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材料: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唯有小男孩源源没有来。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来。是什么原因导致源源一个星期不来上幼儿园呢?带着这份疑惑杨老师去源源家进行了家访。家访中,源源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源源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脾气很坏、很犟,在家里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爱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我担心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点懂事了再让他上幼儿园。”
问题:如果你是杨老师,会如何指导家长切实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帮助家长对孩子树立信心,送源源尽快入园?
[答案要点] 从源源爸爸的担心中可以看出,他对源源的行为习惯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要让他把源源放心地送入幼儿园,仅仅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如果我是杨老师,我将定时进行家访,做到三点: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是向家长传授些家庭教育知识;三是将幼儿园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源源的父亲有教育孩子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特点的正确认识,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低年龄幼儿的情绪控制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会本能地用武力解决问题。我会建议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引导孩子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骂。源源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很重视,但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老师,我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教育好源源,让他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争取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2. 材料:大班的飞飞想玩“开奖”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奖自行车一辆!”童童在飞飞那里摸到了特等奖,飞飞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童童高兴地骑上去。强强也来了,也在飞飞那里摸到了特等奖,飞飞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兴地骑上去,两脚模仿着踩踏板的动作,蹬个不停。老师也来了,飞飞高兴地让老师摸奖,结果老师也摸到一个特等奖。飞飞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给老师,还说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辆自行车!”可是,老师却说:“你这自行车一点也不像,怎么没有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飞飞低头看看自己的“自行车”,愣住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飞飞忙着按老师说的给他的“自行车”装上轮子,开奖活动不得不停了下来……
问题:老师对飞飞游戏的干预合适吗?请对飞飞的游戏方式和老师的干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
[答案要点] 老师对飞飞游戏的干预是不合适的。
飞飞用小椅子替代自行车,来实现他“模特等奖”的情节构思。这表明他:
(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
(2)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觉表现故事内容;
(3)具有一定表演意识;
(4)具备一定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这一阶段,幼儿能够成功地以物代物,表明幼儿象征思维的发展。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像,越具有符号抽象的意义。而教师以角色身份对飞飞所选择的替代物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椅子不像自行车,试图引导幼儿按真实的样子加以改装,结果阻碍了幼儿的游戏想象,中断了幼儿原来的游戏情节,因此这种干预是不恰当的。
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为幼儿提供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
(2)在游戏初期应尽可能少地干预;
(3)随着游戏的展开,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其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
(4)通过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来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
五、活动设计题(30分)1. 进入幼儿园,同伴交往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请你设计一个健康活动,引导大班幼儿主动交朋友,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参考设计] 健康活动教案:快乐宝贝(大班)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
(1)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
(2)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3)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1)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2)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
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①师幼认识。
②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a.讨论: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b.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另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c.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③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④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3)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①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
“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②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③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④小结: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活动延伸:
与小朋友玩游戏《跟我不一样》——勇敢地承认错误。
一个幼儿说相反的话,另一个幼儿跟着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同伴说的相反。
(2)跟同伴做相反的动作。
让幼儿体验到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会变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