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
对 错
A
[解析] 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
2. 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要同时间登记。
对 错
B
[解析] 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在同期内登记,不是同时间。
3.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方面,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经营成果,反映一个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对 错
B
[解析]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方面,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4. 收款凭证的左上角的会计科目为贷方科目。
对 错
B
[解析] 收款凭证的左上角的会计科目为借方科目。
5. 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对 错
A
[解析] 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 所有的明细账,年末时都必须更换。
对 错
B
[解析] 对于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7.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特点就是登记账簿的工作量较小。
对 错
B
[解析]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特点是在会计核算中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8.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盘盈数,贷方登记财产物资盘亏数,期末无余额。
对 错
B
[解析]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方登记财产物资盘盈数,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盘亏数。
9. 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对 错
B
[解析]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0.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 错
A
[解析]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1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期的资产分布和权益构成。
对 错
B
[解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分布和权益构成。
12. 所有的记账凭证都需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
对 错
B
[解析] 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和结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13. 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不必用红字冲销,直接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对 错
A
[解析] 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不必用红字冲销,直接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14. 登记账簿时,发生的空行、空页一定要补充书写,不得注销。
对 错
B
[解析] 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16. 原材料盘盈核实后应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转入“营业外收入”。
对 错
B
[解析] 存货盘盈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科目。
17. 企业财产的全面清查必须是定期进行,局部清查则根据需要不定期清查。
对 错
B
[解析] 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年终决算是全面清查、库存现金清查是局部清查。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单位合并是全面清查,自然灾害损失是局部清查。
18. 存货的盘亏或毁损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其净损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对 错
B
[解析] 如果存货的盘亏或毁损属于一般性经营损失,则其净损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存货非常毁损,则其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0. 利润表中收入类项目大多是根据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转前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若差额为负数,以“-”号填列。
对 错
B
[解析] 利润表中收入类项目大多是根据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转前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若差额为负数,以“-”号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