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 三、判断题1. 原始社会不存在专门的教育机构。
对 错
A
[解析] 原始社会不存在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活动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进行。
2. 赫尔巴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对 错
B
[解析]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冯特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对 错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的代表。
4. 学校教育始于封建社会。
对 错
B
[解析]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
5. 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要管理对象。
对 错
A
[解析]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的构成要素及影响班级的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构建优秀的班级,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活动。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6.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性课程。
对 错
A
[解析]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性课程(活动课程)。
7. 学生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学生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对 错
B
[解析] 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8. 终身教育是当前我国新课改的主导思想。
对 错
B
[解析]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不是新课改的主导思想。新课改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
9.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描述的不应是“教师做了什么”,而应该是“学生能做什么”。
对 错
A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描述的不应是“教师做了什么”,而应该是“学生能做什么”。
10.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的计划。
对 错
A
[解析]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的计划,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材料,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