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5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0
一、单项选择题
1.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______和风险管理。
A.安全距离确定
B.风险计算和评价
C.最大可信事故分析
D.应急措施
A
B
C
D
B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______mg/m
3
。
A.0.05和0.04
B.0.15和0.10
C.0.25和0.15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B
3. SO
2
、CO小时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小时至少有______min的采样时间。
A.60
B.30
C.45
D.40
A
B
C
D
C
4. 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______。
A.Ⅱ类
B.Ⅳ类
C.Ⅲ类
D.Ⅴ类
A
B
C
D
C
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______。
A.重铬酸盐法
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C.稀释与接种法
D.碘量法
A
B
C
D
C
6. 轨道交通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信噪比作为无线电干扰电磁环境的评价量,在评价信噪比时判断电视图像受影响的程度,目前各国多采用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推荐的图像损伤制______评分标准。
A.三级
B.五级
C.六级
D.没有级别
A
B
C
D
B
[解析] 判断电视图像受影响的程度,目前各国多采用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推荐的图像损伤制五级评分标准。5级图像接收效果极好,干扰不可察觉;4级图像接收效果好,干扰可察觉,但不讨厌;3级图像接收效果一般,干扰稍觉讨厌,可观看;2级较差图像接收效果干扰讨厌,有影响;1级很差图像接收效果干扰很讨厌,影响很大。根据上述评分标准及对轨道交通运行对电视影响的研究可知,当信噪比(D/V)值大于35dB(μV/m)时,电视画面可达3级或3级以上,即达到能正常收看电视的程度。
7.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最低不得低于______m。
A.8
B.10
C.12
D.20
A
B
C
D
A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 3838 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 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______。
A.三级标准
B.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禁止新建排污口
A
B
C
D
B
9.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中规定,下列垃圾不能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的是______。
A.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生活垃圾产生单位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B.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
D.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下物
A
B
C
D
D
10. 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
B.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以轻柴油为燃料的锅炉
C.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D.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任何类型的锅炉
A
B
C
D
C
[解析]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11.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的质量类别是______。
A.Ⅱ类
B.Ⅲ类
C.Ⅴ类
D.Ⅳ类
A
B
C
D
B
12. 海水水质分为______。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A
B
C
D
C
1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______的道路两侧。
A.≥100辆/h
B.>100辆/d
C.>100辆/h
D.≥100辆/d
A
B
C
D
C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城市规划
B.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C.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D.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等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
A
B
C
D
B
[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要求。注意选项B为老标准对选址的要求,选项C为新标准对选址的要求。
1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中要求,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监测点数以______为宜。
A.和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相当
B.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
C.不小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
D.为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
A
B
C
D
C
1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中预测层应以______为主,兼顾与其水力联系密切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A.潜水含水层或包气带
B.潜水含水层和包气带
C.包气带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
D.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
A
B
C
D
D
17.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表水环境COD和BOD
5
标准限值是______mg/L。
A.20和6
B.20和4
C.15和3
D.15和4
A
B
C
D
B
1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的预测方法应采用______。
A.解析法
B.数值法
C.类比分析法
D.解析法或数值法
A
B
C
D
B
[解析]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和类比分析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等方法。一般情况下,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19.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给出预测期内建设项目场地边界或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______的变化规律
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B.基本水质因子随时间
C.基本水质因子空间扩散
D.特征因子随时间
A
B
C
D
D
20.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B.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
C.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D.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场界应位于居民区10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核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按照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第6.1.3条修改为:“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取消了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的说法。
2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______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______指标体系。
A.30种 3项
B.33种 3项
C.30种 2项
D.33种 2项
A
B
C
D
B
22.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______及相应的______。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B.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监控浓度限值
C.监控点 监控浓度限值
D.监控点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A
B
C
D
C
23. 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的监控点为______监控浓度限值是______mg/m
3
。
A.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 1.0
B.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 1.0
C.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D.周界外浓度最低点 1.0
A
B
C
D
C
24. 《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中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B.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2000m以上
C.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D.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A
B
C
D
A
[解析] 按照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第4.4条、第4.5条、第4.7条合并为一条,内容修改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位置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选项B和D的说法都不正确;选项C的正确说法应是“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2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适用于除______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A.生活垃圾期工程
B.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C.易爆和具有放射性
D.餐饮垃圾
A
B
C
D
C
26.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中规定,在______的前提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
A.生活垃圾焚烧炉污染物排放达标
B.不影响焚烧炉正常运行
C.污泥含水率和热值满足焚烧要求
D.不影响生活垃圾焚烧炉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
A
B
C
D
D
27. 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分为______类型。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A
B
C
D
B
[解析] 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分为Ⅰ类和Ⅱ类两个类型,堆放第1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场为第一类,简称Ⅰ类场;堆放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场为第二类,简称Ⅱ类场。
28. 下列关于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B.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饮用水源含水层
C.Ⅱ类场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3m
D.Ⅱ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
A
B
C
D
C
[解析] Ⅱ类场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而不是3m。
29.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和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______mg/L。
A.0.5和1.0
B.1.5和0.5
C.1.5和1.0
D.0.5和0.5
A
B
C
D
B
3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 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______。
A.三级标准
B.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禁止新建排污口
A
B
C
D
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B.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
C.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程度
D.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
A
B
C
D
ABD
2.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0—2014),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包括______。
A.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环境状况整体改善
B.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C.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环境合理性
D.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A
B
C
D
BCD
3.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______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A.人群伤害
B.环境质量的恶化
C.生态系统的影响
D.生产设施的破坏
A
B
C
D
ABC
4. 下列属于风险识别的范围的是______。
A.生产设施
B.生产装置
C.贮运系统
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
A
B
C
D
ABCD
5. 应急预案中的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______。
A.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B.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
C.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E.事故现场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A
B
C
D
E
ACD
6.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日至少有12h采样时间的常规大气污染物为______。
A.PM
10
B.SO
2
C.CO
D.TSP
A
B
C
D
AD
7. 下列关于常规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TSP、PM
10
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B.SO
2
、CO、NO
2
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C.TSP、PM
10
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D.SO
2
、CO、NO
2
小时均值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A
B
C
D
BCD
8. 海水水质第二类适用于______。
A.水产养殖区
B.与人类使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海水浴场
A
B
C
D
AD
9. 下列属于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是______。
A.GB 3838—2002 Ⅰ类水域
B.GB 3838—2002 Ⅱ类水域
C.GB 3097中一类海域
D.GB 3097中二类海域
A
B
C
D
ABC
10.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______。
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B.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
C.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
D.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
A
B
C
D
AB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