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四、综合题1.
写作题:根据所给材料撰写编辑工作书信。 新地出版社科技编辑室收到一部书稿《专业户养牛学》。编辑李琳、编辑室主任林水清和总编辑刘默对书稿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后,分别提出了审稿意见。
请根据审稿意见撰写一封给作者的信,400~700字,告知出版社对其书稿的处理意见。
三个审级的具体意见如下:
初审意见
收到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梁豫生研究员的《专业户养牛学》书稿。
编辑通读了书稿。书稿40万字,分为9章,分述养牛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牛场建设与养牛设备、牛的品种与繁殖、牛的营养与饲料、种牛的饲养管理、犊牛的培育、牛场卫生与牛病防治、牛产品加工、专业户养牛的经营管理等。
书稿结构框架合理,内容没有政治性问题,科学性较强,技术内容先进,具有实用价值,能向自学养牛技术的养殖专业户提供有效的帮助。
专业户是养牛业的重要方面军。一个时期以来,养牛业起起伏伏。因此,向广大养牛专业户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很有必要。书稿质量基本符合出版要求,故初审建议接受出版。
呈请复审。
李琳
2017年7月18日
复审意见 复审通读了全部书稿,基本同意初审对书稿价值的肯定。
但是,书稿尚有不足之处。从总体上看,主要是学院气较重,不少学术性讨论、文献引证的内容恐让普通读者感到烦琐。就具体的章节而言,也存在一些可以优化改进之处:第一章主要介绍现代化养牛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我国现代化养牛的发展趋势,这些似乎与专业户不够贴近;如果能多介绍一下农牧结合式、生态养殖式等养牛专业户的发展与经营情况,可能更符合专业户的需求。第八章中有关牛产品加工的内容,可以大幅度删节。第九章中的经营管理部分,需增加如何正确认识市场起伏状况,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等内容。
据此,书稿宜退修。建议作者精简学术性内容,强化实用性内容;通过相应的增删,将篇幅压缩到30万字以内,并且语言表述力求通俗易懂。这样,能够更加切合养牛专业户的实际需求。
呈请终审。
林水清
2017年8月23日
终审意见
抽查了部分书稿,同意复审意见。
可将书名改为《专业户养牛》,纳入我社酝酿中的“养殖专业户丛书”。
请编辑室落实退修。
刘默
2017年8月30日
撰写退修信的要点包括:(1)称谓得当;(2)指明书稿名称;(3)说明经过三审;(4)肯定作品的意义和价值;(5)指出存在的不足;(6)明确说明出版社的意见是决定退修;(7)提出修改建议;(8)说明要求书稿修改后返回的时间;(9)落款完整,以出版单位名义;(10)语言文字规范。
参考范文: 《专业户养牛学》退修信
梁豫生同志:
您好!
尊稿《专业户养牛学》,已拜读,甚佩。专业户是养牛业的重要方面军,向广大养牛专业户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很有必要。您的这本书对专业户学习养牛技术意义重大。该书稿已经过三审,三审一致认为书稿结构框架合理,科学性较强,技术内容先进,具有实用价值,能向自学养牛技术的养殖专业户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该书稿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但是,该书稿仍有待完善之处。从总体上看,该书面向的是普通读者,即养牛专业户,宜精简学术性内容,如适当删减一些学术性讨论、文献引证的内容,强化实用性内容。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第一章可以多介绍一下农牧结合式、生态养殖式等养牛专业户的发展与经营情况,这样可能更符合专业户的需求。同时,适当删减介绍现代化养牛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我国现代化养牛的发展趋势的内容,这些与专业户不够贴近。
第八章中有关牛产品加工的内容,与该书主旨相关性小,可以大幅度删节。
第九章中的经营管理部分,可适当增加如何正确认识市场起伏状况,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等内容。这些是当前养牛专业户关心的热点。
鉴于此,本社决定对尊稿作退修处理。建议尊稿改名为《专业户养牛》,通过相应的增删,将篇幅压缩到30万字以内,并且力求语言表述通俗易懂。这样,能够更加切合养牛专业户的实际需求。尊稿将纳入我社酝酿中的“养殖专业户丛书”,希望您在2017年9月30日之前将修改后的书稿交至本社。
静候回音!
