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5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模拟题23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015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下列选项对《通知》内容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B.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
C.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不可随学生流动携带
D.本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凡以往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热点。A、B、D三项均表述正确,C项应为要“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故选C。
2. 习近平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列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是供给,不关注需求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
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A、C、D三项均表述正确,B项错误。故选B。
3. ______是法治的生命线。
A.公正
B.正义
C.公平
D.平等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故选A。
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______。
A.诚实守信
B.贵和乐群
C.公平正义
D.团结友善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也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既要靠法律手段,更要靠道德力量,以诚信的道德觉悟维护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
5. “陕”这个地名,是在______出现的。
A.西汉时期
B.秦时期
C.西周初年
D.隋唐时期
A
B
C
D
C
[解析] 西周是在陕西境内建都的第一个全国性王朝。“陕”这个地名,是在西周初年出现的。周初分封,周公和召公的封邑以陕(今河南省陕县西南)为界,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后人因此称陕以西地区为“陕西”。故选C。
6. 中国大地原点在______。
A.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B.陕西省渭南市杨乡
C.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D.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A
B
C
D
D
[解析]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故选D。
7. “秦岭四宝”中没有______。
A.大熊猫
B.金丝猴
C.朱鹮
D.娃娃鱼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陕西的野生动物资源。“秦岭四宝”是指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没有娃娃鱼。故选D。
8.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国家级景色名胜区5处,各类等级(A级)旅游景区18处,其中5A级景区3处。它们分别是______。
A.黄帝陵 华清池 陕西碑林博物馆
B.陕西历史博物 馆陕西碑林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C.黄帝陵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华清池
D.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陕西碑林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陕西的旅游资源。陕西省原有国家5A级旅游区(点)3处,2010年,国家旅游局又新评定了几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原有的3处分别是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华清池景区、延安黄陵县黄帝陵景区。故选C。
9. 陕西横跨______气候带。
A.3个
B.2个
C.4个
D.5个
A
B
C
D
A
[解析]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故选A。
10. 陕西生态多种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______的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
A.生漆
B.中华猕猴桃
C.沙棘
D.红枣
A
B
C
D
A
[解析] 中华猕猴桃、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故选A。
11. 2016年1月24日上午,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开幕。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______,物价涨幅控制在______。
A.8%、3%
B.8%、4%
C.9%、5%
D.10%、5%
A
B
C
D
A
[解析] 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故选A。
12. 陕西省有一座被称为“钛城”的城市,是______。
A.渭南市
B.汉中市
C.宝鸡市
D.铜川市
A
B
C
D
C
[解析] 宝鸡因盛产稀有金属钛,而且储存量和开采量都居全国前列,所以被称为“钛城”。故选C。
13.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______。
A.认识世界的本质
B.掌握世界的规律
C.改造世界
D.把握世界的变化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故选C。
14. 联系的多样性与______相关。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条件性
D.联系的具体性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其中联系的多样性与联系的条件性相关。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因此,C项正确。故选C。
15. 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的错误在于忽视了______。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面对实际,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就是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D。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和形式分别是______。
A.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
B.现实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
C.现实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D.现实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部特点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对立体现在,内容和形式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A项表述正确。故选A。
17. 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门会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______。
A.二元论
B.两点论
C.实践论
D.重点论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坚持两点论。题干中,一扇门对你关闭,另一扇门会为你开启,体现了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这点,也要看到那点。因此,这个谚语符合两点论。故选B。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______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党的领导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故选C。
19. ______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A.以人为本
B.“五个统筹”
C.可持续发展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故选B。
20.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特征不包括______。
A.由社会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A
B
C
D
A
[解析] 法的特征包括:①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②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③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故选A。
