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学生对某一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是天生的,内驱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学习经验。
对 错
B
[解析] 学生对于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后天获得的,有赖于特定的、成功的学习经验。
2. 原始社会不存在专门的教育机构。
对 错
A
[解析] 原始社会不存在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活动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进行。
3. 赫尔巴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对 错
B
[解析]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冯特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4. 对教师而言,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是教师的义务。
对 错
B
[解析]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是教师的权利。
5.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对 错
A
[解析]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是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6.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非计划性、非预期性、无意识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对 错
A
[解析]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非计划性、非预期性、学生的无意识性。
7.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
对 错
B
[解析] 外部分组是取消按年龄编班,改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内部分组是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8. 教育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
对 错
A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及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人的成长。
9. 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可以避免学生自学上的困难和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
对 错
A
[解析] 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可以避免学生自学上的困难和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而且,教师又总是试图选择最优的方法去完成教学的任务,这就保证了学习者学习上的每一步都能够顺利地进行。
10. 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容易理解。
对 错
B
[解析] 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情感特征是不稳定且形于外;而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有很大的发展,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向深与细的方向发展,但很脆弱;青年初期,以抽象思维为主,情感比较丰富细腻、深刻而稳定,理智感在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11. 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和理想性,所以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
对 错
B
[解析] 教育目的是受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2.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对 错
A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就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的不同发展任务。
13. 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对 错
B
[解析] 智育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4. 关于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教育属于私德教育。
对 错
A
[解析]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可以开除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6. 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1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对 错
B
[解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19. 获得教师资格就能上岗。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0. 学生小张在假期擅自翻越学校围墙导致右腿摔伤,对于小张受伤害,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对 错
B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因此,校方不存在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