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是命令。
对 错
B
[解析]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是决定。故本题判断错误。
2. 武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对 错
B
[解析]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故本题判断错误。
3. 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对 错
A
[解析]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对 错
A
[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仍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故本题判断正确。
5. 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6. 一些国营单位即使不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也应主动给他们发许可证。
对 错
B
[解析] 国营单位也需要提出申请才可以获得许可证。故本题判断错误。
7.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对 错
A
[解析]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指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反映了国家与公民、公民与集体、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故本题判断正确。
8. 会议记录的标题可以由正副标题构成。
对 错
A
[解析] 会议记录的标题可以由正标题和副标题构成,正标题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副标题写会议名称和文种。故本题判断正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对 错
B
[解析]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故本题判断错误。
10. 国内外政治环境及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也是影响和决定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 错
A
[解析] 影响和决定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物等;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等(硬件方面);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等(软件方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市场、物价与流通渠道、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地理位置等。故本题判断正确。
11.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需要服从国务院的领导。
对 错
A
[解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故本题判断正确。
12. 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群众路线。
对 错
B
[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故本题判断错误。
13. 行政诉讼中,法院主持调解必须坚持合法、自愿的原则。
对 错
B
[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故本题判断错误。
14. 批复具有权威性、被动性、针对性、教育性的特点。
对 错
B
[解析] 批复的特点有:文具有被动性、内容具有针对性、效用的权威性和态度的明确性。故本题判断错误。
15. 条例、规定、办法的撰写,一般以章节条款的形式安排表达次序。
对 错
A
[解析] 条例、规定、办法的撰写,一般以章节、条款的形式安排表达次序。故本题判断正确。
16. 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称为法律责任。
对 错
A
[解析] 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它大体上可以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大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题目中指的是法律责任。故本题判断正确。
17. 通货膨胀的明显表现是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对 错
B
[解析]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上涨现象。故本题判断错误。
18. 依法不公开审判的案件,宣判应公开。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故本题判断正确。
19. 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对 错
B
[解析] 判定受文机关中主送与抄送机关的标准是工作责任的性质,对公文负主要办理或者答复责任的是主送机关,只需了解公文的内容不需要承担答复责任的是抄送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20.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对 错
B
[解析]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找准了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从而使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故本题判断错误。
21. 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对 错
A
[解析] 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故本题判断正确。
22.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23.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中心是改革开放。
对 错
B
[解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故本题判断错误。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对 错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故本题判断正确。
25. 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对 错
B
[解析] 从法律的本质上讲法律(不是宪法)是统治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根本目的是保护统治者利益。并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宪法,是法律的基础与核心。故本题判断错误。
26.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政府机构。
对 错
B
[解析]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机构。故本题判断错误。
27.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国内生产总值。
对 错
A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故本题判断正确。
28. 法律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能适用于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对 错
B
[解析] 由于法律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因此,法律一般只应适用于它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事件和关系,即法不溯及既往。当然,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在有些情况下立法者可以把新法溯及既往地适用于过去的行为、事件和关系,以补充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不足。故本题判断错误。
29.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
对 错
A
[解析]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故本题判断正确。
30. 精简机构和人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机构和人员精简了,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到位。
对 错
B
[解析]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供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是政府的自身改革。故本题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