21. 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被奉为民法的“帝王条款”的是______。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原则
A
B
C
D
C
[解析] 在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故选C。
22. 我国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为______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A
B
C
D
C
[解析] 我国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为5年。故选C。
23. 结婚登记的法定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______周岁。
A.20周岁
B.22周岁
C.25周岁
D.23周岁
A
B
C
D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故选B。
24. 收养关系自______成立。
A.登记之日起
B.收养之日起
C.双方见面之日起
D.双方达成收养协议时
A
B
C
D
A
[解析] 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故选A。
25. 从诉讼程序传统看,大陆法系倾向于______。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陪审团审议
D.独任审判
A
B
C
D
B
[解析] 当事人主义是指诉讼的发动、继续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当事人,诉讼过程由当事人主导,法官仅处于消极的中立的裁判者地位;当事人要负责证据的调查、准备、提出和证据价值的陈述工作,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明的证据范围以外依职权主动收集证据。西方的法国、德国等《民事诉讼法典》都对当事人主义基本特征、倾向的基本思想及其程序进行了说明。故选B。
26. 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______。
A.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C.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
B
C
D
A
[解析]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选A。
27.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B.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前提
D.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A
B
C
D
C
[解析]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故选C。
28. 公共管理的主导是______。
A.政府
B.企业
C.社会组织
D.第三部门
A
B
C
D
A
[解析]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来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故选A。
29. 非营利组织是指在为实现______的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
A.公共利益
B.公共福利
C.公共管理
D.公共秩序
A
B
C
D
A
[解析] 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是指在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故选A。
30. 根据公文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______。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收文、发文
C.常规、加急
D.机密、绝密、秘密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公文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故选A。
31. 根据公文的秘密程度,公文一般可分为______。
A.对外公开,内部使用机密、绝密、加急、特急件
B.对外公开,内部使用机密、绝密、上行文特急件
C.对外公开,机密、绝密平行文内部使用特急件
D.对外公开,限国内使用,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
A
B
C
D
D
[解析] 按照公文的秘密等级划分,公文如需保密,可以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级。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要求,其余的划分标准混乱。故选D。
32. 报告在上下级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______。
A.上情下达
B.下情上达
C.交流感情
D.接受批评
A
B
C
D
B
[解析]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其主要功能体现为下情上达。故选B。
33. ______的基础是人的行为,其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理论。
A.危机介入模式
B.任务中心模式
C.社会心理模式
D.行为治疗模式
A
B
C
D
D
[解析] 行为治疗模式的基础是人的行为,其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理论。故选D。
34. “帮助组员改变以往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行为,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对小组工作______特点的描述。
A.再社会化
B.影响个人转变
C.促进人际交往
D.行为治疗
A
B
C
D
A
[解析] 小组工作具有再社会化的特点。小组工作过程可以帮助组员改变以往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行为,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故选A。
35. 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______。
A.民族
B.农村
C.城市
D.部落
A
B
C
D
B
[解析] 自从有了农业,形成了村落,就有了社区。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城市社区。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 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_____。
A.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坚持城市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D.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A
B
C
D
ABD
[解析]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选ABD。
2. 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中游的一大支流,______。
A.大部分支流深切入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
B.全长290千米
C.在陕西境内多险滩,多形成瀑布急流
D.以洪水猛、泥沙多著称
A
B
C
D
ACD
[解析] 本题考查陕西的河流。泾河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原、平原四种类型,高原占41.72%,黄土丘陵占48.81%,A项正确;泾河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于陕西高陵县南入渭河,全长455公里,排除B项;在陕西境内多险滩,多形成瀑布急流,C项正确;泾河夏秋多暴雨,故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地之一,D项正确。故选ACD。
3.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______。
A.陕甘一代古为秦地,因此得名于秦腔
B.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
C.以梆击节时发出“咣咣”声,又叫“恍恍子”
D.唱腔婉转、托音轻巧,也称“华剧”
A
B
C
D
BC
[解析] 本题考查陕西的戏曲。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非陕甘一带)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排除A项。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B、C两项正确。华剧是碗碗腔,排除D项。故选BC。
4. 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我省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主要标志是“三强一富一美”。其中“三强”指的是______。
A.经济强
B.科教强
C.文化强
D.生态强
A
B
C
D
ABC
[解析] 省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关,即“三强一富一美”。故选ABC。
