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5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184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高度技术派”的正式形成标志是建成______。
A.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B.卢浮宫
C.埃菲尔铁塔
D.白宫
A
B
C
D
A
[解析] 1977年著名的巴黎皮蓬杜文化艺术中心的落成,标志着“高度技术派”这一建筑流派正式形成。
2. 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______。
A.象牙雕刻
B.景泰蓝
C.竹编
D.瓷器
A
B
C
D
C
[解析]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历代帝王图》是我国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
B.宋
C.明
D.元
A
B
C
D
A
[解析] 《历代帝王图》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传为唐代阎立本画作,绢本,设色,现存后人摹本。画面为横卷,是一幅历史人物肖像画。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4. 在《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的优美形象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是______。
A.陈爱莲
B.刀美兰
C.马兰
D.杨丽萍
A
B
C
D
B
[解析] 刀美兰在舞蹈《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的优美形象,表现了傣族姑娘在劳动后的汲水、戏水、沐浴的情景。
5. 发源于古巴比伦和波斯的园林是______。
A.阿拉伯园林
B.东方园林
C.欧洲园林
D.宗教园林
A
B
C
D
A
[解析] 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因为当地干旱缺水,很重视水的利用,园林就形成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
6. 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______协奏曲。
A.小提琴
B.中提琴
C.钢琴
D.二胡
A
B
C
D
A
[解析] 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7. “文艺复兴三杰”不包括______。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拉斐尔
D.罗丹
A
B
C
D
D
[解析] 在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以臻于成熟的绘画、雕塑艺术成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8. 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______戏剧的典型之作。
A.荒诞派
B.象征派
C.写实派
D.印象派
A
B
C
D
B
[解析]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先后写了《青鸟》《盲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蒙娜·凡娜》等多部剧本。早期作品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宣扬死亡和命运的无常,后期作品研究人生和生命的奥秘,思索道德的价值,取得很大成功。
9. 电影艺术诞生于______。
A.1892年
B.1895年
C.1905年
D.1910年
A
B
C
D
B
[解析] 电影诞生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个咖啡馆内首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10. 下列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中,属于喜剧类型的是______。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麦克白》
C.《奥赛罗》
D.《威尼斯商人》
A
B
C
D
D
[解析]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至1597年。
11.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不包括______。
A.《复活》
B.《罪与罚》
C.《战争与和平》
D.《安娜·卡列尼娜》
A
B
C
D
B
[解析] B项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12. 静物油画《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______的作品。
A.高更
B.莫奈
C.梵·高
D.米勒
A
B
C
D
C
[解析] 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中,他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轻亮。这幅画被认为是梵·高在黄色小屋里画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13.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A
B
C
D
B
[解析]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层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14. 下列是波德莱尔“象征主义”代表作的是______。
A.《恶之花》
B.《巴黎的忧郁》
C.《哲学的艺术》
D.《1895年的沙龙》
A
B
C
D
A
[解析] 一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的萌芽始于19世纪中叶象征主义的出现,其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问世。
15. 喜剧《悭吝人》的作者莫里哀的国籍是______。
A.意大利
B.德国
C.法国
D.挪威
A
B
C
D
C
[解析] 《悭吝人》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
16. 《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______。
A.吴道子
B.徐悲鸿
C.吴冠中
D.范宽
A
B
C
D
D
[解析]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17. 绘画主义摄影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______。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冰岛
A
B
C
D
C
[解析] 绘画主义摄影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是摄影艺术史上最早形成、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它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作品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都有着极严谨的法则。
18. 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是在______。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A
B
C
D
B
[解析] 水彩画大约产生于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起在英国发展成为独立画种。水彩画虽然较难构成鸿篇大作,但使用轻便,能充分发挥水分淋漓酣畅、善于晕化渲染之特点。
19.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提香
A
B
C
D
C
[解析]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作。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审查、研究或是演绎。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面积不大。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被称作“神秘的笑容”。
20. 提出“黄金分割”理论的是______。
A.柏拉图学派
B.亚里士多德学派
C.希腊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A
B
C
D
D
[解析]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以及音乐里的数量比例关系,并且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
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艺术活动的发展。
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因此,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①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
③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2. 简述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1)艺术作品的题材,指构成作品内容的基本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客观生活环境、情节、人物和情感等,也即在小说、戏剧、影视、绘画等作品中所叙述、描绘的具体事件、人物等。
