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77
一、单项选择题
1. 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______
A.城市快速路长度
B.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总长度
C.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
D.城市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
A
B
C
D
C
[解析] 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总长度。在单纯考虑机动车交通的,可忽略步行、自行车专用道。
2. 下列关于“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中的步行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限制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可以通行自行车,通常设置于街道狭窄的旧城区
B.限制一切车辆通行,可以通行专用游览车,通常设置于商业中心地段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
C.限制一切社会车辆通行,公交车除外,通常设置于城市核心区
D.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允许客运车辆通行,设置于交通比较拥挤的中心区,可以允许晚间通行货运车辆
A
B
C
D
B
[解析] 步行区——限制一切车辆通行,可以通行专用游览车,通常设置于商业中心地段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机动车辆禁行区——限制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可以通行自行车,通常设置于街道狭窄的旧城区;社会车辆禁行区——限制一切社会车辆通行,公交车除外,通常设置于城市核心区;货运车辆禁行区——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允许客运车辆通行,设置于交通比较拥挤的中心区,可以允许晚间通行货运车辆。
3. 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______开通的。
A.伦敦
B.纽约
C.巴黎
D.东京
A
B
C
D
A
[解析] 1863年首先在英国伦敦建造了由蒸汽机驱动的地铁,运营几年后便开始实现电气化,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伦敦开通的。
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是______
A.公交换乘枢纽
B.城市各级公共中心
C.市级公交干线
D.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
A
B
C
D
A
[解析] 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应结合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城市各级公共中心、市级公交干线的交会点进行布置,解决内外客运交通的衔接和转换,以及市级公交快车线路同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间的衔接和转换。
5. 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是______,它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A.防护绿地
B.生产绿地
C.公园绿地
D.附属绿地
A
B
C
D
B
[解析] 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园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6. 可以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市区,较好地改善城市通风条件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为______
A.楔形绿地布局
B.混合式绿地布局
C.带状绿地布局
D.块状绿地布局
A
B
C
D
A
[解析] 楔形绿地布局是利用从郊区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形绿地组合布局,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市区,能较好地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风貌的体现。块状绿地布局是将绿地成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带状绿地布局是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
7. 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城市发展目标的是______
A.社会发展目标
B.经济发展目标
C.城市建设目标
D.文化发展目标
A
B
C
D
D
[解析] 城市发展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通常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发展目标;(2)社会发展目标;(3)城市建设目标;(4)环境保护目标。
8. 为了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______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
A.《土地管理法》
B.《城乡规划法》
C.《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D.《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行动计划》
A
B
C
D
B
[解析] 为了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乡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
9. 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总体规划实施五年后,城市发展的环境可能有较大变化。因此,编制第二个近期规划时应______
A.对五年前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B.对五年前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进行局部的微调或细节的深化
C.凭借总体规划过程中的事实,归纳城市发展相关结论,确立城市发展方向
D.从城市未来状况出发,采用从远期倒推的方法
A
B
C
D
A
[解析] 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五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很短的周期。总体规划实施五年后,城市发展的环境可能有较大变化。因此,编制第二个近期规划时必须对城市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和分析研究,对五年前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不仅仅是局部的微调或细节的深化。
10. 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规划依据,也为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管理依据的是______
A.总体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近期建设规划
D.远期建设规划
A
B
C
D
B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规划依据,全面解决综合开发及配套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并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要求上,提出意象性的城市设计和建筑环境的空间设计准则和控制要求,也为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依据。
11. 我国的土地使用模式为______
A.偏于规划主导型的综合型模式
B.完全的规划主导型模式
C.偏于区划主导型的综合型模式
D.完全的区划主导型模式
A
B
C
D
A
[解析] 我国的土地使用控制模式既不是完全的规划主导型,更不是区划主导型,而是偏于规划主导型的一种综合型的土地使用控制模式。
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按照______两个阶段进行编制。
A.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
B.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C.平面规划和图表规划
D.平面规划和总体规划
A
B
C
D
B
[解析]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编制。其中,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可以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分为“总体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层次进行编制。
13.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文件应包括______