此致
敬礼
新地出版社
2017年9月1日
2.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健康隐患——来自全氟化合物的“污染”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研发出了全氟化合物。这是一种由炭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混合物,人们习惯上用它的英文名称缩写PFC作为其商品名。
PFC具有独特的性能,涂在物体表面后能形成光滑而坚硬的薄膜,有利于水、油、土等物质滑落。因此,它可以用于生产有防水防油要求的服装面料、地毯、食物包装物等的生产,甚至涂覆在计算机芯片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膜。人们日常使用的特氟龙不黏锅的表面涂层中就含有PFC,从而能使锅的内表面平均地与食物接触,不容易发生粘连。
问题是,人类如果经常摄入PFC,患肾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几率便会上升,而不粘锅加热后,其特氟龙涂层中的PFC可能会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更为严重的是,PFC在自然环境中无法降解,也无法在植物、动物体内经过生物代谢转化为其他物质,所以动物机体的自洁功能对PFC基本上不起作用,难以将它清除。PFC一旦进入动物体内,会在血液中天长日久地循环。据媒体报道,在北极熊、鲸等海洋动物的血液中已经检测出了PFC。
尽管人们对PFC的毒性和危害已经有一个关注,然而含有PFC的产品直至今日仍然在市场上流行。这是因为流行病学研究需要缓慢的一个过程,而缺乏明确的病理学依据,PFC就难以列入国际公约禁止名单。此外,制定PFC浓度的安全标准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虽然如此,从促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削减直至停止PFC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应改为“20世纪40年代”。
(2)“炭原子”应改为“碳原子”。
(3)“有机混合物”应改为“有机化合物”。
(4)删去“的生产”。
(5)“不黏锅”应改为“不粘锅”。
(6)“平均地与食物接触”应改为“均匀地与食物接触”。
(7)“几率”应改为“概率”。
(8)“所以动物机体的自洁功能”应改为“而且动物机体的自洁功能”。
(9)“天长日久地循环”应改为“日复一日地循环”。
(10)“北极熊、鲸等海洋动物”应改为“北极熊、鲸等动物”。即删去“海洋”。
(11)“一个关注”应改为“一定关注”。
(12)“需要缓慢的一个过程”应改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3)“难以列入”应改为“难以被列入”。
(14)“禁止名单”应改为“禁用名单”。
(15)“虽然如此”应改为“尽管如此”。
(16)“从促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改为“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本题包括三道分题,其中A分题有关图书出版,B分题有关期刊出版,C分题有关数字出版。请任选一道分题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将按排列在前的分题计分。3.
A.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是一部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在沪文人城市生活的学术著作。大32开,正文5号宋体,横排,左翻本。
请对后附的该书部分章节内容说明版式设计要求,填入“版式设计表”中。
版式设计表
设计项目 | 字体字号 | 版式要求 |
正文主体文字 | 5号宋体 | 段落首行前空2字 |
书眉 | | |
页码 | | |
一级标题(章) | | |
二级标题(一、) | | |
三级标题[(一)] | | |
四级标题(1.) | | |
图题 | | |
引文 | | |
章后注标题(注释) | | |
注释文字 | | |
第一章 晚清上海:场域的开辟与演变
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
1845年11月29日,清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公布了经与英国驻沪首任领事乔治·巴富尔商定的《上海土地章程》,划出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厂(今北京东路外滩)以南,东迄黄浦江的一块地皮,供作英人居留租地。次年9月,双方又划定界路(今称“河南中路”)为租地西界。至此,上海的第一个租界——英租界形成,面积为830亩。
一、开埠后的城市方位
如果我们认同“现代性”的本义,乃指世界工业革命以来一整套器物、制度与观念的同构与演化,那么这种“现代性”伴随着晚清上海城市空间的建构已然在中国产生。
(一)张园:上海政治生态之缩影
张园本为英商和记洋行经理格龙的别墅。1882年8月,园地被无锡人张叔和购得,更名“张氏味莼园”,又名张园(见图1)。经历年修建,园地由原先的20余亩拓展到最大时的61.52亩。张园于1885年正式开放。园中荟集西式别墅、石库门、苏州庭园等中西样式建筑。
张园安垲第大楼 张园之闻名遐迩,在其所承载的特殊社会、政治、文化功能。
1.张园的社会性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首先是指官、绅、民(包括西人)同以市民身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
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记述了一次清末女子薛锦琴参与张园公共活动(系1901年拒签俄约大会)的情景:
有一次,静安寺路的张园,开什么大会,有许多当时号称维新志士的在那里演说。忽见一位女子,年可十八九,一双天足,穿了那种大脚管裤子,背后拖了一条大辫子,也跑到演说台上去演说。在那个时候,上海还是罕见的,虽然也很有不少开通的女士,然而要她们当众演说,还没有这样大胆的。
[1]。
……
注释
[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225.
