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教育学前20题,心理学后20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1.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__。
2. 利托尔诺是教育的______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3. 在教育史上______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 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论”包括______、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5. 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______特点。
7.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
9.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__。
10.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______。
11. _____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3. ______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16.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______与学生的学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
17. ______中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如下概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8.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_____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______、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
20. 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______、民主的三种。
四、案例分析题(5分)1. 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如何在教学当中运用这一原则?
(1)该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在上课前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五、论述题(10分)1.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心理学部分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首先,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品德发展是不断超越低阶段,依次向高阶段推进的长期发展过程。其次,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1.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 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4.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称之为______。
5. ______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6. 一个人的照片比本人小很多,但我们还是能够认出他来。这说明人的知觉具有______。
7.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现象。
9. 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是思维缺乏______的表现。
10.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提出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主要是由自己的认知和想法所决定的。
12.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13. 性格结构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性格的______特性。
15. 在幼儿期,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者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会产生______。
16. 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7.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在解决问题时,______水平的动机作用是最佳状态。
18.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______。
19.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得不到______而逐渐衰弱的结果。
20. 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______。
八、案例分析题(7分)1. 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着急: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可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总偷偷溜进游戏机房。小毛妈妈急得没法子,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体日更是形影不离。
请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评析上述案例。
(1)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可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
(2)解决方法:
①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②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③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竟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