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有人说:仁者无敌;有人说:忍者无敌。请谈谈你的看法。
“仁者无敌”指宽政,以仁德服众,换言之,宽以待人,以德感人,所以无敌。这是梁惠王在向孟子请教如何为政时,孟子说的话,见于《孟子》一书的“梁惠王上篇”。而“忍者无敌”,指百事忍为高,是隐忍的意思。它靠最大程度的忍耐、忍让来赢得胜利。但后者体现出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忍让、忍耐。有句话叫做“隐忍以行”就体现了这个意思。
“仁”的核心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仁者无敌”的观点符合孟子一贯的“仁政”思想。孟子主张施行“王道”,即所谓“德治仁政”。他认为只要国家的治理者自身道德高尚、关爱人民,就能够感化天下的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从而自觉地归顺国君的统治。但是,实施“仁政”也要分清状况,“蠢猪式的仁义”要不得。宋襄公最喜欢仁义,把自家的军队也称为“仁义”之师。这仁字让宋襄公看着敌军渡河而不忍攻击,以至被敌军杀得尸横遍野,从此宋国一蹶不振。这一番仁义后果是严重的,不单让宋国有了亡国之虞,且令后世对所谓春秋五霸也起了争议。正所谓“兵不厌诈”,仁义在这是行不通的。
“忍”不是无能,忍是一种心理的控制,是一种对自我的约束,对自我的要求,正所谓“心有忍,其乃有济”,但是这里的“忍者无敌”并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和底线地忍耐。没有底线地忍让就是单纯地被欺负,谈不上无敌。所以,忍者能不能化解恩怨,关键是看能不能抓住共同利益,给矛盾冲突的各方找到化解的出路,不单纯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一时的和平。
无论是“仁者无敌”还是“忍着无敌”,“仁”和“忍”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公职人员,应该具备仁爱、宽容、忍耐的道德人格魅力,分清状况,合理、恰当、正确地“施仁”“隐忍”。两者是相互协调的,只有会忍的人才会有仁,才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在工作与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 领导交给你一件任务,应该配合的人却不配合,甚至从中作梗,你怎么处理?
作为该项任务的负责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是我的职责所在,面对同事不配合我的工作,我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会认真反思自己在工作态度、工作安排、同事关系上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考虑初步的改进办法。
其次,我会召集工作人员开会,在会上对本次任务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讲解和强调,并向大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重新审视任务的分工安排,看工作安排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导致同事难以配合。以便接下来给同事安排适当的任务分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就自己之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向同事致歉,希望大家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以身作则,见贤思齐,集思广益,注意征求同事的合理化建议,尊重大家创新的热情,注意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个人的才华都能得到发挥。我也会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优秀的业务能力再次获得大家认可,让大家紧密合作,齐心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所承担的任务一定会高质量地如期完成。
3. 卫生专业题:心衰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心功能如何分级?
心衰的临床表现是:
一、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还有的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瘀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
二、纳差、腹胀、腹泻,貌似胃肠炎。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瘀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疼、腹泻。
三、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好于白天的缘故。与肾脏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人体下垂部位(足踝、小腿)开始,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心源性水肿病人尿常规多属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四、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
心功能分级: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