填写“版式设计表”如下:
版式设计表
|
设计项目
|
字体字号
|
版式要求
|
正文主体文字
|
5号宋体
|
段落首行前空2字
|
书眉
|
小5号,楷体(可选)
|
天头居中(或靠翻口)放置
|
页码
|
小5号,白正体,(少用排斜体、细黑体)
|
用阿拉伯数字,地脚居中(或靠翻口)放置
|
一级标题(章)
|
小3号,黑体(可选)
|
居中排,可转行居中,占4行(不超过页面行数 的1/3)
|
二级标题(一、)
|
4号,标宋(可选)
|
居左,首行前空2字,顶格转行,占3行
|
三级标题[(一)]
|
小4号,标宋(可选)
|
居左,首行前空2字,占2行
|
四级标题(1.)
|
5号,黑体(可选)
|
居左,首行前空2字,占l行
|
图题
|
小5号,黑体(可选)
|
居中,放于图下,可齐肩转行
|
引文
|
5号,楷体或仿宋(可选)
|
另段起排,整体缩进2字,首行前空4字
|
章后注标题(注释)
|
小5号,黑体(可选)
|
居左,首行前空2字,占1行
|
注释文字
|
小5号,仿宋或楷体(可选)
|
首行前空2字,转行齐肩(或顶格)排
|
4.
B.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文史论丛》是一本文史类综合期刊,双月刊。中国文史馆主办,历史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每期8元。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编辑部拟从2017年第5期(总第65期)起对栏目设置进行较大的调整,内容仍以文字为主,有少量插图,每期增加1印张,定价调整为10元。为此,需要对外部装帧重新设计。
拟订的装帧设计方案是:大32开,左翻本,精装;书心5印张,黑白印刷,采用定量为120克/米
2的铜版纸;封面重新进行美术设计,用定量为157克/米
2的铜版纸四色印刷,表面覆亚光膜。
新刊封面初稿的等比例缩小的设计稿见附图。

问题一:
该刊编辑部的改刊计划有什么不妥之处?
