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7
一、单项选择题
1.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道路网络
B.对外交通运输
C.城市性质
D.地块划分和街道类型
A
B
C
D
A
[解析] 建筑形式的变化是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道路网络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适应汽车交通,细密有机的网格被大型街区和飞地之间的道路取代。
2. 公共空间中的______是体验城市的核心,也是产生生活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A.运动场所
B.土地用途
C.步行活动
D.市中心
A
B
C
D
C
[解析] 公共空间中的步行活动是体验城市的核心,也是产生生活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______年。
A.10
B.20
C.30
D.40
A
B
C
D
B
[解析]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编制的具体要求可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
4. 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的是______
A.戈涅
B.勒·柯布西埃
C.霍华德
D.克莱伦斯·佩里
A
B
C
D
D
[解析]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想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5. 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______
A.聚落
B.乡村
C.镇
D.城市
A
B
C
D
C
[解析] 镇在我国是一级行政单元,镇以上是城市,镇以下是乡村。
6. 商业性开发以______为出发点。
A.私人利益
B.公共利益
C.集体利益
D.他人利益
A
B
C
D
A
[解析] 尽管商业性开发以私人利益为出发点,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是公共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性开发同样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城市规划中的大量内容也需要依靠商业性开发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
7.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未编制______就不得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也不得进行规划的许可。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镇总体规划
A
B
C
D
B
[解析]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不得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也不得进行规划的许可。因此,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组织的重要内容。
8. 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是______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A
B
C
D
B
[解析] 美国是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1980年后改称为大都市统计区,它反映的是大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不断增长的客观事实。
9. 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_
A.新兴产业
B.城市文化
C.全球化
D.科学技术
A
B
C
D
D
[解析]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0. 古典时期城市生活的核心是______
A.市场厅
B.露天剧院
C.广场
D.市场
A
B
C
D
C
[解析] 在古典时期的社会城市中,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围绕着广场建设有一系列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
11. 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的是______
A.奥匈帝国的灭亡
B.古希腊的灭亡
C.波斯帝国的灭亡
D.罗马帝国的灭亡
A
B
C
D
D
[解析]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在此时期,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12.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______
A.社会化
B.市场化
C.工业化
D.农业化
A
B
C
D
C
[解析]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13. 由于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对______的配置,因此城市规划就成为社会利益调整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水平
B.上层建筑
C.社会资源
D.经济发展
A
B
C
D
C
[解析]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代表最为广大的人民的利益。正由于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城市规划就成为社会利益调整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能够充分反映城市居民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保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城市规划过程成为市民参与规划制定和动员全体市民实施规划的过程。
14.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中,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某些特定议题进行的立法是______
A.主干法
B.专项法
C.从属法
D.相关法
A
B
C
D
B
[解析] 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某些特定议题进行的立法。专项法同样从属于主干法,但同时又具有主干法的特征,其与主干法的区别在于主干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而专项法具有特殊性。
15.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指______
A.国家层面的时间规划
B.国家层面的立体规划
C.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
D.国家层面的计划规划
A
B
C
D
C
[解析] 城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栽体,其规划必然涵盖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
16. 不属于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是______
A.模糊评价法
B.层次分析法
C.集中量数分析
D.因果分析法
A
B
C
D
D
[解析] 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模型;系统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17. 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发展的是______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A
B
C
D
C
[解析] 水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水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潜力不仅取决于投资和研发能力,同时还受制于工业供水能力。
18. 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的是______
A.类推分析方法
B.空间模型分析方法
C.定性分析方法
D.定量分析方法
A
B
C
D
A
[解析] 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间模型分析方法。
19. 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中,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是______
A.开发经营的集约性
B.矿产资源的开采
C.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
D.丰富的水资源
A
B
C
D
B
[解析] 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与一般城市不同,矿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是由相应资源的开采决定的。
20. 城市性质是指______
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
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
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
A
B
C
D
A
[解析]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21. 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不包含______
A.时间序列法
B.间接推算法
C.综合平衡法
D.比例分配法
A
B
C
D
D
[解析]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包括综合平衡法、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间接推算法)、区位法、职工带眷系数法。
22. 在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为______
A.中心城市
B.重点城市
C.中心镇
D.重点城镇
A
B
C
D
D
[解析] 重点城镇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也是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地,对于拉动整个市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3. 根据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属于按环境污染分类的是______
A.一般工业
B.冶金工业
C.建材工业
D.化工工业
A
B
C
D
A
[解析] 按工业性质可分为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在工业布置中可按工业性质分成机械工业用地、化工工业用地等。按环境污染可分为隔离工业、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一般工业等。
24.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其中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是______
A.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B.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C.自由式道路系统
D.混合式道路系统
A
B
C
D
B
[解析] 常见的城市道路网有四种类型,其中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
25. 2005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的明确要求是______
A.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B.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
C.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D.凡未按要求编制和调整近期建设规划的,将停止新申请建设项目的选址,项目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要求的,城乡规划部门不得核发选址意见书,计划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议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A
B
C
D
B
[解析] 2005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
26. 以某地区的最终建设完成为目标的规划为______
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修建规划
D.设计规划
A
B
C
D
B
[解析] 相对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一般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年限,而以该地区的最终建设完成为目标。
27. 建筑密度是指______
A.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B.控制地块建设容量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C.控制地块开发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所有建筑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
