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口腔执业医师真题10-(1)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牙周病患牙可以并发逆行性牙髓炎,下列哪项为非感染途径______
A.根尖孔
B.侧支根管
C.副根管
D.龈下牙石除去的牙面
E.A+B+C选项均是
A
B
C
D
E
D
[解析] 牙周病患牙可以并发逆行性牙髓炎,多是因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2. 我国现行水质标准氟浓度为______
A.0.5ppm
B.1.0ppm
C.0.5~1.0ppm
D.1~2ppm
E.2ppm
A
B
C
D
E
C
[解析] 我国现行水质标准氟浓度为0.5~1ppm。
3. 磷酸作为牙釉质酸蚀剂常用浓度是______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60%
A
B
C
D
E
C
[解析] 研究表明30%~40%的磷酸使牙釉质表层丧失最小而酸蚀树脂突深度最大,乳牙有机质含量多于恒牙,有较强耐酸力,需增加酸蚀时间。
4. 原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______
A.老年人
B.6岁以下儿童
C.青少年
D.更年期妇女
E.40岁左右的中年人
A
B
C
D
E
B
[解析]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因为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自行消失,2岁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
5. 下面哪项不是急性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______
A.好发年龄不同
B.性别差异
C.前者为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后者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
D.前者病损表现为成簇小水疱;后者病损表现为散在小溃疡
E.前者病损可伴皮肤损害;后者病损无皮肤损害
A
B
C
D
E
B
[解析] 口疮在临床上多见,最常见的是轻型,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一般较少亦较表浅,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则溃疡扩大且加深,但这种情况少见。重型往往有轻型的病史,多为1~2个大而深的溃疡或同时有1~2个较小的溃疡。病程长,疗效差。疱疹样口疮,溃疡小而数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围黏膜充血,这与疱疹性口炎常难以区别。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6. 常用来描述牙周状况的是______
A.DMFT
B.dmfs
C.CPI
D.Dean指数
E.DMFS
A
B
C
D
E
C
[解析] CPI的意义为社区牙周指数,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
7. 假性牙周袋与真性牙周袋的区别是______
A.深度
B.累及牙面数
C.牙周袋底的位置
D.牙龈炎症程度
E.牙龈形态和探诊出血程度
A
B
C
D
E
C
[解析] 牙龈缘的位置:游离龈缘应在釉牙骨质界的冠方。牙龈有炎症水肿和增生,龈缘移向冠方,此时结合上皮的位置如果不变,则没有附着丧失,出现假性牙周袋或称龈袋。如果结合上皮移向根方,形成了附着丧失,则形成牙周袋。
8. 牙龈炎时牙龈的变化主要是______
A.牙龈质地变硬
B.附着龈点彩清晰
C.牙龈边缘菲薄
D.牙龈红肿
E.牙龈沟变浅
A
B
C
D
E
D
[解析] 正常牙龈组织质地坚韧,炎症时牙龈质地变软。炎症时牙龈肿胀,边缘钝厚,或肥大增生,附着龈的点彩消失是牙龈炎的早期症状,但健康牙龈并非都有点彩,应注意观察牙龈的质地。健康的牙龈组织从游离龈缘到膜龈联合应是粉红色,当牙龈有炎症时,颜色为深红色或紫色,当炎症被控制后牙龈组织能从鲜红色或深红色变为粉红色。
9. 深龋的临床表现为______
A.遭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无明显反应
B.龋洞形成,酸甜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立即消失
C.龋洞形成,冷热刺激痛,自发痛
D.龋洞形成,冷热刺激反射痛
E.龋洞形成,冷热刺激痛,食物嵌入痛,但无自发痛
A
B
C
D
E
E
[解析] 深龋: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明显的龋洞,腐质多,洞底深、接近髓腔,患牙有明显的遇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症状,也可有食物嵌塞时的短暂疼痛症状,但没有自发性疼痛。
10. 口腔念珠菌病病损区涂片直接镜检可见______
A.分枝杆菌
B.菌丝和孢子
C.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D.病毒包涵体
E.大量细菌及白细胞浸润
A
B
C
D
E
B
[解析] 念珠菌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两种存在形式。
11. 牙周脓肿指的是______
A.牙周组织的脓肿
B.异物刺入牙周组织形成的脓肿
C.牙龈上范围弥散的脓肿
D.牙周袋内容物引流不畅引起的脓肿
E.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牙龈上出现多个脓肿
