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 三、判断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科学。
对 错
B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研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2. 小学四年级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对 错
A
[解析] 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3. 自尊心、自信心等是自我体验的成分。
对 错
A
[解析]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尊心、自信心等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
5. 教师的威信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并无太大关系。
对 错
B
[解析] 一个威信高的教师才可能是有效的教育者,他的教导才会使学生铭刻于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较高的威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 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属于反思。
对 错
A
[解析]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8. 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经常开展学习竞赛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 错
B
[解析] 竞争有多种方式,不同的竞争方式对学习动机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但若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造成紧张气氛,增加心理负担,常胜者可能产生骄气,常败者可能泄气或不安等。因此,组织竞争时要注意:次数要适当,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造成长期紧张,加重负担。
9.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解决方法的问题,适合用算法来解决。
对 错
B
[解析] 逆推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解决方法的问题。
10. 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对 错
B
[解析] 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构成,只有这四个方面达到和谐一致的发展才算是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品质。
四、材料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