A.规划文本、平面规划、控制图则以及附件
B.总体规划、规划图纸、控制图则以及附件
C.规划文本、局部规划、控制图则以及附件
D.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控制图则以及附件
A
B
C
D
D
[解析] 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包括: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对地块之间的地下空间连续做出指导性控制。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文件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控制图则以及附件。
14.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______
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B.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
C.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
D.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
A
B
C
D
C
[解析]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详细规划采用排房子的做法,过于具体而灵活性不够,实施中难以控制;修建设计接近于总图设计。
15. 《城乡规划法》特别强调了______要为周边农村服务的要求,突出了其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和服务中心的角色。
A.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B.县建设和发展
C.建制镇建设和发展
D.乡建设和发展
A
B
C
D
A
[解析] 《城乡规划法》特别强调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为周边农村服务的要求,突出了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和服务冲心的角色。《城乡规划法》还顺应体制改革的需要和部分小城镇迅猛发展的现实,赋予一些小城镇拥有部分规划行政许可的权利。
16. 下列属于镇规划特点中“实施特点”的是______
A.镇的建设应强调根据自身特点,采用适宜技术和形成特色
B.规划内容和重点应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性
C.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地域性较强,具有特殊性
D.镇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多沿交通走廊和经济轴线发展,对外联系密切,交通联系可达性强
A
B
C
D
A
[解析] 镇规划的实施特点包括:(1)目前政策、法规和配套标准不够完善,支撑体系较弱,更需要具体实施指导性;(2)规划管理人员缺乏,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性;(3)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与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镇差异性较大,规划实施强调因地制宜;(4)镇的建设应强调根据自身特点,采用适宜技术和形成特色;(5)我国的镇量大面广,规划实施强调示范性和带动性;(6)镇的建设要强调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7)镇的发展变化较快,规划实施动态性强。
17.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______
A.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
B.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
C.镇域规划和县城区规划
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
A
B
C
D
B
[解析]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含镇村体系规划)和镇区(镇中心区)规划两个层次。
18. 根据镇区的环境条件预测人口发展规模时,宜按______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因素,预测镇区人口的适宜规模。
A.环境容量因素
B.平均增长因素
C.地理位置因素
D.自然资源因素
A
B
C
D
A
[解析] 根据镇区的环境条件预测人口发展规模时,宜按环境容量因素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因素,预测镇区人口的适宜规模。
19. 下列在公共设施用地中必须独立选址的是______
A.文体科技
B.集贸市场
C.商业金融
D.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
A
B
C
D
D
[解析]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中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独立选址,其他公共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形成公共活动中心。
20. 下列不属于村庄整治规划主要项目中基本整治项目的是______
A.排水工程设施
B.文化遗产保护
C.给水工程设施
D.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A
B
C
D
B
[解析] 村庄整治规划的主要项目中基本整治项目包括:安全与防灾、给水工程设施、垃圾处理、粪便处理、排水工程设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其他整治项目包括:公共环境、坑塘河道、文化遗产保护、生活用能。
21. 居住综合体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______中得到体现。
A.法国马赛公寓
B.北京百万庄居住区
C.莫斯科齐廖摩什卡区9号街坊
D.莫斯科齐廖摩什卡新生活大楼
A
B
C
D
A
[解析] 居住综合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设计的马赛公寓中得到体现,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试点的齐廖摩什卡新生活大楼比马赛公寓规模更大,服务设施的内容也更丰富,对生活方便度和节约土地都十分有益。
22.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应做的是______
A.调查分析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周边环境及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
B.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影响要素
C.提出合理的目标定位、功能构成、开发强度以及其他设想,并合理地对居住区各项构成要素进行规划
D.论证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机会、优势、劣势等
A
B
C
D
C
[解析] 居住区规划应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可以分为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成果表达等三个步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应提出合理的目标定位、功能构成、开发强度以及其他设想,并应合理地对居住区各项构成要素进行规划。A、B、D项都属于调查分析阶段的内容。
23. 住宅室内的______涉及居住环境舒适性和建筑节能,应该高度重视。
A.隔声效果
B.自然通风
C.光照反映
D.环境效益
A
B
C
D
B
[解析] 通风包括室内自然通风和室外风环境质量两个方面。住宅室内的自然通风涉及居住环境舒适性和建筑节能,应该高度重视。
24. 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休闲功能是指为居民提供散步、休息、健身、儿童游戏等场所
B.物理功能是指绿化可以降低温度、遮阳、降低噪声、防风防尘等
C.自然功能是指对水土的保持、动植物与人的共生、改善小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杀菌等
D.精神功能包括对居住环境的美化、给人愉快放松的感受、创造各类交往空间、传递文化信息等
A
B
C
D
C
[解析]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可以概括地分为休闲功能、物理功能、生态功能和精神功能四个方面。休闲功能是指为居民提供散步、休息、健身、儿童游戏等场所;物理功能是指绿化可以降低温度、遮阳、降低噪声、防风防尘等;生态功能是指对水土的保持、动植物与人的共生、改善小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杀菌等方面;精神功能包括对居住环境的美化、给人愉快放松的感受、创造各类交往空间、传递文化信息等。
25.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表示的三个层次是______
A.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
B.一次性游客容量、经常性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
C.日游客容量、月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
D.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月游客容量