问题二:
请根据期刊出版的有关规范要求,对设计方案中的不妥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问题三:
请用直接批注的方式,修改、完善封面设计稿。
问题一:该刊编辑部的改刊计划的不妥之处主要有:
(1)改刊更改内容和形式,应该报批。
(2)增加印张,宜从第二年的第一期开始,页面数应至少在一年内保持相对稳定,年中不能增加。
问题二:根据期刊出版的有关规范要求,对设计方案中的不妥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如下:
(1)不宜用精装,应改平装。精装一般适用于图书和期刊合订本。《文史论丛》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期刊,偏重学术性、理论性,读者以文史学者、研究者和文史爱好者为主,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传播、分享学术信息,不必刻意追求对书心的保护和外观的精致美观,并且要尽量缩短生产周期以保证一定的时效性和降低封面的印制成本。因此,不宜用精装样式,用平装样式即可。
(2)书心用120克/米2的铜版纸,定量过高,可改用定量为60克/米2的轻型纸或70克/米2的双胶纸。以大32开、5个印张计,该刊总面数将达160面,如用定量较重的铜版纸,成品显得过于厚重奢华,不符合学术型刊物简洁、内敛的特性。其次,铜版纸适合印刷彩色图片较多的刊物,而该刊黑白印刷,以文字为主,用胶版纸已经足够清晰。此外,从出版成本来看,学术期刊用铜版纸印制全刊和精装确实过于奢侈,仅10元的定价难以弥补成本,而学术期刊的广告收入又有限,经营就会发生很大困难,难以持续。
问题三:(1)面封右上角的CN号上方应添加ISSN号,并加分隔线;底封上部的CN号需移至靠下方位置。
(2)ISSN条码位于底封左下角不符合规定,应移至面封左下角或底封右下角。
(3)面封仅载有总期号,却没有标明出版年份和期号,应补上。本题中的期刊为双月刊,应先完成2017年度第6期(总第66期)的出版任务,从2018年1月起再实施改版计划。因此,面封需增补的出版年份和期号是“2018年第1期”。同时,总期号应顺延为“总第67期”,或者予以删除。
(4)汉语拼音刊名“WEN SHI LUN CONG”应改为“WENSHI LUNCONG”。
(5)书脊部分的“2017年第五期”应改为“2018年第1期”,数字部分应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卧排。
(6)面封仅登载了出版单位名称“历史出版社”,而无主办单位名称“中国文史馆”,应加上。
5.
C.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出版社拟开发一款适合移动阅读用户使用的数字出版产品。该社数字出版部接受任务后,对该产品的目标用户作了调研,并进行多方面分析、论证,初步确定了产品的基本定位。
随后,数字出版部项目组成员小陈起草了一份设计流程说明书,其内容包括:(1)对产品内容进行需求分析;(2)用交互设计形式进行产品的原型设计;(3)对设计好的产品原型,与本社市场营销部一起组织进行用户测试;(4)基于上述工作内容形成数字出版产品需求规格书,详细描述该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问题一:
除了内容需求分析外,在需求分析阶段还要进行什么需求分析?它们各包括哪些工作?
问题二:
原型设计阶段一般包括哪些具体环节?对这些环节各有什么要求?
问题三:
数字出版产品原型的用户测试阶段主要包含哪些环节?
问题四:
小陈对数字出版产品需求规格书的设想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
问题一:除了内容需求分析外,在需求分析阶段还要进行产品的市场可行性分析、竞争能力分析、功能和性能分析、技术约束条件分析。其工作具体如下:
(1)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描述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背景、技术及财务可行性和商业上的必要性。
(2)数字出版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主要描述产品的成本、技术和质量与服务能力等,同时对市场同类产品可以进行比较,进行必要的市场占有率预测分析。
(3)数字出版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分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实现产品核心价值的关键,需要根据相应的需求分析方法和产品战略,进行需求决策,明确哪些功能为必需、哪些为可选、哪些需要舍弃,各功能指标的性能参数和要求也必须详细列出。
(4)数字出版产品技术约束条件分析。数字出版产品是一种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信息服务产品,需要依据一定的网络环境和条件,需要明确数据格式、数据交换和软硬件环境要求。
问题二:原型设计阶段一般包括绘制草图、画线框图、设计交互原型等阶段。其具体要求如下:
(1)绘制草图。数字出版产品原型的草图一般通过手绘,用于将选题策划转化为初步的产品形态,主要表现的是数字出版产品的整体布局、工作流程和功能点。草图绘制完成之后,需要将草图在数字出版产品设计团队中进行演示,对草图中的产品布局、功能模块、交互接口等进行讨论,征求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品原型设计。
(2)画线框图。线框图要确立数字出版产品的页面基本布局,设计出页面各种元素的大概位置,将数字出版产品所需的功能阐述清楚。
(3)设计交互原型。线框图完成之后,产品设计人员还需根据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框架结构,按交互发生的顺序,演示产品的不同线框图页面,形成数字出版产品的交互原型。交互设计关注的是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需要确定各元素呈现给用户的模式和先后顺序,要确保数字出版产品能够将这些元素前后一致地表现出来。此外,还应对原型的功能设计添加备注说明文字,描述清楚原型中每项功能的特点。
问题三:数字出版产品原型的用户测试阶段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1)测试用户选择。根据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范围,选择合适的用户作为测试对象。用户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数字出版产品的规模。
(2)测试任务设计。根据数字出版产品的功能特点,设计测试用户使用原型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包括原型的浏览、点击、输入、输出和各种交互功能的实现。
