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小组所给出的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相应选项)
二、判断题1. 因被所在机构开除、除名或因工资、福利发生争议的,在内部协调不成的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 错
B
[解析] 因被所在机构开除、除名或因工资、福利发生争议的,在内部协调不成的情况下,从业人员可以向专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 某银行行长为了表示对当地监管机构工作的支持,长期将本行用车无偿借给监管人员执行公务使用,这种行为是合理的。
对 错
B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依法接受监督,但禁止贿赂及不当便利,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无偿将所在机构交通工具交由监管人员使用。题中所述行为违反了该原则。
3. 如果银行存在严重问题,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的高级管理员应当接受监管部门的约见。
对 错
A
[解析]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的高级管理员应当接受监管部门的约见:①所在机构存在严重问题或风险;②所在机构没有按照要求报送整改和纠正计划;③所在机构报送的整改和纠正计划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风险;④监管部门认为需要约见的其他情形。
4. 某银行的会计人员临时请假离开公司,因为领导不在,为了节约时间,该会计人员将财务章交给无权使用此章的同事,并告知其可以利用此章处理紧急业务,这是为银行业务考虑的合理行为。
对 错
B
[解析] “岗位职责”准则规定,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等交与其他人员。题中所述行为违反了该准则。
5. 某上市银行的员工在家中无意间向亲属透露某公司可能面临重大诉讼的信息,该亲属第二天就卖掉了该公司的股票。由于该上市银行的员工是无意中的行为,因此不属违规。
对 错
B
[解析] “内幕交易”原则规定,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形式告知法律和所在机构允许范围以外的人员。从业人员不应当在不当时间和地点谈论工作话题。题中所述在家中无意透露内幕信息的行为违反了该原则。
6. 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中,质押额度一般不超过借款人提供的质押权利凭证票面价值的90%。
对 错
A
[解析] 质押额度一般不超过借款人提供的质押权利凭证票面价值的90%,抵押额度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
7. 托收属商业信用,托收银行与代收银行对托收的款项能否收到负有责任。
对 错
B
[解析] 托收属商业信用。托收银行与代收银行对托收的款项能否收到不承担责任。
8. 在银行的对公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运作自有资金,为机构客户提供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对 错
B
[解析] 在银行的对公理财业务中,银行利用的是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等方面的优势,管理运作的是客户资金,而非自有资金。
9.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对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能。
对 错
B
[解析] 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履行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划分出来,移交给中国银监会。
10. 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行为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对 错
B
[解析] 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行为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检查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