A
B
C
D
A
[解析]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一般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三个层次表示,具体测算方法可分别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等。
26. 下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现代城市规划开始更多地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结合,成为国家引导城市发展的一个手段和工具
B.现代城市规划的重点是物质环境
C.城市更新运动对城市内在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重视不够,使得城市中心进一步衰退,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与破坏
D.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A
B
C
D
B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规划开始更多地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结合,成为国家引导城市发展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转向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也逐渐趋向于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城市更新运动对城市内在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重视不够,使得城市中心进一步衰退,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与破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恢复对基本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设计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27. 交通工具开始占用行人空间,并加深了交通和社会交往的空间矛盾是在______
A.步行时代
B.汽车时代
C.马车时代
D.从马车到汽车时代
A
B
C
D
D
[解析] 在步行时代,交通和社会交往空间的矛盾很小,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交通工具开始占用行人空间,加深了这种矛盾,直到汽车交通完全主导了道路空间。
28. 完全是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并无直接的地域联系,往往是政府计划的建设项目的是______
A.完整的科技都会
B.技术园区
C.科技城
D.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
A
B
C
D
C
[解析] 科技城完全是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并无直接的地域联系,往往是政府计划的建设项目。这类地区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创新提供条件,但其本身仍然需要其他地区的配合才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地实现创新。
29. 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社会监督
B.行政监督
C.立法机构监督
D.专业机构监督
A
B
C
D
D
[解析]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1)行政监督;(2)立法机构监督;(3)社会监督。
30. 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有______
A.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
B.建造师和建筑师
C.城市环卫工和建造师
D.城市规划师和总工程师
A
B
C
D
A
[解析] 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基本有两类: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
31.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B.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D.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
A
B
C
D
D
[解析] 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南北不通,东西不畅”;“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重要节点交通拥堵”。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不必要地加大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3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______
A.城市与工业的关系
B.城乡关系
C.城市与农业的关系
D.工农关系
A
B
C
D
B
[解析] 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33.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______发展阶段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
A.乡镇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
C.乡镇二元经济结构
D.省城乡三元经济结构
A
B
C
D
B
[解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金融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良性互动扣协调发展,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3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村庄规划编制重点的是______
A.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B.就业安置
C.人口变化分析
D.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A
B
C
D
B
[解析] 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村庄用地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人口变化分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时序;防灾减灾。
35.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包括______
A.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B.健康的资源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C.城市是社会生活与资源环境的集合体
D.城市是资源环境的核心
A
B
C
D
A
[解析]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包括: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36.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不包括______
A.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及空间管制措施
B.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C.城市主干路的走向
D.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A
B
C
D
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1)城市规划区范围;(2)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5)城市防灾减灾。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中包括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防灾减灾中包括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37. 商业性开发过程是______
A.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B.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C.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建设用地的获得、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D.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A
B
C
D
C
[解析] 商业性开发过程包括:(1)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2)建设用地的获得;(3)项目投融资阶段;(4)项目实施阶段;(5)销售与经营。
