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分析题1. 合体字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合体字的主要结构类型有三种: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
2. 什么是偏旁?什么是部首?两者有何区别?
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3. 什么是笔顺?基本规则是什么?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4. 现行汉字的造字法有几种?举例说明。
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四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字如“田、井、雨、伞、网”等。指事字如“一、二、三、刃”等。会意字如“明、泪、众、林、从”等。形声字如“沐、湖、梧、桐、视、鸦”等。古代汉字中的象形字(如“牛、马”)、指事字(如“甘、朱”)、会意字(如“东、韦”)形声字(如“布、服”)等,现在不容易看出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了。
5. 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要整理异体字?
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如“冰(氷)、耻(恥)”等。这类异体字较多,它们是不折不扣的赘疣,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这在学习和应用中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印刷、打字等工作中浪费物质财富。这类异体字必须整理。
6. 为什么说汉字的构造有音化趋势?
汉字虽然至今仍属于表意文字体系,但是却产生了大量形声字。殷商时代,形声字直占当时汉字的20%左右,东汉的《说文解字》形声字占所收9353个字的80%以上,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形声字的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许多新造字基本上是形声字,如“轱、辘、氧、钡”等。现在人们还会用形声字造字法简化汉字,如“邮(郵)、忧(憂)”等。形声字造字法的广泛应用,表明汉字有音化的发展趋势。
7. 怎样正确对待汉字的前途问题?
关于汉字发展的前途问题,周恩来同志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指出:“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所代替呢?它是为了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做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拿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周恩来同志这段话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汉字的前途到底如何,能不能实现拼音化,什么时候实现,怎样实现,那都是将来的事情,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要作出确切的结论,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更多深入的科学研究。(黄本)
8. 整理汉字包括哪些内容?
汉字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简化笔画,一个是精简字数。①简化笔画。按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方案中简化字分四批推行。经过几年的实践,于1964年总结、归纳成《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公布时又对个别字做了调整。汉字简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是减少了笔画数目。其次,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另外,有些形声字改换声旁,表音更准确,有些字简化后部件更便于称说。②汉字整理的另一个内容是精简字数,主要是废除异体字。1955年,文化部和文改会(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后经过数次调整);1965年,文化部和文改会公布了《印刷汉字字形表》,共收通用的印刷字体6196个;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并予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该表共收录汉字8105个。(参照黄本)
整理汉字包括简化笔画、精简字数和整理字形等内容。①精简笔画。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整理工作是有组织进行的。经过简化,部分汉字的笔画简省了将近一半,大大便利了学习和书写。精简字的笔画不仅能便于书写,对计算机处理汉字也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汉字的笔画越少越好。笔画越少,字与字之间容易雷同,会影响阅读的效率。②精简字数。汉字数量很多,即使是通用汉字、常用汉字,也还有几千个,一字多形(异体字)的情况严重,增加了学习和用字的困难。整理异体字,要根据从俗和从简相结合的原则进行。③字形整理。196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向印刷出版单位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了6196个字的标准印刷字体,使印刷用的铅字字形接近手写楷书,从而建立了汉字印刷字形的规范。习惯上,人们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公布的标注字形称为新字形,把以前的印刷字形叫旧字形。(胡本)
9. 汉字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加强汉字标准化?
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是指规定汉字的数量;定形,是指规定汉字的标准字形;定音,指规定汉字的标准读音;定序,指的是确定汉字的排列顺序。由于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存在字形的字音、字量、字需的分歧和混乱,为使汉字更好地发挥其交际职能,更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书写使用汉字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必须注重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汉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现代汉字标准化。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可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对外交流、出版印刷、新闻通讯、多种文字机器、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提供用字的标准和规范。(综合黄本、胡本、邢本)
10. 有人说汉字“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又有人说“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型的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和其他文字(主要是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以下特点:①汉字与汉语相适应。②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便于独立使用,负载较多的文化因素。③汉字有一定的超时空性,便于华夏民族的统一和华夏文明的发展。④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学习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写、难读、难记、难用等困难。⑤在转写、翻译等方面用于国际交流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要充分发挥汉字的优点,同时要设法弥补汉字的缺陷,使汉字适应现代化的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参考邢本)
11. 请举例说明形声字意符和声符的作用和局限性,并谈谈在现代汉字学习中应该如何利用意符和声符的作用。
汉字是成熟的文字,采用的构字方法主要是表意和表音。汉字的理据性主要表现为用意符(又称形旁、形符)来表意,用音符(又称声旁、声符)来表音。从构造上考察,古今汉字的不同集中表现在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上。现行汉字是对古代汉字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形声字的比例已达90%,是形声字占绝对优势的文字体系。形声字的声符跟所记录的语素的读音相联系,因而比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优越得多。同一意符加上不同的声符就可以造出意义相关而读音不同的一大批汉字;反过来,同一声符加上不同的意符也可以造出一大批读音相同或相关的一组汉字。