A
B
C
D
E
D
[解析] 深牙周袋内壁的化脓性炎症向深部结缔组织扩展,而脓液不能向袋内排出时,即形成袋壁软组织内的脓肿。
12. 与深龋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是______
A.洞底深、接近髓腔
B.食物嵌入痛
C.偶在夜间隐痛
D.酸甜刺激敏感
E.牙髓活力测试正常
A
B
C
D
E
C
[解析] 深龋无夜间痛病史。
13. 慢性龈炎的特点不包括______
A.重症者可累及附着龈
B.龈袋可超过3mm
C.有轻度的附着丧失
D.龈红肿、松软
E.碰触时易出血
A
B
C
D
E
C
[解析] 健康的龈沟探诊深度一般不超过2~3mm,当牙龈有炎症时,由于组织的水肿或增生,龈沟的探诊深度可达3mm以上,但上皮附着(龈沟底)的位置仍在釉牙骨质界处,临床上不能探到釉牙骨质界,也就是说此时尚无附着丧失,也无牙槽骨吸收,形成的是假性牙周袋。是否有附着丧失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指征。
14. 哪一项不是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______
A.正中联合
B.颏孔区
C.下颌角
D.喙突
E.髁状突颈部
A
B
C
D
E
D
[解析] 下颌骨是颌面诸骨中体积最大、面积最广、位置最突出者,在结构上存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15. 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齿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包括不易患龋的下前牙,这种类型的龋病称为______
A.继发性龋
B.潜行性龋
C.慢性龋
D.猛性龋
E.深龋
A
B
C
D
E
D
[解析] 急性龋中有一种类型,其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齿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包括不易患龋的下前牙,这种类型的龋病称为猛性龋,又称猖獗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
16. 始基囊肿属于______
A.胚胎性软组织囊肿
B.潴留囊肿
C.牙源性囊肿
D.面裂囊肿
E.血外渗性囊肿
A
B
C
D
E
C
[解析] 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与牙的发育有关,属于牙源性囊肿,故C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正确,故本题选C。
17. GTR治疗效果最好的骨缺损是______
A.一壁骨缺损
B.二壁骨缺损
C.三壁骨缺损
D.混合袋壁
E.骨上袋
A
B
C
D
E
B
[解析] GTR即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其适应证主要包括:骨下袋,根分叉病变,局限性牙龈退缩。在骨下袋中,窄而深的二壁骨袋,牙周膜细胞来源丰富、且易于提供牙周膜细胞生长的空间,因此效果最好,是较好的适应证,因此B正确。
18. 早期牙周炎的表现不包括______
A.牙周袋形成
B.牙槽骨吸收
C.牙龈红肿
D.牙齿松动
E.探诊后牙龈出血
A
B
C
D
E
D
[解析] 早期牙周炎的表现: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后牙龈出血等),附着丧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但是到了牙周炎后期,牙槽骨吸收增加,牙周袋加深,牙齿出现松动。所以牙齿松动不出现在早期,故选D。
19. 某患者经检查牙周袋底已超过膜龈联合界,最佳采用下列哪种手术方法______
A.牙龈切除术
B.牙周翻瓣术
C.切除性骨手术
D.牙周袋刮治术
E.磨牙远中楔形瓣切除术
A
B
C
D
E
B
[解析] 牙周翻瓣术适应证:主要包括:(1)深牙周袋或复杂性牙周袋,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在5mm以上,且探诊后出血者;(2)牙周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不宜做牙周袋切除者;(3)有骨下袋形成,需作骨修整或需进行植骨者;(4)根分叉病变伴深牙周袋或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需直视下平整根面,并暴露根分叉,或需截除某一患根者。此题应选择答案B。
20. 牙髓电活力测试可能出现假性反应,引起假阳性反应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
A.探头或电极接触大面积的金属修复体或牙龈,使电流流向牙周组织
B.未充分隔湿或干燥受试牙,以致电流泄漏到牙周组织
C.液化坏死的牙髓有可能传导电流至根尖周,当电流调节到最大刻度时,患者可能有轻微反应
D.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以致在探头刚接触牙面或被问知感受时即示意有反应
E.患者事先用过镇痛剂、麻醉剂或酒精饮料等,不能正常地感知电刺激
A
B
C
D
E
E
