以由此提出第一个分论点:激发群众表达热情。资料中介绍了多位基层文化人参与文化服务的事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如今的基层群众不仅有着欣赏文化的需求,还有参与文化创作、表演的需求,由此我们可以提出第二个分论点: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结合社会现实可知,公共文化服务缺乏评价考核,自然难以提升质量,我们可以由此提出第三个分论点:激发群众评价热情。
明确总论点与分论点后,我们要严格依据结构,可以采用“五段三分式”写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