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平衡,则可以肯定记账无错误。
对 错
B
[解析] 如果试算平衡表经过试算都是平衡的,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是正确的,因为有些错误的出现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比如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2. 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即会计科目和金额。
对 错
B
[解析] 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和金额。
5. 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
对 错
B
[解析]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转入-营业外支出。
6. 发生资金退出企业的经济业务,会使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对 错
A
[解析] 发生资金退出企业的经济业务,会使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7. 企业购入机器设备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不能作为费用处理。
对 错
A
[解析] 企业购入机器设备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作为资产核算,然后进行资本化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费用处理。
8. 记账人员把应计入“制造费用”的项目计入了“管理费用”,这一定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减少。
对 错
A
[解析] 制造费用应计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不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从当期利润中扣减。
9. 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对 错
A
[解析] 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10.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其平衡关系,也不会引起等式两边金额的变化。
对 错
B
[解析] 有一些经济业务的发生虽然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但它会引起等式两边余额的同增或同减。
11. 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错误的唯一方法。
对 错
B
[解析] 试算平衡只能检查某些错误,而不能检查所有错误,故它不是唯一的方法。
12. 以银行存款50000元向甲单位投资,该笔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引起银行存款的减少,另一方面引起实收资本的增加。
对 错
B
[解析] 该笔业务是对外投资,一方面引起资产减少,另一方面引起投资(资产)增加,故是错误的。
13. 选购固定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购入无形资产的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
对 错
B
[解析] 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属于资本性支出,因为该支出的效益可能体现在几个年度。
14. 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增值税,应该计入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
对 错
B
[解析]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涉及的增值税的处理是要区分情况的:如果是生产经营用动产,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到固定资产成本中;如果是不动产、非生产经营用动产,增值税计入到购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中。
15.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对 错
B
[解析]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16.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所有的单位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对 错
A
[解析] 目前,我国所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都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17.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的列支渠道与工资费用的分配去向完全一致。
对 错
B
[解析]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的列支渠道与工资费用的分配去向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根据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18. 由于商业折扣在销售发生时即已发生,企业只需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
对 错
A
[解析] 这一表述符合商业折扣的相关会计处理原则。
19.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对 错
B
[解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0. 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80%时,可以不再提取。
对 错
B
[解析] 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