但是,由于古今字音的演变,相当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丧失了表音功能,如“诣、颁、都”等;由于古今字义的演变,一些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如“牺牲”本义是指供祭祀用的牲畜或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今义多指放弃、舍弃、损害一方的利益,更多时候指为坚持信仰而死,“牛”就没有表意作用了。
适当运用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了解形旁在古时的形体和意义,有利于对字义的理解和辨析。例如,用“扌(手)”作形旁的字,一般同手的动作行为有关系,如“扎、打、扔、拣”等,又如用“劳”作声旁的形声字,在通用字中有“捞、崂、痨”等,这些字可以通过形旁了解其意义类属。
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1/4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虽然大部分形声字同声旁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但也有一定的规律,通过他们读音的特点可以帮助区别形似字。例如,用“仑”作声旁的字,一般读lun(论、轮、伦);用“仓”作声旁的字,韵母一般有ang(怆、枪、枪)。了解这个情况,“伦一伧、抡—抢”等的辨别,就不困难了。另外,学习普通话可以利用声旁类推法纠正方音。例如有的方言n、l不分,只要记住有关n读音声旁和l读音声旁的代表字,就可以类推分清字音,用它们组成的的形声字的读音也就分清了。(例略)
12. 简化字和繁体字相比,它们的差别主要有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简体字用简体方法写出的汉字,一般指经过简化并由国家正式公布使用汉字;繁体字是已有简化字代替的汉字,例如“禮”是“礼”的繁体字。【(《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
从繁简字字形差别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局部删除,如務—务、豐—丰、婦—妇;有的字局部删除后,还有小的变形,如麗—丽。第二种,偏旁更换,如態—态、艦—舰、慶—庆。第三种,全部更换,如萬—万、靈—灵。(胡本)
13. 错别字由哪些原因造成?应该怎样克服写错别字现象?
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通常所说的写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客观原因是汉字本身很复杂,难认、难写、难记。
要想避免写错别字,必须注意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
注意字形:有些形似字是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要注意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如“孤、狐、弧”);有些形似字不是形声字,要抓住特点,进行比较(如“戊、戌、戊、戍、戎、戒”);有些错字是受相似的偏旁的影响而写出来的,而有些则是因为受上下字影响(部件同化)写错的,应该注意。注意字音:有些同声旁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用声旁来辨别错别字(如“段、叚”)。注意字义:有些词,通用的是引申义,原意已不常用,要了解词的原意,才能辨清错误在哪里(如将“提纲”误作“题纲”);有些成语来自古代的寓言或历史故事,不了解它的出处,就容易写错(如将“滥竽充数”误作“滥芋充数”);同时,还要注意形声字的声旁,记住多音多义字(如“担”),掌握多音同义字(如“巷”),记住《审音表》规定的读音。(黄本)
使用汉字的规范化包括正确书写字形,不写错字、别字,不写被废止的繁体字、异体字,不写不合规范的简化字,不写旧字形等,也包括正确地读字音,不错读、乱读字音等。
错字是指不成字的字,别字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同错别字相对的是规范的正字。决定一个字是否规范,以正字为衡量的依据。
写错别字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观原因是对正确写字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写字是小事,一点一画不必斤斤计较;或者认为文字只要记音,形和义都无所谓;等等。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还有的人没有仔细分辨字的形、音、义的细微差别,不注意字出现的不同环境,这样也容易写错别字。写错别字的客观原因是,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有些偏旁、部件或字形之间很相似,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复杂,声旁不能准确表音等。写错字主要有三种情况:受相近偏旁、部件的影响而错写偏旁、部件,常常结合在一起的双音词中的一个字受另一个字偏旁的影响而误,弄错字的笔画,误写笔形。写别字主要有两种情况:形近而误(如将“糜烂”误作“靡烂”),意近而误(如将“阴谋诡计”误作“阴谋鬼计”)。此外,还有些别字是由于方言语音中同音,写字人误用而造成,如上海话中“有”和“又”误用现象比较常见。(胡本)
14. 近年来汉字输入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字输入是指利用汉字的形、音或相关信息等多种方式把汉字输送到计算机中去的过程。汉字输入技术是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一环。其方法有三种:汉字识别输入、语音识别输入和汉字键盘输入。①汉字识别输入可分为联机手写、印刷体和手写识别三种。其中联机手写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商业化程度,广泛运用于电脑、手机等机器设备,识别正确率在90%左右。印刷体汉字字形自动识别的技术,也已达到实用的阶段。②语音识别输入方法已经开始走向实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有IBM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③汉字键盘输入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字处理阶段、词处理阶段和句子处理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三个阶段。
15. 我国在精简字数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
精简字数是汉字整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在精简字数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有:①整理异体字。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该表的字数共经过6次调整。至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共确定794组,共计1023个异体字,其中43个异体字在特定用法上是规范字,这样,实际淘汰了980个异体字。②更改生僻地名用字。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地区和县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多个。③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1977年,文改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了《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共精简旧译名字20多个。④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表共收入通用规范汉字8105个,既能满足一般用字需要,也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是最新的通用字字表,具有替代《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的功能。(黄本)
16. 笔画序的五条规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笔画序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汉字。其规则有五条(后三条为1999年新增),分别为:①笔画数规则,即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②笔顺规则,即同笔数的字按笔顺逐笔比较笔形定序,首笔笔形相同,再按第二笔的笔形顺序,以此类推。具体而言,关于笔形的顺序,有不同的主张,常见的有三种顺序,即“札字法”“丙子法”和“江天日月红法”,第一种顺序用得较多。③主附笔形规则,主笔形先于附笔形,如子孓、刀乃、久么、丸及。④笔顺组合关系规则,相离先于相接,相接先于相交,如八人、凡丸;另外有先短后长等定序法,如未末。⑤结构方式规则,左右结构优先于上下结构,上下结构优先于包围结构,字形比例小的先于字形比例大的,如旯旭。根据这五条规则,基本上解决了笔画法定序的问题。
17. 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评价汉字编码方案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字形编码法(形码)、字音编码法(音码)和形音结合编码法(形音码或音形码)三类。①字形编码。将汉字分解为部件或笔画,并按规定的顺序排列、用相应的字母数字等符号替代,按一定的规则取舍的符号组合,就是字形编码。具体又分为笔画式编码和字根代码类。②拼音编码。可分为全拼音式和压缩拼音式。③形音结合编码。有形音码和音形码两类,分别以形或音为主。评价汉字编码方案优劣的标准是易学、易记和易用。(黄本)
18. 形声造字为什么会成为汉字造字的主要方法?
