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1.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是什么?
(1)①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③到达井冈山后,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④及时总结斗争经验,在理论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①粉碎“四人帮”后,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提出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析] 这两段历史过程不难描述。关键要扣住共同点:都是坚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2.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相关问题。考生对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动力、领导者、性质、领导者、前途等问题要能清晰回忆,就能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有了科学的基础。在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政治理论课时,考生要关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不仅要了解这些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而且要学会运用这些思想观点来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3.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户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伞的民主阶段;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1)毛泽东科学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在一定历史阶段实际采用的现行政策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解析] 要正确回答本题,就要在准确把握题干上下功夫,本题要求就“关系”进行阐述,所以就不必用大量的笔墨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与最高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的具体概念上,而是分析其中的关系,这既是对知识的考察,也是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考察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30年,毛泽东……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2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的农民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颠及债务利息,佃农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颠,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3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分配土地……”
摘自《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4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籍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是依据什么制定的?
(2)材料2与其他三则材料有何不同之处?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材料4与材料3又有何不同之处?
(4)材料4是何时颁布的?为什么当时还要进行土地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1)大革命失败,国共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规定佃农向地主交租,保证地主土地所有权和债主的债权。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应该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当然也包括开明地主在内。
(3)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中的土改是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土改的目的也就随之改变
(4)1950年,新的解放区尚未进行土改。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国革命的实质是中共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的核心在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所以此问题极其重要。要答好这一问题,考生必须对各个时期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深刻的掌握。
5. 下列是有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关系的材料:
材料1 在普通形势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后国内产业勃兴,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然后农村间才有真正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材料2 现在阶段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前途,经过一定步骤和阶段,完成革命的转变。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苏联的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空前经济危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增长)与国内的(A.反帝国主义斗争;B.不仅与封建军阀残余和军阀制度作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 E.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
材料3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以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指出其错误性质及其危害性。
(2)阅读材料2;分析其错误及其原因。
(3)阅读材料3,说明中国革命两个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
(4)比较材料1、2、3,并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说明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材料1的错误在于“二次革命论”,也就是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插进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革命,从而割裂了两个革命之间的联系。这种观点将导致放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犯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2)材料2的错误实质是企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它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忽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忽视了民主革命不能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这种观点将导致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扩大打击面,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着主要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作战并取得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基本消灭剥削和私有制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的关系犹如文章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分离,只有作好上篇,才能作好下篇。
(4)“二次革命论”由于没有认识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会导致放弃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从而实际上取消了革命。大革命时期党内出现的右倾投降主义便与这种错误观点密切相关;与此相反,企图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移到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必然会导致“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影响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挫折便是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在1935年以后,不断将民主革命引向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解析] 本题在强调中国革命过程中必须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说。只要掌握了这两种错误的症结所在,就不难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