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材料】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国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李克强谈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或压力还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有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种结构性矛盾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能还会更加突出。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许多新毕业的大学生都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给需求出现了不协调的内在差异,高校的产品得不到用户认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一些素质、品质不满意。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两项调查显示,企业看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处事能力等综合能力,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却十分欠缺,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进而影响其录用,即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就业。
请结合背景材料,以“就业问题”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稳民心 建强国
——解决就业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因此,就业问题是一道摆在国人面前的难题,就业问题不仅在总量上存在困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也很突出。如何扩大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
经济发展与就业一直是互动的关系,当前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更要客观地分析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供大干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有两条途径汇聚。一是劳动力新生力量。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步入劳动年龄成为城市新生的劳动力,而城市本身无法将所有的新生力量吸纳,从而产生就业压力问题。二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每年转移的人数处于一个较大的规模。这些人到城市里寻找工作,帮助城市建设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也逐渐超出了城市的承载量,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较为突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男性。二是用人单位即使录用女性也会提高用人标准,实行与男性相异的双重标准。三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还会限制女性应得的基本权利,如生育权、婚姻权等。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给就业工作蒙上了一层不公平的阴影,对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就业过程中特殊人群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大批民工进城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部分技术标注高的工作岗位出现“用工荒”。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顽疾,大学生囡其学历高、心气高、实践能力不足等原因,就业形势令人咋舌,“毕业意味着失业”的现象越演越烈,给我国教育前景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而残疾人因为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没有相关的对口工作而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茅盾曾言,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首先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大产业吸纳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其次要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再次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最后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实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百姓才能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
2.
【背景材料】 由于“夺命校车”事故频发,2011年11月,温家宝同志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2012年3月,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要求校车通行优先;2012年4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高中生上下学不纳入校车服务范围。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24407-2012)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24406-2012)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明显提升。根据标准,校车配置也更加人性化。
标准还对校车安全管理相关配置提出进一步要求,对限速装置、乘员数量限制、急救箱配备、照管人员座椅配置、灭火装置、专用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牌、停车提醒标示、行驶记录仪录像监控系统等都予以了明确规定。其中,人数方面,幼儿专用校车的最大乘员数应不超过45人,小学生专用校车和中小学生专用校车的最大乘员数应不超过56人。
围绕背景材料主旨,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
3.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清除求学路上的移动“炸弹”
——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减少和撤点并校政策的实行,学生的求学路途越来越远,校车则成为了农村学生求学的主要交通方式。但是近年来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校车安全事件让人扼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留下深深的哀痛,“校车”更是被人们称为“移动炸弹”。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清除求学路上的移动“炸弹”,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做好校车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投入大、情况复杂,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所以应当从长期着眼、近期着手,解决校车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孩子们求学之路打造高安全性的“诺亚方舟”。
要加强法制跟进,完善校车安全标准。《校车安全条例》规定,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协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今后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校车标准,做好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相应管理制度,让校车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有法可依。
要落实财政责任,提供经费保障。当前校车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校车是公共服务设备,要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就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校车从提供到运行务必因地制宜,无论是完全依赖政府还是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与企业合作的道路,都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对贫困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对校车的添置、路况的维护都要加以保障。
要明确管理体制,落实监管责任。要明确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09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校车运行的管理、监督是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交通、公安、安监,甚至工商、物价等部门的有效合作。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和校车规模的增长,必须从中央政府做起,创新治理方式,建立较大区域内社会的校车管理、运营和协调机构,政府要制定监督管理工作规程,加大执法力度,完善问责机制。
要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校车安全的保障要全民共同努力来完成。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宣传,劝诫孩子不要坐不安全的车;对校车司机也要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合格的校车运营,如学生家长租车作为校车要进行规劝,对于社会上的不法黑车要进行严厉打击。
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维护校车安全需要政府完善校车制度,加强对校车的投入和监管;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校车服务问题是一个要求全社会集体协作进行保障的问题,办好校车的事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血的教训”再次重演!
3.
【背景材料】 吃一条鱼花费6000元,点三个菜要4000元,2012年年初曝出的海南三亚海鲜“宰客”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旅游餐饮价格到底该怎么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介绍说,目前一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市场自主定价,但必须明码标价,严禁欺诈。
邱宝昌:定价要依据成本,考虑供求关系,还要恪守诚信,只要没有搞价格欺诈,明码标价,政府一般不干预企业的自主定价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处罚?比如说虚标低价招揽顾客以高价结算,或者谎称打折而实际上不是打折,像这样的价格欺诈我们都可以依据违反价格行为的相关规定,对违法者进行处罚,落实监管责任。如果它没有这些行为,就是价格高一点儿、低一点儿明码标价了,它也不违法,作为旅游消费者可以去选择。
邱宝昌表示,对景区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政府应进行相应的指导。
邱宝昌认为,因为它是相对独占甚至有的是垄断,那么这种提供商品和服务,它的价格不是按照市场这种制度定价的,它以这种独占的优势定位,所以它定价极高。有的可能是在市场上只有几块钱,它在里面定了十几块钱,你要去接受这种产品、购买这种产品,其实是认同它的价格,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但是反垄断法对这块儿又不是很细,所以对景区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围绕背景材料主旨,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
3.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杜绝“宰客”式繁荣 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
“每到节假日各地旅游价格涨声不断”、“三亚天价菜单游客挨宰叫苦不迭”、“春节厦门五菜一汤收万元”……随着接二连三的旅游事件不断被曝光,让人们出行旅游心惊胆战,不得不提前做好防范。离谱的物价、强买强卖的行为,以及投诉无门,频频出现的“宰客”乱象暴露出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低下。因此,杜绝“宰客”式繁荣,规范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莫让“宰客经济”成为我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旅游业的兴起,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而旅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宰客经济”会严重阻碍这一进程,将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旅游业要想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也需要企业的诚信经营和消费者的理性维权。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法治环境。所谓“法者,天下之度量,而入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旅游市场需要旅游立法加以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需要旅游立法加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需要旅游立法加以补充。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旅游法,规范涉及旅游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遏制商家“宰客”行为。发展旅游业不能光讲求硬件设施投入,软环境没搞好,旅客不满意,势必有损城市形象及其正常发展。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对一些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景区予以惩处,同时对相关地方监管者进行问责。只有将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常态化,确保市场监管日常化,才能使诚信经营行为形成“惯性”,保证旅游业形成正常而规范的秩序。
建立诚信经营管理体系,行业自律和第三方监督并行。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整顿,增强旅游商家诚信意识,同时加入第三方监督,也是净化整个旅游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要规范,只凭自律绝对不够,行业协会也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要引进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体制,建立重大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披露制度,凡是违规经营者、不诚信的旅游企业行为,第三方应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倡导游客理性消费理性维权。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黄金时期”不断持续,并向着战略性产业阶段逐步迈进。然而,旅游市场上发生的种种事件表明,突破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关,杜绝“宰客”式的市场繁荣,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激励、扶持,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市场监督和法治环境,如此才会有健康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让百姓真真正正享受到旅游的舒心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