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1. 材料: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想象时有如下描述:关于“夏景”:
男孩说:“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
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的想象都表现了想象内容特点的不同方面:“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是因为幼儿有这种经验才发生了联想,属于经验性想象;“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是因为他的想象被第一个孩子触发了,因此是一种情境性想象;“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这是幼儿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愿望性想象:“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孩子将雪人想象成了人,属于拟人化想象。因此,该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 材料: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弄脏衣服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问题: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中国父母的做法。
[答案要点] 这些中国父母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游戏不但给幼儿带来乐趣,而且也是培育幼儿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
(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它能够解决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与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3)游戏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能够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30分)1. 现代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强调“做中学”,请你设计一个操作类教育活动,让大班幼儿在操作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参考设计] 实验操作类活动:纸桥的承重力(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让幼儿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波浪桥承受力大的原因。
活动难点:了解不同数量的波浪承受力也不同。
活动准备:有过做纸桥的经验.纸条,垫板,积木,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2)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①讨论应该怎样做承重比较实验。(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幼儿得出了哪个桥面上放的东西越重,说明桥就越牢固。)结论: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②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③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④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教师应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①哪座桥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②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4)第二次实验:感知波浪(小巨人)多少与承重的关系。
①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都是波浪桥,承重力却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②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③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实验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④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波浪越多,放的积木越多,桥越牢固。
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活动延伸:
思考怎样提高水槽桥的承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