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______。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A
B
C
D
BC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即世界的本原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故选BC。
6.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
A.是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
B.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
C.是先进阶级的组织代表
D.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决定作用
A
B
C
D
ABC
[解析] 本题考查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杰出人物是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提出进步的思想主张,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实现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第二,杰出人物是先进阶级的组织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第三,某些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对历史的发展都起着某种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A、B、C三项表述均正确,D项错在“决定作用”。故选ABC。
7. 通告的正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______。
A.文种
B.缘由
C.通告事项
D.结尾
A
B
C
D
BCD
[解析] 文种属于公文中标题的组成部分,而正文是由B、C、D三部分构成。故选BCD。
8. 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需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B.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
C.联合下发的公文,主办机关加盖公章即可
D.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标识
A
B
C
D
BC
[解析] 成文日期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A正确,排除A;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B不正确;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C不正确;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左下方下一行左空2字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D正确。故选BC。
9.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决定》的精神,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______的需要。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C.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D.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A
B
C
D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的发展。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故选ABCD。
10.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______。
A.公共福利
B.公共利益
C.公共秩序
D.公共服务
A
B
C
D
AB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管理的目标。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故选AB。
三、案例分析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
甲、乙、丙三人为同胞兄弟。三人父母生前拥有一幢私有楼房,这幢楼房于1996年出租给张某夫妇居住,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2万元,年底支付。
1999年11月,甲、乙、丙父母相继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于是楼房由三人依法继承。甲、乙均有房屋居住,而丙暂无自己的房屋,办理遗产继承时,把房屋约定由丙管理。1999年10月5日丙将房屋作价给丁,价款为人民币30万元,丁以为丙即是房屋的产权所有人,于是二人签订了合同,丙将房屋产权证书交由丁,二人一并到房产部门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同年11月1日,丙告知张某夫妇其已将房屋卖与丁的事实,并要求张某夫妇搬出房屋。张某夫妇不允,要求购买该幢楼房。后甲、乙得知丙卖房一事,向丁提出异议,遂起纠纷。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回答下面问题。
1. 下列关于丙、丁之间签订的合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有效合同
B.为无效合同
C.合同效力待定
D.补全合同
A
B
C
D
B
[解析] 无效。因为该买卖合同侵犯了张某夫妇的优先购买权。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现房屋所有权归______所有。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C
D
ABC
[解析] 房屋所有权应归甲、乙、丙三人共同所有。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3. 张某夫妇有______可以主张。
A.房屋所有人出卖房屋前获得通知的权利
B.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
C.丙、丁之间合同无效的权利
D.长期居住权利
A
B
C
D
ABC
[解析] 张某夫妇可以主张以下权利:①房屋所有人出卖房屋前获得通知的权利;②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③主张丙、丁之间合同无效的权利及租期内继续居住权利。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某小组由15名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组成。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他们或多或少表现出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工作者为小组活动建立不同的主题,分别从自我认知、时间管理、社会交往、介绍大学环境等方面,向他们传授不同情境的应对方法,以协助组员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校园生活。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4. 根据小组工作的类型,该小组是______。
A.治疗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社交小组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的类型。成长小组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成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故选B。
5. 在该小组正式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承担的任务是______。
A.对小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所估计
B.鼓励每个组员介绍自己
C.创造可信赖的环境,促进组员间相互了解
D.明确工作目标
A
B
C
D
AD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重点。在小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对组成小组进行的全面而充分的工作准备阶段。此阶段社工应: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方案、选择(招募)组员、申报并协调资源、物质准备。故选AD。
6. 小组中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着______来实现小组目标和控制小组进度。
A.冲突的处理
B.建立小组文化
C.形成规范
D.形成组员间的亲密关系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重点。小组中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着冲突的处理来实现小组目标和控制小组进度。故选A。
7. 小组规范的内容包括______。
A.程序规范
B.角色规范
C.文化规范
D.目标规范
A
B
C
D
ABC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规范的内容。小组规范的内容包括程序规范、角色规范和文化规范。故选ABC。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6
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