D.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A
B
C
D
B
[解析] 建筑密度是指控制地块建设容量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
28. 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基本内容的是______
A.编制目标、编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
B.介绍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C.标明规划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周边地区用地、道路及设施情况
D.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A
B
C
D
C
[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背景、现状分析、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构思、规划设计方案、日照分析说明、场地竖向设计、规划实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中规划背景包括编制目标、编制要求(规划设计条件)、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是指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也能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29.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措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A
B
C
D
C
[解析]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30.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______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A.3
B.4
C.5
D.6
A
B
C
D
D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建设工程完工后需按照国务院规定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31.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这些机制中不包括______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B.工业社会的城市
C.全球化与新经济
D.科技革命与创新
A
B
C
D
B
[解析]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包括:(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
32. 以下不属于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的是______
A.从生活性城市空间到生产性城市空间
B.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
C.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D.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A
B
C
D
A
[解析]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包括:(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33. 以下不属于欧洲古代不同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的是______
A.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时期的古典广场
C.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
D.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
A
B
C
D
B
[解析] 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都是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34.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中不包括______
A.因地制宜
B.科学性
C.规划编制的针对性
D.综合性
A
B
C
D
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包括:(1)规划编制规范化;(2)规划编制的针对性;(3)科学性;(4)综合性。
35. 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构成中不包括______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B.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C.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D.城镇体系规划
A
B
C
D
D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1)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2)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3)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36.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村庄规划编制重点的是______
A.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B.就业安置
C.人口变化分析
D.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A
B
C
D
B
[解析] 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村庄用地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人口变化分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时序;防灾减灾。
37. 定性分析方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要有______
A.因果分析法
B.多元回归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D.集中量数分析法
A
B
C
D
A
[解析] 定性分析方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要有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
38. 以下不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的是______
A.通过式
B.尽端式
C.分散式
D.混合式
A
B
C
D
C
[解析] 客运站布置方式包括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
39.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中不包括______
A.规划图纸
B.规划文本
C.规划范围
D.规划说明
A
B
C
D
C
[解析]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
40.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手段
B.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
C.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
A
B
C
D
A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______
A.工程地质条件
B.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C.气候条件
D.地理位置条件
E.资源条件
A
B
C
D
E
ABC
[解析]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
2. 划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______
A.坚持科学预测发展的原则
B.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C.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D.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E.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A
B
C
D
E
BCDE
[解析] 划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3. 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的是______
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C.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D.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可以确保城市有序开发
A
B
C
D
E
DE
[解析]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2)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3)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4. 下列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B.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C.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E.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A
B
C
D
E
ABDE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具体内容是:(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5.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包括______
A.条文规定
B.前期研究
C.城市设计引导
D.现状调研
E.规定性与指导性
A
B
C
D
E
ACE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具体包括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城市设计引导、规定性与指导性。
6. 镇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
A.现状布局
B.政策制度
C.资源环境条件
D.对外交通条件
E.发展机制
A
B
C
D
E
ACDE
[解析] 镇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现状布局,建设条件,资源环境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城镇性质,发展机制。
7. 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A.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D.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A
B
C
D
E
ABDE
[解析] 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即: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估算工程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8.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______
A.居住区—组团—小区
B.居住区—组团
C.小区—组团
D.独立式组团
E.居住区—小区—组团
A
B
C
D
E
BCDE
[解析]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居住区一组团、小区一组团及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等多种类型。
9.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______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详细规划
E.修建设计
A
B
C
D
E
BDE
[解析]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
10. 商业性开发的过程不包括______
A.项目构思与策划阶段
B.建设用地的获得阶段
C.项目设想阶段
D.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E.可行性研究阶段
A
B
C
D
E
CDE
[解析] 商业性开发的过程,具体包括:(1)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2)建设用地的获得;(3)项目投融资阶段;(4)项目实施阶段;(5)销售与经营。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