38.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属于______
A.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
B.古城风貌犹存
C.存在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区
D.文物古迹较多,并有保存较好的周围环境
A
B
C
D
A
[解析] 对于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有条件采取整体保护的政策中包括:古城面积不大,城内基本为传统建筑,新建筑不多。这种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很少,如平遥、丽江等。对这类城市一定要严格管理、坚决保护好。
39.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的一项职能,行政权力来源于不同方式的______
A.法律授权
B.行政体制
C.社会制度
D.国家机构组织
A
B
C
D
A
[解析]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政府的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
40.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不包括______
A.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
B.从纵向空间环境到横向空间环境
C.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D.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A
B
C
D
B
[解析]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镇域规划)主要内容的有______
A.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B.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C.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D.划定规划区,确定镇区建设用地的规模
E.分析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镇区人口规模
A
B
C
D
E
ABC
[解析]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镇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2. 镇规划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大类,其中,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______
A.多点式
B.带状式
C.块状式
D.双城式
E.集中组团式
A
B
C
D
E
BCDE
[解析] 镇规划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大类。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块状式、带状式、双城式、集中组团式四类。分散布局可分为分散组团式布局和多点分散式布局。
3. 根据限建要素对村庄限制程度的不同,可将迁建村庄分______
A.近期迁建
B.重点迁建
C.逐步迁建
D.远期迁建
E.引导迁建
A
B
C
D
E
ACE
[解析] 根据限建要素对村庄限制程度的不同,可将迁建村庄分为近期迁建、逐步迁建、引导迁建三种类型。
4. 通过住宅建筑的不同布局,可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空间与环境,______是住宅群体空间的三种基本形式。
A.行列式
B.周边式
C.点群式
D.分散式
E.集中式
A
B
C
D
E
ABC
[解析] 通过住宅建筑的不同布局,可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空间与环境,“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是住宅群体空间的三种基本形式。
5. 下列关于“组团道路”描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A.主要用于沟通组团的内外联系
B.也称为小区主路
C.是主要通行组团内部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交通
D.是进出庭院及住宅的道路
E.也称为小区次路
A
B
C
D
E
ACE
[解析] 组团道路主要用于沟通组团的内外联系,主要通行组团内部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交通,也称为小区次路。小区级道路具有连接小区内外、组织居住组团的功能,也称为小区主路,一般不允许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进入。宅间小路是进出庭院及住宅的道路。
6. 工程管道按工作压力可分为压力管道和重力管道,属于压力管道的有______
A.给水管道
B.雨水管道
C.热力管道
D.污水管道
E.燃气管道
A
B
C
D
E
ACE
[解析] 管道按工作压力可以分为压力管和重力管两种,常见的压力管有给水、热力和燃气管道,雨水、污水管属于重力管,重力管对竖向坡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7.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手段包括______
A.规划手段
B.政策手段
C.竞争手段
D.管理手段
E.财政手段
A
B
C
D
E
ABDE
[解析]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手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规划手段;(2)政策手段;(3)财政手段;(4)管理手段。
8.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包括的城市规划体系有______
A.法律法规体系
B.行政体系
C.经济体系
D.工作体系
E.管理体系
A
B
C
D
E
ABD
[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包括:(1)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2)城市规划行政体系;(3)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9. 简·雅各布斯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____
A.街道必须是安全的
B.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地有使用者
C.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被她称之为“街道天然的所有者”的“眼睛”必须在所有时间里都能注视到街道
D.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
E.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
A
B
C
D
E
ABC
[解析] 简·雅各布斯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街道必须是安全的。而要一条街道安全,就必须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也就是在属于特定的住房、特定的家庭、特定的商店或其他领域和属于所有人的公共领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2)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被她称之为“街道天然的所有者”的“眼睛”必须在所有时间里都能注视到街道。(3)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地有使用者。
10.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一般应有规划设计图纸及文件两大类,具体包括______
A.分析图
B.规划设计图
C.工程规划设计图
D.形态意向规划设计图及模型
E.政策法规性文件
A
B
C
D
E
ABCD
[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一般应有规划设计图纸及文件两大类,具体包括:(1)分析图,包括基地现状及区位关系图、基地地形分析图、规划设计分析图(规划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公建系统、绿地与景观系统等分析)。(2)规划设计图,包括居住区规划总平面图(表示各项用地及建筑布置、道路、停车设施及绿化布置等)、建筑选型方案图(包括主要住宅户型、公建平面图及立面图、剖面图等)。(3)工程规划设计图,包括竖向规划图和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等。(4)形态意向规划设计图及模型,包括全区鸟瞰图或轴测图、主要街景立面、住宅及重要地段和空间节点的透视图。(5)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规划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依据、任务要求、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场地现状分析、规划意图及方法等;技术经济指标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并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