(3)测试结果分析及原型修改。对用户在测试过程中的行为记录和陈述反馈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用户在使用数字出版产品原型的过程中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是否会频繁出错,是否能够快速学会新的功能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最后,分析用户使用原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原型进行修改。
问题四:(1)小陈的数字出版产品需求规格书问题在于过于详细地描述该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2)理由:需求规格书主要是给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人员和界面设计人员阅读的,文档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只需要描述数字出版产品的功能需求即可,不用描述市场方面的需求。产品需求规格书的内容一般包括文件标识和修改记录、项目概述、内容结构图、界面线框图和功能说明等。在撰写产品需求规格书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只要让阅读者看懂产品设计的意图即可。
6.
校对题:通读并纠正校样中的错误。 奔向太空
奔向遥远的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真正最早为人类迈向太空提供科学思想的,是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他指出,多级式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最有效工具。”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夥人造地球卫星在苏联发射成功。卫星质量为83.6千克,每96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1号”载入飞船。火箭点火起飞,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重返大汽层,安全降落地面,共历时108分钟,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拉开了人类登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帷幕。7月19日,飞船进入绕日轨道。7月20日,指挥长阿姆斯特朗和驾驶员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于16时17分在月面着陆;22时56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月面,并说出了那句载史册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当时人们这样祝贺:“由于你们的成功,太空已经成为人类世界的一部分。”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我国第一位天航员杨利伟送人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进行空间科学研究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此后我国又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飞行。2013年12月1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2016年9月15日,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
尽管人类已经跨入太空,登上月球,但是,相对于宇宙之宏大,地球和月球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雨粒尘埃;相对于宇宙之长久。人类历史不过是宇宙年轮上一道小小的刻痕……
(1)标题字间空半格。
(2)“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应改为“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
(3)[“最有效工具。”]应改为[“最有效工具”。]。
(4)“第一夥”应改为“第一颗”。
(5)“卫星质量”改为“卫星重量”。
(6)“大汽层”应改为“大气层”。
(7)“绕日轨道”应改为“绕月轨道”。
(8)“心翼翼”应改为宋体。
(9)“载史册”应改为“永载史册”或“载入史册”。
(10)“天航员杨利伟”应改为“航天员杨利伟”。
(11)“空间科学研究院”应改为“空间科学研究”。
(12)“2005年10月12日……”段,行距增大与上下一致。
(13)[“天宫二号飞向太空]应改为[“天宫二号”飞向太空]。
(14)“雨粒”应改为“两粒”。
(15)“相对于宇宙之长久。”应改为“相对于宇宙之长久,”。
本题包括三道分题,其中A分题有关图书出版,B分题有关期刊出版,C分题有关数字出版。请任选一道分题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将按排列在前的分题计分。7.
A.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中不足0.01元的部分进到0.01元。) 某出版社书刊销售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1%,由于位于省会城市,其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该社拟出版某种16开平装图书,共印6000册。付印前需要按利润为30000元的目标测算其定价。已知的相关数据(已对一些数据作了简化处理,其中包括将增值税从费用单价中剔除,印刷费和装订费单价已考虑纸张规格等因素)如下:
与作者商定的版税率为8%。该书校对费总计为960元。
每册书的书心总面数为240面,书心图文的输入输出费单价为12元/面;书心用对开单色单张纸印刷机印刷,晒上版费的单价为60元/块;封面的制版费为720元。全书印刷费用为4200元,装订费用为3060元,表面整饰加工费用(含所用材料费用)为1040元。
书心用规格为890毫米×1240毫米、定量为60克/米
2、售价为6000元/吨的胶印书刊纸印制,印刷时的加放率为5%;封面纸张费用3227.76元。
用于该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840元;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书心印张数分摊,标准为每印张0.25元。此外,图书市场上该类图书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60%。
问题一:
该书的纸张费用总额是多少元?
