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选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五、判断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对 错
A
[解析]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对 错
B
[解析]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它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4.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现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学说。
对 错
A
[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5. 新时期下德育不应过分强调灌输。
对 错
A
[解析] 我们说人的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源于个人道德上的需要及行为的自觉性,灌输是将一定的内容,不允许教育者的选择和怀疑,通过单向的“我说你服从”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且带有明显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新时期下德育不应过分强调灌输。
6. 德育过程中的矛盾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对 错
B
[解析]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各要素和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
7. 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 错
A
[解析]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8.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对 错
B
[解析]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9.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成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成教师的“教”,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特点之一。
对 错
A
[解析]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
10. 书本、挂图、录音机、多媒体都属于教学媒体。
对 错
A
[解析]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来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
11. 学生会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
对 错
B
[解析] 班集体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
12. 在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中,口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对 错
A
[解析] 口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方式。
13. 按照课程资源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
对 错
B
[解析] 按照课程资源分布的不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14. 新课程纲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质量要求。
对 错
A
[解析] 新课程纲领即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5. 选修课体现了现代课程对个体学习和需求的尊重,其主导价值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对 错
B
[解析] 选修课的主导价值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16. 随着学校的发展,班级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 错
A
[解析]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17.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对 错
A
[解析]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18. 一般情况,班级的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面影响,非正式群体则产生负面影响。
对 错
B
[解析] 非正式群体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引导的好,它可以成为班集体上进的阶梯,如果忽视它,可能就会成为班集体涣散的腐蚀剂。
19.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的计划。
对 错
A
[解析]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的计划,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0. 课堂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吸引和排斥,合作与竞争。
对 错
A
[解析]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21. 在安排课程表时,应尽量把核心课程安排在下午,将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换安排。
对 错
B
[解析] 每天的一、二、三节课是老师和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因此应尽量把核心课程安排在上午。将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换安排。
22. 明确性是对课堂提问用语最起码的要求。
对 错
A
[解析] 明确性是对课堂提问用语最起码的要求,即教师的问题要表意明确、用词恰切。
23.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出责难性或挑衅性的问题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立即中断讲授,用严厉的语言制止学生的发问。
对 错
B
[解析]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幽默地、体面地、不伤大雅地应对,而不是立即中断讲授,用严厉的语言制止学生的发问。
25. 学校系统是一个多元化的立体结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确立管理原则,管理行为才有据可依。
对 错
A
[解析] 学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确立管理原则,管理行为才有据可依。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对相同的人与事的管理要求有所不同,因而具体的管理原则也应有所不同。
26. 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发展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对 错
B
[解析] 青年初期指14、15~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但是学生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为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27. 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
对 错
A
[解析]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8.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对 错
A
[解析] 意义学习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0.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越高程度的动机激起学习水平越有利于学习的提高。
对 错
B
[解析]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曲线,并不是动机越高越有利于学习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