(2)艺术作品的主题,也叫主旨、题旨或主题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和揭示出来的主题思想内涵。主题的来源,一方面是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移入,它凝聚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评判。
(3)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是:题材是主题的基础,主题是题材的提炼、概括与升华。主题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经过主题的凝聚,题材不再是零星的片段,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主题并非是每个艺术作品所必备的,如单纯的图案装饰等可以没有主题,但艺术作品不能没有题材。
3. 简述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即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甚至有时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特点是:(1)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4)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三、作品赏析题
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1. 绘画艺术:《日出·印象》
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绘画作品,布面油画,1872年创作,纵48厘米,横63厘米,现藏于巴黎马蒙达博物馆。作者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画风的创始人之一,该作品也被视为印象派的开端,印象派的得名就源自《日出·印象》。该画作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三只摇曳的小船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莫奈在创作中准确地把握了自然界的真实色彩,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莫奈擅长风景画,该作品突出体现了他追求最真实的光效和色彩,恰如其分地表达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艺术风格。受《日出·印象》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开始注重追求瞬间的印象表现,打破了写生和创作的界限。
2. 音乐艺术:《江河水》
(1)《江河水》是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管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
(2)这首乐曲演绎了一个凄凉悲怆的故事: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忽遭不测死于外城。妻子闻讯,如雷轰顶,在当时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着滔滔河水号啕痛哭、悲愤欲绝。
(3)这首《江河水》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柔情倾诉,时而悲恸叹息,顿挫起伏之间似乎要将人间所有无能为力的苦难,全部诉诸那把二胡之中,感染力之强简直叫人肝肠欲断。经过移植改编的二胡曲《江河水》吸取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的吟、压、滑等揉弦方法,辅以直音(不揉弦)的交替,使乐曲的表现力更加真切感人。《江河水》作为中国民间乐器的经典曲目,曾被用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配乐。
3. 绘画艺术:《马拉之死》
(1)《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而成。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
(2)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遇害的情景: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马拉左手拿着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
(3)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比较单纯、色彩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以及莫大的悲痛之感。
四、论述题
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试论述艺术家先进的世界观与审美观。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它包含社会观、伦理观、审美观、人生观、自然观等。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如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审美观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包括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先进的世界观决定着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格调与品位,影响着艺术家的思想水平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不仅使艺术家具有忘我的创作激情,而且能够使艺术家与自然、社会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在作品中融进艺术家对人生的透彻、深刻的理解,具有更加感人的艺术意境。同时,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树立科学的审美观的基础,促使艺术家确立进步的审美理想,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之一,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不断地劳动创造,追求自由、平等和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理想。这是科学、进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历史上许多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下,创作了大量感人的、歌颂劳动和劳动者以及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人和事的作品,如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透过作品中人物满脸的沧桑和慈祥的目光,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父亲的深沉的敬爱,正是这种浓烈而深沉的情感使得欣赏者站在这幅作品前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钱绍武的雕塑作品《李大钊》,以大胆的夸张手法塑造了李大钊无比宽大的双肩和挺阔的胸膛,突出显示了李大钊“铁肩担道义”、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高大形象,体现了艺术家对李大钊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梵·高的油画作品《农夫的鞋》,展现出来的是一只湿乎乎、沉甸甸,沾满厚厚的泥土,变了形的鞋,它使人联想到农夫在田野的泥土中辛勤、艰辛、长期单调的劳作,艺术家对农夫的丰富情感蕴含其中,使人感受到压抑、痛苦,甚至产生呐喊的愿望,在对劳动者的挚爱之情后面,是对提高劳动技术,减少农夫辛苦的呼唤。那些视劳动和劳动者为低贱、好逸恶劳、将个人富贵安逸作为人生理想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以上作品的。如果艺术家的世界观是落后的,就绝对创造不出为人民大众代言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倾向的不朽之作。因此,艺术家必须树立进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进步的审美理想。
2. 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1)从社会本质上说,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
(2)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它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而不是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以抽象的概念和推理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内在意蕴的感情世界、意象世界,艺术的本体是意象。
(3)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还表现在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特殊距离方面。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体现,是一种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需要通过其他中介因素反映并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4)艺术的特殊性还可以通过其与哲学、宗教、道德、政治和科学等意识形态的比较凸显出来。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
1
2
3
三、作品赏析题
1
2
3
四、论述题
1
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