问题二:
该书的制版费用总额是多少元?
问题三:
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单位变动成本是多少元?
问题四:
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元?
问题五:
如果尚不知道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而赠送样书的费用、销售损耗和由省级地方政府决定是否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费可忽略不计,则该书的定价应是多少元?请运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进行测算。
问题一:该书的纸张费用总额是22000元。具体算式是:
(1)书心实际用纸总量=单册面数÷开数×印数÷1000×(1+加放率)=240÷16×6000÷1000×(1+5%)=94.5(令)。
(2)书心用纸令重=定量×单张纸面积×500÷1000=60×(0.89×1.24)×500÷1000=33.108(千克)。
(3)书心用纸吨数=令重×用纸令数÷1000=33.108×94.5÷1000=3.128706(吨)。
(4)书心用纸费用=纸张每吨单价×书心用纸吨数=6000×3.128706≈18772.24(元)。
(5)纸张费用总额=书心用纸费用+封面纸张费用=18772.24+3227.76≈22000(元)。
问题二:该书的制版费用总额是5400元。具体算式是:
(1)书心输入输出费=单价×面数=12×240=2880(元)。
(2)书心晒上版费=单价×单册印张数×2×印刷色数=60×(240÷16)×2×1=1800(元)。
(3)制版费用总额=书心制版费+封面制版费=(书心输入输出费+书心晒上版费)+封面制版费=2880+1800+720=5400(元)。
问题三: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单位变动成本是8.8元。具体算式是:
(1)印装费用总额=印刷费用+装订费用+表面整饰加工费用=4200+3060+1040=8300(元)。
(2)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每印张分摊额×每册印张数×印数=0.25×(240÷16)×6000=22500(元)。
(3)除版税外的单位变动成本=(纸张费用总额+印装费用总额+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印数=(22000+8300+22500)÷6000=8.8(元)。
问题四: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7200元。具体算式是:
固定成本总额=制版费用总额+校对费+其他直接费用=5400+960+840=7200(元)。
问题五:该书的定价应是32.95元。具体算式是: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版税率×[1+增值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率)]}×[1+增值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率)]=[(7200+30000)÷6000+8.8]÷{60%-8%×[1+11%×(1+7%+3%)]}×[1+11%×(1+7%+3%)]=15÷(60%-8%×1.121)×1.121≈32.95(元)。
8.
B.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我爱下厨房》是一本美食类周刊,开本为A4,全彩色印刷,64面,公开发行。
2016年3月,某省食品学会公开征集有关食品科学、食品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学术论文,并于6月召开了相同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后,食品学会决定为征集到的6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论文集,为此与《我爱下厨房》的主编进行了洽谈。双方协商后约定:期刊社以《我爱下厨房》增刊的形式为食品学会出版学术论文集,按食品科学、食品健康和食品安全3个主题分别在2017年年内出版3期增刊;食品学会付给《我爱下厨房》期刊社管理费5万元,并负责加工整理全部稿件,使其达到出版标准;周刊编辑部负责整体设计和印制。双方达成协议后,增刊很快全部正式出版发行。
《我爱下厨房》的美术编辑对增刊进行了整体设计。为突出学术风格,美术编辑将增刊的开本全部定为大32开,每本增刊有96面。底封的版本记录上刊载的项目包括:期刊名称、刊期、创刊年份、出版年份和期号、出版日期、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主编姓名、编辑单位及地址、出版单位及地址、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发行范围和定价。
但是,增刊出版不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我爱下厨房》与食品学会的合作属于违规行为,并对双方进行了行政处罚。
问题一:
本案的下列事项中哪些是违规的?请作选择回答。
A.《我爱下厨房》使用增刊出版食品学会的学术论文集
B.《我爱下厨房》的主编在与食品学会协商后即出版增刊
C.增刊的面数多于正刊
D.增刊的开本不同于正刊
E.1年内按3个主题出版3期增刊
问题二:
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是违规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问题三:
《我爱下厨房》增刊的版本记录有什么问题?