[解析] 假性反应的原因:引起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探头或电极接触大面积的金属修复体或牙龈,使电流流向牙周组织。(2)未充分隔湿或干燥受试牙,以致电流泄漏到牙周组织。(3)液化坏死的牙髓有可能传导电流至根尖周,当电流调节到最大刻度时,患者可能有轻微反应。(4)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以致在探头刚接触牙面或被问知感受时即示意有反应。假阴性反应的原因:(1)患者事先用过镇痛剂、麻醉剂或酒精饮料等,不能正常地感知电刺激。(2)探头或电极未能有效地接触牙面,妨碍电流传导到牙髓。(3)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新萌出牙,其牙髓通常对电刺激无反应。(2)根管内过度钙化的牙,牙髓对电刺激通常无反应,常见于一些老年人患牙。(5)牙受过外伤的患牙可对电刺激无反应。
21. 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是______
A.结合牙医学会分支学科中具体的预防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B.结合牙医学会分支学科中具体的预防问题,而在口腔公共卫生方面进行的主要活动
C.以国家总体预防牙科卫生政策为指导而采取的口腔预防活动
D.结合牙医学会分支学科中具体的预防问题,以国家总体预防牙科卫生政策为指导而采取的口腔预防活动
E.结合牙医学会分支学科中具体的预防问题,为了执行国家总体预防牙科卫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卫生方面进行的主要活动
A
B
C
D
E
E
22.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是______
A.牙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
B.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
C.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
D.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牙釉质上硬的凹陷
E.牙冠颜色的改变
A
B
C
D
E
B
23. 下列哪项除外均是浅龋的特征______
A.患处硬组织脱矿
B.微晶结构改变
C.牙齿透明度下降
D.牙釉质成白垩色
E.患处有较明显的龋洞
A
B
C
D
E
E
[解析] 浅龋是指龋损在牙釉质或根面牙骨质层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多数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
24. 下列关于影响乳牙早失后间隙变化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乳切牙早失,间隙变小或消失的较少
B.乳尖牙早失,间隙极易变小
C.乳牙丧失时年龄越小,邻牙倾斜的机会越多
D.乳牙越接近脱落时拔除,邻牙倾斜的机会越多
E.牙列严重拥挤时牙齿向缺牙间隙移动会很快
A
B
C
D
E
D
[解析] 乳牙在恒牙萌出前缺失,但恒牙萌出过程中会对邻牙造成挤压倾斜,从而引起缺牙间隙较大的改变,但乳牙接近脱落时拔除,邻牙倾斜的机会反而很小。
25. 目前认为人类主要致龋菌是______
A.乳酸杆菌
B.唾液链球菌
C.血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E.轻链球菌
A
B
C
D
E
D
[解析] 口腔中的主要致龋病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
26. 以下为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病理特点,除了______
A.形成基底层下疱
B.有时可发生上皮全层剥脱
C.上皮内出现棘层松解
D.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
A
B
C
D
E
C
[解析]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镜下病变形成上皮基底层下疱,病损部位的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光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晚期黏膜固有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上皮层内无棘层松解,可与寻常性天疱疮进行区别。
27. 以下各类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______
A.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斑纹类疾病
D.唇舌疾病
E.溃疡类疾病
A
B
C
D
E
E
[解析]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叫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本病为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最高者。
28.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不包括______
A.有不洁性交史或下疳史,病程两年以内
B.多种皮疹伴全身淋巴结肿大和早期流感症状
C.梅毒黏膜白斑
D.实验室检查时黏膜损害处能找到梅毒螺旋体
E.梅毒血清学试验强阳性
A
B
C
D
E
C
[解析] 梅毒性黏膜白斑:色乳白,周围有暗红色浸润,白斑表面浆液涂片可查见梅毒螺旋体。身体他处可有其他梅毒症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并非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是三期梅毒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29. 与妊娠期龈炎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
