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人们曾经试图强迫大学在这三种可能性之中选择其一。他们曾经问过,我们到底要让大学做些什么。经过考虑他们就说,既然大学不能十全十美,那它不妨在这三种选择里面确定一个。甚至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而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的机构、可以容纳一批专职人员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话虽如此,但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是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
(选自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学精神内涵和特性的理解。
[答案要点]
(1)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每所大学都有理念,但并非都有精神。大学精神源于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又基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自我意识。它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风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2)上述材料的内容核心是:“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这表明大学精神的内涵既包括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又包括研究与学习的统一。也就是说,大学是真理得到系统的研究又得到传播的场所,所以研究与教学必须统一,唯有如此,真理可以变得深刻而彰显。塑造“整全的人”,是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之需要,它们的目标应该是塑造“整全的人”,实现一种最宽泛意义上的教育。学生通过对真理的探索和研究,可以促进生命的成长。学生认识到学术研究的意义,获得深刻的人生满足感,以塑造恰如其分的个体人性,促进个体人性的完美,使个体人性获得自由的发展。研究与教学的统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研究与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大学想通过科学的途径去寻求真理,研究就必然成为大学的基本任务。又因为这一基本任务以传承为先决条件,所以研究工作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学必须统一在两者中。
(3)我认为,大学精神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大学精神的特性有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与个性。发展性,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如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至今仍为不少学者接受和理解,是一个较理想、完美的观念,就需要我们传承下去: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化性而言,是对这种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并包;二是对学术自由而言,对各种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性并包。整合性,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之间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文化元素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生成,是文化自然现象;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如哈佛的求是崇真,剑桥的严谨、自由,北大的包容,清华的严谨务实。
2. 有一位学生,她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四年后的出路。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挺外向的,不属于那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而且自己也很想进入一家较好的外资企业,做一名白领。于是,大学四年,她一步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专业课程较认真地对待,保持平时的成绩在优秀之列,并几次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鼓励。由于想进入外企,这名同学重点强化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能力:前两年认认真真地考完了四、六级之后,又去考了GMAT,还考出了高级口译证书,使得自己基本具备了用英语流畅交流的能力。课余时间,参加班级、社团的一些活动,并利用暑假期间找了两个不错的外资公司实习,积累了一些待人接物的经验,并借此更加了解外企工作的特性和他们对于人才的一些要求,最终在大四时她如愿以偿地被一家外资银行聘用,成为了同学心目中的“牛人”。其实,她的成功并不意外,是她朝着目的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也是她合理规划意料中的结果。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高校教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工作。
[答案要点]
上述材料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发育已趋成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理念、提高自我素质等,对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尤为关键。我认为学习指导要加强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个性,指导因人而异,不采用单向灌输、说教式宣传,用富有教育意义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明确个人知识、能力和德育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修正大学学业计划和设计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2)能力目标:教师指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3)德育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1. 结合实际,谈谈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中,实习法的特点和运用要求。
[答案要点]
(1)实习法的特点:实习法能够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便于获得直接经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事业心都有重要作用。
(2)运用实习法的基本要求:①做好实习前的准备;②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③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检查与评定,认真做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