问题四:
为什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我爱下厨房》与食品学会的合作属于违规行为?
问题一:ABDE
问题二:A项,《我爱下厨房》是非学术期刊,不得利用增刊出版学术论文集。
B项,在出版增刊之前,要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备案。
D项,增刊的开本必须和正刊相同。
E项,每种期刊一年内只能出版两期增刊。
问题三:《我爱下厨房》增刊的版本记录中缺CN号以及增刊备案号。
理由:增刊的版本记录中除须刊印期刊名称、刊号等正刊必备的项目之外,还须刊印增刊备案号。
问题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我爱下厨房》与食品学会的合作属于违规行为的原因如下:
(1)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增刊前,要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备案。《我爱下厨房》和食品学会出版增刊的合作没有履行备案手续。
(2)增刊的内容必须符合正刊的办刊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与正刊的开本和发行范围相一致。非学术期刊不得利用增刊出版学术论文版。《我爱下厨房》是非学术期刊,不能利用增刊出版学术论文集。且增刊的开本、业务范围与正刊不一致。
(3)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包括精选本、精华本、珍藏本),每种期刊每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该周刊1年内按3个主题出版3期增刊,不妥。
(4)该周刊将增刊的加工整理过程全部外包,属于转让编辑出版权,并以缴纳管理费的形式出卖版面,因此合作属于违规行为。
9.
C.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出版社拟开发一款数字出版产品。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策划立项提供决策依据,出版社决定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确定市场调研工作的内容如下:
(1)确定信息采集目标;
(2)设计信息采集方案;
(3)制订信息采集计划;
(4)组织实地调研;
(5)查阅文献资料;
(6)整理分析数据资料。
问题一:
上述工作内容是否完善?为什么?
问题二:
在确定信息采集目标时,是否需要关注本单位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问题三:
制订信息采集计划时应明确的工作事项有哪些?
问题四:
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五:
整理分析数据资料时,可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问题一:(1)上述工作内容不完善。
(2)理由:缺少撰写调研(立项)报告这一关键内容。
撰写调研(立项)报告是市场调研的最后一项工作内容,市场调研的成果将体现在最后的调研(立项)报告中。调研(立项)报告提交出版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审阅后可作为数字出版产品的立项依据。市场调研(立项)报告要按规范的格式撰写,一般的报告应包括题目、目录、概要、正文、结论、建议和附件。
问题二:在确定信息采集目标时,编辑需要根据本单位数字出版战略规划,注意重点采集宏观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尤其要对出版单位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加以关注。而如果是调研具体的数字出版产品的实施,则要采集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竞争状况信息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信息等。
问题三:制订信息采集计划是指明确信息采集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力配备、资金预算和进度安排等工作事项。计划中应明确是否建立信息采集的组织机构、负责部门、工作职责、问题反馈措施和协调机制;明确是否雇佣相关信息采集人员并开展培训指导;应明确投入资金总额、各科目费用安排、各阶段交付成果、时间要求、风险管理和相应的保障措施等。
问题四:在开展实地调查时,应根据信息采集方案和计划要求,综合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法或其中之一,做好信息采集线路安排、实地的用户问卷填写、信息采集中的遇到的问题解决和信息采集材料的初步整理归类。
问题五:整理分析数据资料是指将原始调查资料和文献调查结果进行适当的清理、分类、合并和分析研究等工作。在分析研究时,应根据调研方案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如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编辑也可以将整理后的数据输入Excel数据处理软件,生成统计结果及可视化图形,完成数据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