A.牙龈类杆菌
B.伴放线放线杆菌
C.梭形杆菌
D.螺旋体
E.中间普氏菌
A
B
C
D
E
E
[解析] 妊娠期龈炎患者的牙菌斑内中间普氏菌的比率增高,并与血浆中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增高成正比。
30. 某牙根四周均为垂直吸收的骨下袋,牙根位于骨下袋中央,骨壁与牙根不相贴合,此牙周袋称为______
A.一壁骨袋
B.二壁骨袋
C.三壁骨袋
D.四壁骨袋
E.混合骨袋
A
B
C
D
E
D
[解析] 四壁骨袋指的是牙根的四周均为垂直型吸收所形成的骨下袋,虽在颊、舌、近中、远中均有牙槽骨,但与牙根并不贴合。实际上,该支持组织均已破坏,治疗效果很差。
31. 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为______
A.颊舌牙尖间距的1/4
B.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
C.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
D.颊舌牙尖间距的1/2~2/3
E.颊舌牙尖间距的2/3~3/4
A
B
C
D
E
B
[解析] 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离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1/3~1/2。
32. 疼痛的发作方式属于病史中的______
A.主诉
B.个人史
C.现病史
D.患病史
E.系统病史
A
B
C
D
E
C
[解析] 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包括主要症状的特点等。
33. 窝洞制备时,对抗力形要求______
A.洞的深度达到釉牙本质界下0.2~0.5mm
B.盒状洞形底平,壁直
C.洞缘曲线圆钝
D.去除薄壁弱尖
E.以上均是
A
B
C
D
E
E
[解析] 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状。(1)洞形深度:窝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一般洞深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2~0.5mm,不同部位的窝洞所要求的深度不一样。(2)盒状洞形:窝洞应制备成盒状,即除特殊情况外,要洞底平,侧壁平直与洞底相垂直,各侧壁之间相互平行。洞底各点线角应明确而圆钝,避免应力集中。(3)梯阶形成:复面洞的洞底应形成阶梯以均匀分担咬合力,其中龈壁与髓壁平行,轴壁与近、远中侧壁平行,各壁交接呈直角,点、线角圆钝。注意龈壁一定要与轴壁垂直,切勿形成向龈方的斜面。(4)无基釉、脆弱牙体处理:窝洞釉质壁应与釉柱排列方向平行,洞口不能留有无基釉;对脆弱的牙尖牙嵴,应适当降低高度,减轻咬力负担。
34. 牙骨质龋属于______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继发龋
E.慢性龋
A
B
C
D
E
A
[解析] 牙骨质龋属于浅龋。
35. 脱位牙再植后最好的愈合方式是______
A.骨性粘连
B.牙周膜愈合
C.牙根面炎症性外吸收
D.牙根炎症性内吸收
E.牙脱落
A
B
C
D
E
B
[解析] 牙周膜愈合是脱位牙再植后最好的愈合方式。
A2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某男婴,1岁半。口内检查发现,上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均已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顺序,在其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为______
A.上颌乳尖牙
B.下颌乳尖牙
C.上颌第一乳磨牙
D.下颌第一乳磨牙
E.下颌第二乳磨牙
A
B
C
D
E
D
[解析] 按照乳牙萌出的生理特点:下颌早于上颌,萌出顺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故该男婴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应为下颌第一乳磨牙。
2. 患者,女,10岁。下颌第二前磨牙中央有一牙尖突起,X线显示髓角较高,考虑的治疗方案是______
A.暂时观察,定期检查
B.分次磨除
C.自行磨损
D.盖髓充填法
E.根管治疗
A
B
C
D
E
D
[解析] 分次磨除的方法有利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避免牙髓暴露,但是髓角高的中央尖则有露髓的危险,不宜采用此法,需要采用一次磨除,然后制备洞形,盖髓治疗。
3. 某男性患儿,9岁。上颌前牙外伤8小时。口腔检查:1已萌出,松动Ⅰ度,叩痛(+),牙齿纵向冠根折裂,舌侧呈游离状。处理方法是______
A.结扎固定
B.根管治疗
C.一次性根管治疗后钉固位修复
D.拔除
E.拔除牙冠,保留牙根
A
B
C
D
E
D
[解析] 由于是纵向冠根联合折裂,舌侧游离,因此不论年龄大小均应拔除。
4. 男,45岁。刷牙时牙龈出血10年,检查见牙石(++)。菌斑量多,牙龈红肿明显,探诊出血,袋深普遍4~6mm,附着丧失普遍2~4mm。X线片示牙槽骨有水平吸收。最可能的诊断是______
A.坏死性龈炎
B.边缘性龈炎
C.增生性龈炎
D.成人牙周炎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A
B
C
D
E
D
