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2.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独创性和______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3. 程序性学习由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和______三个阶段构成。
4. 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______。
5. ______指在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7.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______和______。
8.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尊师爱生、民主平等、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义务教育只在中国得到普及。
对 错
B
[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以来,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现代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年限。
3. 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字母学习之间容易产生负迁移。
对 错
A
[解析]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 课堂越安静,学生的学习效率越高。
对 错
B
[解析]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5.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对 错
A
[解析]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
8.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对 错
A
[解析]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
9. 课程计划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对 错
B
[解析]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1.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方法有关理论分析该案例。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