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 学校教育始于封建社会。
对 错
B
[解析] 早在4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
2.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对 错
A
[解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3.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礼”。
对 错
A
[解析]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要求。
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对 错
B
[解析]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5.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对 错
A
[解析]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 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
对 错
A
[解析] 学校应根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①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②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③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
7. 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这属于无意想象。
对 错
B
[解析]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有意想象。
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对 错
A
[解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性。
9. 小学生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对 错
A
[解析] 小学生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10. 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同步。
对 错
B
[解析]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所以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不同步的。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