[解析] 龈炎没有附着丧失,所以A、B、C错误。牙龈出血,检查见牙石(++),菌斑量多,牙龈红肿明显,附着丧失,X线片表现牙槽骨吸收明显,形成牙周袋,所以诊断为成人牙周炎,D正确。快速进展性牙周炎进展迅速,与题目10年不符,年龄一般35岁以下,所以E错误。
5. 男性,38岁,全口牙出血,咀嚼无力,且刚完成彻底的牙周系统治疗,无明显系统性疾病。口腔检查:牙周袋深度较之前增加,X线示:牙槽骨吸收有明显发展。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______
A.青少年牙周炎
B.与糖尿病有关的牙周炎
C.成人牙周炎
D.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E.顽固性牙周炎
A
B
C
D
E
E
[解析] 顽固性牙周炎指的是那些尽管患者很好地遵从医嘱,并接受了对大部分患者来说有效的牙周治疗措施,但其牙周炎却仍为持续进展的类型。由于临床病情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这些患者的牙周炎未能控制,因此E正确,而C、D错误。
6. 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
松动工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出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______
A.龈乳头炎
B.成人牙周炎
C.慢性龈缘炎
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A
B
C
D
E
B
[解析] 牙周炎诊断特征包括菌斑、牙石刺激因素存在,牙周袋>3mm且有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探诊后出血、牙松动或移位等,本病例均存在以上表现,故诊断为成人牙周炎,选B。
7. 男,54岁。为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复查时,多数牙牙颈部有菌斑,但无牙石,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釉突
B.创伤
C.未做手术治疗
D.洁治不彻底
E.自我菌斑控制不佳
A
B
C
D
E
E
[解析] 由题目可知,多数牙牙颈部有菌斑,但无牙石,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可见菌斑控制不佳,所以E正确。题目没有提示釉突,创伤,所以A、B错误。需要在患者有效控制菌斑的前提下才行手术治疗,所以C错误。元牙石说明洁治彻底,所以D错误。
8. 女性,52岁。右侧后牙冷水刷牙时酸痛明显2周,无自发痛。口腔检查:右上后牙未见明显龋病,叩诊(-),牙周检查(-),
颊侧颈部有缺损,呈楔状,探诊酸痛。拟诊断______
A.牙隐裂
B.楔状缺损
C.中龋
D.磨损
E.牙周萎缩
A
B
C
D
E
B
[解析] 楔状缺损是指牙齿牙颈部的硬组织在某些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形成由两个光滑斜面组成的楔形缺损。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双尖牙,其次是第一恒磨牙和尖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
B1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一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一次,多次或者不选。
A.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真菌感染
E.自身免疫病
1. 感染性口角炎的病因是______
A
B
C
D
E
A
2.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是______
A
B
C
D
E
D
3. 带状疱疹的病因是______
A
B
C
D
E
C
4. 寻常型天疱疮的病因是______
A
B
C
D
E
E
[解析] 感染性口角炎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口腔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其属于真菌感染。带状疱疹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寻常型天疱疮是由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的。
A.远中导板保持器
B.功能性活动保持器
C.丝圈保持器
D.舌弓保持器
E.间隙扩展装置
5. 乳磨牙缺失两个以上者,应选择______
A
B
C
D
E
B
6. 第一乳磨牙早失,应选择______
A
B
C
D
E
C
7. 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不足者,应选择______
A
B
C
D
E
A
[解析] 功能性活动保持器保持近远中间隙,同时保持垂直间隙,还能行使咀嚼功能,适应证:单侧或双侧乳牙缺失两个以上者、双侧多个乳牙丧失者、乳前牙丧失者,故第1小题选B;丝圈保持器适用于第一乳磨牙单侧缺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缺失,故第2小题选C;远中导板保持器用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不足者,故第3小题选A。
A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2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