文字记录语言,语言都有音。形声字有一个构字成分与被记录的语言单位的读音相联系,这样,语言的任何一个单位就都可以根据被记录语言的读音而找到一定的声旁。语言单位都有义,根据被记录的语言的意义类别而找一个形旁也是不难的。正因为这样,形声造字法被人们广泛应用,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法。(胡本)
19. 现代造新字基本不用象形造字法,会意造字法用得也不多,这是什么原因?
象形造字法造字必须描绘客观事物的形状,客观世界中有形状可供描摹的事物是有限的,到一定的时候,就难以继续大量造字。会意字造字法从几个实物图形的会和中,间接表示字的意义,有一定的主观假定性,因此,造字不容易,认字也不容易。所以现代汉字会意字造字法也用得不多。(胡本)
20. 用现代汉语写的文章在用字的范围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汉字总字数很多,通用汉字的数量也不少,可是人们写作时经常使用的汉字数量却要少些。有关部门根据文艺作品、新闻通讯和杂志、口语资料、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和哲学五个方面的材料做了抽样统计,发现用现代汉语写的文章用字比较集中。大致说来,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出现频率较高的950个字,那么,就能覆盖一般书报中90%的字;掌握了3800个字,就能覆盖99.9%的字。1985年,北京语言学院语言研究所对1979年至1980年出版的全国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现代汉语书写的文章的词汇进行了统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字,能覆盖全部被统计材料用字的44.33%,1000个字能覆盖全部被统计材料用字的78.57%。汉语用字之所以如此集中,是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量语词都由常用的字作为构词成分而构成这一情形分不开的。
汉字用字集中的情况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学习和掌握汉字,必须牢牢抓住出现频率高的那些常用字,这是汉字学习和使用的重点。(胡本)
21. 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学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由于语法学者观点不同,掌握的材料不一样,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致造成的,可见语法学体系带有主观成分。在科学研究中,分歧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通过对语法事实本身的深入研讨,逐渐缩小或部分消除分歧。(黄本)
22.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例如汉语里的“看、说、写、学、讨论”这些词可以说成“看看、说说、写写、学学、讨论讨论”,从中抽象出一条词的变化规律: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少量或者短暂。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语法规则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语法系统就会跟着变化,这样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例如,主语居于谓语之前,修饰语居于中心语之前,都是古今如此,很少有变化。
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例如:“我作为一个语言工作者,有责任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这两句话有的用法在“五四”以前的白话文里是没有的,后来才慢慢在书面语中运用开来。(黄本)
23. 举例说明语法的递归性。
语法的递归性就是指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反复运用,不断地进行同功能单位的替换。比如,现代汉语里,有主谓、动宾、偏正、正补、联合等句法结构,这些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用同功能的短语去替换。例如:小河清澈。→那条小河非常清澈。→我们村外的那条小河的确非常清澈。由于语法有了递归性,句法结构里的构成项就可以扩展成非常复杂的结构。
24. 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将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是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黄本)
25. 名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这是不是等于说能受数量词组修饰的都是名词?
名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但这并不等于说能受数量短语修饰的都是名词,因为数量短语除了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外,还可以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动词,也就是说形容词、动词也能接受数量短语的修饰,例如:这棵树五米高。/饭要要一口一口地吃。
26. 名词不能用副词修饰。我们语言中有“山不山,水不水”“最前线”“最下层”“昨天已经中秋了”“今天才星期三”之类的说法,应该如何解释?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但是名词可以充当句子中的谓语。名词作谓语主要是用来判断或说明事物的种类数量、时间性质、特点、用途,等等。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一般是有条件的:①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②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③一般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④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句式。这种名词性谓语的谓语中心名词进入主谓框架的谓语都有表述性,有的能够前加副词状语。(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