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1. 保教人员发现幼儿生病,未经过监护人委托或同意,不得给幼儿用药。
对 错
A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指出,“幼儿园应当建立患病幼儿用药的委托交接制度,未经监护人委托或者同意,幼儿园不得给幼儿用药”。
2. 幼儿园教师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对 错
A
[解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3.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可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对 错
B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三条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4. 幼儿园的教育为所有在园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对 错
A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5.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查。
对 错
A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条指出,“幼儿入园前,应当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
6.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对 错
B
[解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以儿童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不仅包括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还包括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等其他形式。
7. 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对 错
A
[解析] 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8. 幼儿的“点心”应以低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为主。
对 错
B
[解析] 幼儿的“点心”应以低脂肪、低热量为宜,不吃甜食和油煎炸的食物,着重补充维生素。
9. 幼儿衣服、被褥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即可消灭所有的病毒和细菌。
对 错
B
[解析] 日晒法是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的方法。一般附着在幼儿衣服、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阳光下暴晒3~6小时可灭活。
10. 幼儿体格锻炼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量到大量、时间逐渐增加的原则。
对 错
A
[解析] 幼儿体格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 简述《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的地位和任务。
(1)幼儿园教育的地位: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2)幼儿园教育的任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新年运动会上,大(三)班林老师带领幼儿扯着嗓子为本班参赛的小朋友喊加油。2. 指出林老师这样做会给幼儿的声带造成的危害。
幼儿的喉腔较窄,声门窄而短,声带短小且柔弱、细薄、不够坚韧,容易疲劳,易充血肿胀变厚。如果幼儿发音时间过长,发声方法不正确,或者经常哭闹、大声喊叫,就会造成声音嘶哑,即“哑嗓子”。
3. 简述保护幼儿声带的措施。
保护幼儿声带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儿童音域窄,不宜唱大人的歌曲,唱歌和朗诵的音量不应过强。
②不要长时间让幼儿大声哭喊。
③让儿童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④保证儿童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春天来了,张老师在科学区投放了几只蚕宝宝,让幼儿观察。4. 指出张老师选择蚕宝宝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
张老师选择蚕宝宝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①科学性和启蒙性。科学性和启蒙性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它的具体含义: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的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同时科学性又应和启蒙性相结合,即提供给幼儿的科学内容应是一种粗浅的科学知识,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又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蚕宝宝成长发育的变化过程符合粗浅的科学常识的内容,具有科学启蒙性,有利于幼儿探索生命的成长和大自然的奥秘。
②地方性和季节性。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张老师在春天来临之际,在蚕的生长发育的时候,让幼儿观察蚕,体现了季节性。
5. 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探索和研究人体。幼儿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探索和研究人体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②关注、探究自然生态环境。幼儿周围的动植物和非生物——沙、石、土、水、空气等,都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
③探索、了解自然科学现象。大自然存在着许多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有的循环往复,有的变幻无穷,它们发生在幼儿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幼儿探索和了解。
④探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幼儿对现代科学技术及其产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它们渴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25分)1. 以“生活中的数字”为活动内容,设计一份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延伸。
活动名称:生活中的数字(大班数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
2.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体验活动的乐趣,对数字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观察过周同生活中的数字,并了解他们的作用。
物质准备:收集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参观,发现问题。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2.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已有的经验。
师:参观时你仔细观察的是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师:在我们生活中,周围到处都有数字,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车牌、电话号码、身份证、门牌号等。没有它,我们生活中将会有许多不便。
3.结束部分。
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仔细观察家里有哪些东西是带数字的,并和父母讨论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